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民族精神教育探略
本文关键词:韩国民族精神教育探略
【摘要】:通过对韩国民族精神教育的分析,本文认为韩国民族精神教育以儒家思想为根本、构建系统的以国民精神教育为核心的道德教育体系、重视传统文化和历史、方法灵活多样,值得我们借鉴。
【作者单位】: 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关键词】: 民族精神教育 传统文化 课堂教学
【分类号】:G531.26
【正文快照】: 韩国在历史上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儒家思想深深扎根于韩国的文化之中,融化在韩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里。同时,韩国又是一个不断受到异族侵略、多灾多难的民族,面对外族的历次侵略,韩国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正是这种长期为复国兴国而斗争的特殊历史,造就了韩国人不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竹尾治一郎 ,张萍;日本有哲学吗?[J];国外社会科学;1980年09期
2 李奎浩 ,沈默;南朝鲜哲学的任务和展望[J];国外社会科学;1980年09期
3 山本七平 ,杨春元;不要忘记日本的传统[J];国外社会科学;1980年12期
4 张亚新;漫谈《离骚》的情[J];贵州社会科学;1980年02期
5 李毕达;;吉普赛民族研究所在芬兰建立[J];世界民族;1980年06期
6 阳泉 ,尹素卿;丰富多采的我国少数民族服饰[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年01期
7 王瑶;鲁迅与中国古典文学[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1年03期
8 A·J·恩塞凯拉;蔡临祥;;坦桑尼亚的部族[J];世界民族;1981年01期
9 加藤九祚;赵晨;;西伯利亚的传统文化正在消失[J];世界民族;1981年04期
10 钱辰方;;扬州漆器工艺史话[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2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培山;;中医药传统文化与现代质量控制[A];世界中西医结合大会论文摘要集[C];1997年
2 陈正夫;何植靖;;朱熹与传统文化[A];朱熹与中国文化——武夷山朱熹研究中心成立大会论文集[C];1988年
3 ;编后记[A];朱子学新论——纪念朱熹诞辰860周年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0年
4 苏艾平;;论梁启超文化人格的意义[A];戊戌维新运动与贵州——纪念戊戌维新运动100周年学术研讨会文集[C];1999年
5 肖良武;;公德·开拓·进取——梁启超“新民”观的历史启示[A];戊戌维新运动与贵州——纪念戊戌维新运动100周年学术研讨会文集[C];1999年
6 王建堂;;《诗经》与三晋文化[A];三晋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专集[C];1998年
7 孙文盛;;百尺竿头更进一步[A];三晋文化研究会十年文存[C];1999年
8 陶鲁笳;;传统文化的古为今用[A];三晋文化研究会十年文存[C];1999年
9 王茂林;;三晋文化研究大有可为[A];三晋文化研究会十年文存[C];1999年
10 赵雨亭;;三晋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A];三晋文化研究会十年文存[C];199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如强;在继承中发展新文化[N];安徽日报;2000年
2 徐静 作者单位:合肥工大;“网络文化探索”研讨会述要[N];安徽日报;2000年
3 张岱年;中国文化的要义不是三纲六纪[N];北京日报;2000年
4 金冲及;全球化视野中的中国文化走向三议[N];北京日报;2000年
5 巩艳芳;如何培育国民的国家观念[N];北京日报;2000年
6 本报记者 金启宁;城南新事宣武要兴文化旅游[N];中国旅游报;2000年
7 任延军;老舍茶馆走传统文化经营之路[N];中国企业报;2000年
8 周向群;振兴昆剧与发展苏州文化[N];中国文化报;2000年
9 胡辉明;北京琉璃厂文化产业园区正式启动[N];中国文化报;2000年
10 黄少安;经济学革命:从“竞争”转向“合作”[N];山西发展导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冀开运;伊朗伊斯兰共和国研究[D];西北大学;2000年
2 石霓;观念与悲剧[D];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
3 王瑛;建筑趋同与多元的文化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1年
4 叶帮义;北宋文人词的雅化历程[D];苏州大学;2002年
5 孙岿;中国突厥语族诸民族文化发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3年
6 陈博;从理想社会构思到社会政治实践——黄老思想与汉初政治[D];西北大学;2003年
7 韩华;民初孔教会与国教运动[D];四川大学;2003年
8 蔡华;道教与彝族传统文化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9 崔敬昊;北京胡同的社会文化变迁与旅游开发[D];中央民族大学;2003年
10 汪宁;普京的“俄罗斯新思想”[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武东亮;中国古代优秀文化传统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2 王炜;论李白的浪漫主义人格及其特色[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3 金燕;林汉泽的电影世界[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0年
4 张勤勇;鲁迅后期杂文与都市文化[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5 李建国;张资平、叶灵凤性爱小说新论[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6 吴雄江;黄炎培:从传统到现代的“过渡形象”[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7 胡晓;企业并购与文化整合——由一个案例引起的思考[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8 李英翠;教育生态环境中的文化生境[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9 彭小舟;曾国藩与近代湖湘文化[D];河北大学;2001年
10 张志娟;中国传统文化与旅游管理[D];厦门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6265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6265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