“田野式”农村教师有效培训的含义及其实施策略
本文关键词:“田野式”农村教师有效培训的含义及其实施策略
【摘要】:现有农村教师培训是一种外控的补偿式、理论型的教师培训,存在与教学实践相隔离的问题。"田野式"教师培训是将"田野"作为一种"走向教学实践"理念,依托院校优质的教育资源,强调与教学实际的联系及教师的主体性,在教师任教学校或一定区域中进行的培训。"田野式"教师培训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方法,有丰富的内涵,主要体现在基于教学实践、通过教学实践和为了教学实践三个方面,具有实践性、开放性与交互性的特点。"田野式"教师培训的实施策略有送教下乡、送培下乡、城乡师徒结对、网络平台培训等。
【作者单位】: 浙江师范大学;玉环县教师进修学校;
【关键词】: 田野式教师培训 涵义 特点 策略
【分类号】:G451.1
【正文快照】: 提高农村教师素质,既是实现素质教育、提升教育质量的需要,也是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推进教育公平的关键。综观现有农村教师培训,它是一种外控的补偿式、理论型的教师培训,存在与教学实践相隔离的问题。有人提出,可以通过校本培训来消除教师培训与教学实践之间的隔离,以提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熊才平;吴瑞华;;以信息技术促进教师资源配置城乡一体化[J];教育研究;2007年03期
2 闫守轩;“教学田野”:教师的自我成长之域——论教师培训的教学实践走向[J];课程.教材.教法;2004年03期
3 陈向明;实践性知识: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广平;契约学习:教师自主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4年06期
2 马兆兴,周平珊;实践课程——一种新型的教师培训课程[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4年06期
3 丁林兴;专家型教师与教师专业意识的自我觉醒[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4年09期
4 柳德玉;论经历在教师专业成长中的意义[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5年04期
5 曲中林;激活校本培训的教育实践性课程[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5年04期
6 薛琴;;做一个幸福的研究者——让教师在教育叙事研究中成长[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6年03期
7 万文涛;;教师实践性知识论纲[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6年06期
8 邓涛;孔凡琴;;“尊重的教育”视野中的教师继续教育[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6年06期
9 朱桂琴;;教师培训中实践性知识的缺失及其对策[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7年01期
10 李子建;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展望:加强理论与实践的对话[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刘赣洪;危文斌;;教育叙事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研究[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吴晓波;;以发展为核心:现代远程教育教师培养的价值取向[A];2007年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年会暨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7年
3 马达;;行动研究与音乐教师专业发展[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美福;教师自主发展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2 朱益明;教师培训的教育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任学印;教师入职教育理论与实践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4 王有升;理念的力量[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周福盛;教师个体知识的构成及发展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6 许苏;基于默会认识论的体悟学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王宪平;课程改革视野下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张波;数学专业师范生的实体性知识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姜美玲;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刘兰;新课程背景下地理教师知识结构及发展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左林华;美国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策略之教师同伴指导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2 周慧霞;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探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刘丹;对具有5~15年教龄的高中数学教师在职培训课程设置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4 刘汉霞;论教师的实践知识及其生成[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5 陈玲;教师创造性及其培养[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6 柳德玉;论教师经历与专业成长[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7 孙菊霞;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专业成长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8 龙承建;资阳市雁江区中学教师教育科研效能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9 赵显莲;教师的专业发展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10 立展华(詹曾明);教师成为研究者的质的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杨启亮;课程改革中的教学问题思考[J];教育研究;2002年06期
2 庞丽娟;韩小雨;;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问题及其破解[J];教育研究;2006年09期
3 邵光华;美国师范教育中的案例教学法及其启示[J];课程.教材.教法;2001年08期
4 鞠玉翠;教师教育与教师个人实践理论的更新[J];教育探索;2003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维新;吴庆麟;;问题解决:涵义、过程与教学模式[J];心理科学;2010年01期
2 陈先哲;;高等教育发展代价研究综述[J];职业时空;2010年02期
3 刘洪德;王路璐;;高层次创造性人才的涵义及特征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0年01期
4 汪炜;朱慧;;论人才引进的质量控制[J];理论月刊;2010年02期
5 任春茂;;儿童生命教育的实施[J];文学教育(下);2010年02期
6 范弘雨;;幸福指数涵义的二重性辨析[J];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7 孙发锋;;公民社会的涵义及基本特征[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8 柯长城;田霞;;职业化还是专业化——专业化理论研究在我国的兴起及其规范[J];法制与社会;2010年05期
9 罗慨;;谈谈解决师生冲突的有效方式[J];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10 骆扬;;原“孝”——从“孝”看西周的时代背景[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鲁春丽;;山区学校“感恩教育”促德育的必要性与实施[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内蒙古卷)[C];2010年
2 李生辉;;用数学文化打造和谐校园[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青海卷)[C];2010年
3 杜成宪;;对“中国教育史”的几层涵义及其相互关系的辨析[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一)[C];2009年
4 王建军;;对语文教学中“文”“道”关系的再反思[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二)[C];2009年
5 张书丰;;试论“不迁怒”为“不迁恕”之误[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一)[C];2009年
6 钟文芳;;库恩科学哲学思想对教育史研究的方法论启示[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一)[C];2009年
7 李芳;;子弟书称谓新探[A];中国少数民族文学60年学术研讨会会议手册[C];2009年
8 王颖;;鲍照在乐府诗发展中的革新及与刘宋政治的关系[A];第二届乐府与歌诗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苗彦霞;胡锡琴;卫培峰;;牛膝引血下行功效新议[A];第二届临床中药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钟文芳;;库恩科学哲学思想对教育史研究的方法论启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兆君山羊绒集团董事长 彭登霞;共赴激动人心的探险之旅[N];中国服饰报;2010年
2 北京爱慕内衣有限公司 北京金源燕莎店店长 王学爽;店长 经营者的雏形[N];中国服饰报;2010年
3 刘雪燕;关注环保 提高幸福指数[N];通辽日报;2010年
4 宋生贵;激进之虞[N];中国文化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鲍雷 余建华 孟焕良 本报通讯员 赵岩 雷德亮;工作的楷模 做人的榜样[N];人民法院报;2010年
6 “武当之道”课题组 北京大衍致用旅游规划设计院供稿;武当之道[N];中国旅游报;2010年
7 王蓉蓉;德不孤,必有邻[N];光明日报;2010年
8 记者 文婧 王小波;超越花钱“买”责任的层次[N];经济参考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高健;“创新与成长” 成全球交易所竞争重要特征[N];中国证券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蔡萌;新拍客的画外音[N];中国文化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平;竞和的企业伦理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2 韩冷;现代性内涵的冲突[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3 丛晓波;自尊的本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4 赵本涛;中西文化对中国政治制度的影响[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5 侍东波;程序参与及其保障[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6 裴新富;陕北多沙粗沙区乡村聚落窑洞民居土壤侵蚀效应及防治对策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7 阎莉;整体论视域中的科学模型观[D];山西大学;2005年
8 李素华;对政治认同的功能和资源分析[D];复旦大学;2005年
9 李鑫;基于惯例变异的战略变革过程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10 刘畅;中资保险公司核心竞争力培育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蓉;试论弗雷格的意义理论[D];苏州大学;2009年
2 陈娜;克里普克的“信念之谜”研究[D];湘潭大学;2009年
3 易红;中国文化景观遗产的保护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
4 曾勇;公允价值会计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5 邓心强;论中国古代文论中的“虚实”范畴[D];重庆师范大学;2007年
6 陈自强;关于政治艺术几个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D];云南大学;2007年
7 陈道志;基于信息技术的企业组织变革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8 朱明;市场经济中的我国高等教育评估适应性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9 刘金晶;落实科学发展观与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之关系[D];大连海事大学;2006年
10 刘晓明;中国城市化进程与发展道路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5532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5532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