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师素养论文 >

重庆市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状况及与其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06 08:22

  本文关键词:重庆市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状况及与其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高校辅导员 心理健康 幸福感


【摘要】: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这种挑战的复杂性和深刻性必然给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高校辅导员带来各自职业压力,危机到他们的心理健康和职业幸福感。因此,探讨高校辅导员的心理健康及其主观幸福感,对于辅导员的健康成长和有效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然而,查阅现有资料,探讨高校辅导员的心理健康及其与主观幸福感的研究资料并不多见。因此,笔者结合自己辅导员的实际工作,通过对143名重庆高校辅导员进行SCL—90和主观幸福感调查,探讨了重庆市高校辅导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 (1)总体上,重庆市高校辅导员的心理健康水平整体上较好,但仍有近23.8%的高校辅导员有较为明显的心理问题;同时,在scl-90诸因子上亦有16.1%-31.5%的高校辅导员存在较为明显的心理问题。此外,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水平在性别、职称、经济收入满意度这三个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表现为:在性别上,女性辅导员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好于男性辅导员;在职称水平上,讲师职称辅导员的心理健康水平相对要好一些,助教的一般,副教授的心理健康水平最差;在经济收入上,满意度高的辅导员,其心理健康水平要好于满意度低的辅导员。 (2)重庆市高校辅导员的总体幸福感在经济收入满意水平和性别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表现为女性辅导员的总体幸福感显著高于男性辅导员;经济收入满意度高的辅导员,其总体幸福感显著高于经济收入满意度低的辅导员。 (3)重庆市高校辅导员的SCL—90总均分、阳性症状水平及其诸因子和总体幸福感之间都存在显著的负相关,表明辅导员的心理健康水平越高,则其总体幸福感越好。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 心理健康 幸福感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G448;G641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7
  • 1 问题提出7-9
  • 1.1 选题缘由7-8
  • 1.2 研究价值8-9
  • 2 文献综述9-19
  • 2.1 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现状9-15
  • 2.1.1 心理健康的内涵9
  • 2.1.2 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的标准9-10
  • 2.1.3 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的价值10-11
  • 2.1.4 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状况的现状11-13
  • 2.1.5 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13-15
  • 2.2 高校辅导员幸福感的研究现状15-17
  • 2.2.1 幸福感的界定15-16
  • 2.2.2 高校辅导员幸福感的内涵16
  • 2.2.3 我国高校辅导员幸福感的现状16-17
  • 2.3 教师幸福感与心理健康的关系17-18
  • 2.4 现有研究的评价18-19
  • 3 研究设计19-22
  • 3.1 研究目的19
  • 3.2 研究内容19
  • 3.3 研究方法19-22
  • 3.3.1 被试的选择19
  • 3.3.2 研究工具19-21
  • 3.3.3 研究程序21-22
  • 4 研究结果22-27
  • 4.1 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的水平及特点22-25
  • 4.1.1 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的总水平22
  • 4.1.2 高校辅导员在SCL-90上的性别差异22-23
  • 4.1.3 高校辅导员在SCL-90上的教龄差异23-24
  • 4.1.4 高校辅导员在SCL-90上的职称差异24
  • 4.1.5 高校辅导员在SCL-90上的经济满意度差异24-25
  • 4.1.6 高校辅导员在SCL-90上的工作科类差异25
  • 4.2 高校辅导员的幸福感水平与心理健康的关系25-27
  • 4.2.1 高校辅导员在幸福感总分上的人口统计学差异分析25-26
  • 4.2.2 高校辅导员的心理健康与总体幸福感的相关分析26-27
  • 5 分析与讨论27-31
  • 5.1 重庆市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的现状分析27-29
  • 5.2 重庆市高校辅导员总体幸福感的现状分析29
  • 5.3 重庆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与总体幸福感的关系分析29-31
  • 6 研究结论31-32
  • 6.1 重庆市高校辅导员的心理健康现状31
  • 6.2 重庆市高校辅导员总体幸福感的现状31
  • 6.3 重庆市高校辅导员的心理健康和总体幸福感的关系31-32
  • 7 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维护的教育建议32-38
  • 7.1 社会角度32-33
  • 7.1.1 给予辅导员职业合理正确的评价32
  • 7.1.2 提高辅导员的社会地位32-33
  • 7.1.3 建立促进辅导员心理健康的社会支持系统33
  • 7.2 学校角度33-35
  • 7.2.1 采取严进的策略,确保高校辅导员队伍的质量34
  • 7.2.2 明确划分高校辅导员的岗位职责34
  • 7.2.3 建立高校公正的评价制34-35
  • 7.2.4 建立健全辅导员保障机制和激励机制35
  • 7.3 辅导员自身的调适35-38
  • 7.3.1 正确的自我定位36
  • 7.3.2 正确认识职业内涵,做好个人职业生涯规划36-37
  • 7.3.3 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37-38
  • 8 研究局限与展望38-39
  • 9 参考文献39-42
  • 附录42-47
  • 后记47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宇;黄克琼;徐峰;;高校人才派遣辅导员心理压力及调适[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年16期

2 吴彬;;高校辅导员教育者角色的幸福感——从广西中医药大学辅导员调查谈开[J];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年01期

3 何海燕;;影响高校青年辅导员职业幸福感的主要因素研究[J];当代青年研究;2011年10期

4 马雪梅;;论高职院校辅导员主观幸福感的现状及其提升途径[J];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5 方明霞;;独立学院辅导员主观幸福感研究[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本文编号:6290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6290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805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