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德育——走向实践的生活德育模式
发布时间:2017-07-19 04:00
本文关键词:情境德育——走向实践的生活德育模式
【摘要】: 道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灵魂,是基础教育之生命所在。当前,我国学校道德教育中存在着单向灌输的方法,忽视了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加之德育内容脱离生活世界,致使受教育者的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的断裂。如何提高学校德育实效性一直是学者关注的主题。 如今,德育回归生活世界的主张已成为理论界的共识。道德源于生活、存在于生活之中且为了生活。生活对道德具有基础性、本体性的地位。情境德育模式的建构是学校道德教育教学改革的一种初步尝试和探索。它以马克思主义的“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一科学论断为理论指导,坚持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生活实践在道德教育中的首要地位,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的体验中完成道德学习。情境德育强调构建有意义的道德情境,注重学习者的参与;强调在行动、体验和反思中获得知识,完成在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等各方面的综合性学习。这样的德育过程是教者和学者共同参与和创造的过程,是一个互动的、情知交融的、知行合一的过程。 情境德育模式顺应了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要求,体现了理论学习与生活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理念,明确了当前我国学校道德教育实践的改革方向,为学校道德教育灌注了生命与活力。
【关键词】:实践 道德 道德教育 情境德育 道德生活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G41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6
- 引言6-13
- (一) 问题的提出6-8
- (二) 研究的意义8-9
- (三) 研究现状9-11
- (四) 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11-13
- 一、建构情境德育模式的依据13-23
- (一) 建构情境德育模式的理论依据14-17
- (二) 建构情境德育模式的实践依据17-23
- 二、情境德育模式框架的创设23-32
- (一) 情境德育模式的教育思想23-25
- (二) 情境德育模式的目标25-28
- (三) 情境德育模式的操作要素和运作机制28-32
- 三、完善中国特色情境德育的实施条件,促成“人—道德—生活”的完整建构32-52
- (一) 以中国国情、民情和社情为基准,优化德育情境32-41
- (二)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内容,强化情境德育活动中的交往与对话41-46
- (三) 以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为价值取向,,提升情境德育对象的道德主体性46-52
- 结语52-53
- 参考文献53-57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57-58
- 后记58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孙晓;基于知行合一德育观的高校德育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D];陕西科技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5610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5610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