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积极补偿”与教育公平
本文关键词:论“积极补偿”与教育公平
更多相关文章: 教育公平 弱势群体 积极补偿 肯定性行动计划 教育不公平 教育政策 必然要求 教育资源 公共行政 教育机会
【摘要】:当前,在对教育公平的讨论中,人们往往忽视了对现有教育不公平下的弱势群体、乃至对过去不公平教育政策下的利益受损者进行必要补偿。对弱势群体进行"积极补偿"是教育公平自身的必然要求,是公共行政的应有责任,并有着明确的法律依据和现实意义。参照美国半个世纪以来有关积极补偿的教育政策,我们可以对积极补偿的对象、范围和方式做出清晰认定。
【作者单位】: 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北京师范大学;
【关键词】: 教育公平 弱势群体 积极补偿 肯定性行动计划 教育不公平 教育政策 必然要求 教育资源 公共行政 教育机会
【分类号】:G521
【正文快照】: 在当前对教育公平的讨论热潮中,人们的关注点往往集中于两个方面:一是如何确保受教育权平等、入学机会均等以及更高层次的过程平等、结果平等;二是如何缩小教育的校际差距、城乡差距、地区差距等发展不均衡状况。然而,实现教育公平的另一方面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即如何利用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文东茅;;我国城市义务教育阶段的择校及其对弱势群体的影响[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建文,余杰,廖加林;对弱势群体问题的伦理探索[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2 罗建文;政府制度选择的伦理探索[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3 强昌文;弱势群体权益法律保护意义论纲[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4 方旭红;论“黄祸论”的形成根源及影响[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5 李静;;陪审制度的文化解读——兼论我国新陪审制度[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6 周开宁;;契约精神与和谐社会[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7 刘少杰;;社会学的相对性与起点多元性[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8 陈治国;论罗尔斯正义观的三个理论向度及其表征[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9 王文科;经济全球化、全球问题与全球伦理[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10 奚玮,何艳芳;“治愈”抑或“缓解”:死刑复核程序改革论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旦;;新闻自由:新闻媒介职业化的政治基础——对西方新闻自由思想历史发展的再思考[A];信息化进程中的传媒教育与传媒研究——第二届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汇编(上册)[C];2002年
2 郑华琼;;舆论监督制度探析[A];中国新时期思想理论宝库——第三届中国杰出管理者年会成果汇编[C];2007年
3 吕忠梅;;论环境物权[A];探索·创新·发展·收获——2001年环境资源法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1年
4 董玉明;;我国地方税权研究[A];中国法学会财税法学研究会2007年会暨第五届全国财税法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徐阳光;;论财政转移支付法与和谐社会公平正义理念之实现[A];中国法学会财税法学研究会2007年会暨第五届全国财税法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王飞;;民企“原罪”问题的刑法学辨正[A];2005年贵州省法学会刑法学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李荣娟;;和谐社会构建中的政府功能[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刘爱东;王慧;周亮;;制度伦理视角下独立审计信用监管机制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暨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包世琦;;制度建设: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途径[A];坚持科学发展 构建和谐社会——全国社科院系统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第十二届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王小锡;;实现和谐社会的道德思考[A];2006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上)[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车维平;我国财政教育支出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统计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6年
2 曹元芳;经济转型期中国金融道德风险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8年
3 丛日云;基督教二元政治观与近代自由主义[D];天津师范大学;2001年
4 刘惊铎;道德体验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5 邱本;自由竞争与秩序调控[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6 余涌;道德权利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7 彭灵勇;法律推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8 吴瀚飞;中国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制度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9 李茹;政府干预市场的伦理分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10 陈海光;中国法官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佩芸;我国服务型政府中的行政道德建设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2 胡笳;海关系统学习型组织建设初探[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3 王海东;论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利益整合[D];山西大学;2007年
4 邱旭光;县域教育和谐发展指标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7年
5 杨明宏;中小学教代会制度建设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6 彭鹏;论社会正义[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7 黄敬才;黄遵宪西学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8 付阳;司法公正与舆论监督[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9 彭春华;晚清政治法律著作汉译模式研究[D];广西大学;2001年
10 曾国文;论我国市场经济下劳资关系的法律调整[D];苏州大学;200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劳凯声;重构公共教育体制:别国的经验和我国的实践[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2 叶玉华;教育均衡化的国际比较与政策研究[J];教育研究;2003年11期
3 孙海峰;义务教育“择校”问题研究评析[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5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夏阳;;农村教育经济学散论[J];江西教育科研;1988年05期
2 曹自力;;泰国高等教育发展政策述评[J];高教探索;1990年04期
3 方彤;比较教育给发展中国家教育决策者的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1991年04期
4 谈松华;论我国现阶段的教育公平问题[J];教育研究;1994年06期
5 谈松华;普及教育中公平目标和质量目标的现实选择[J];现代教育论丛;1994年03期
6 吴惠青;我国私立学校发展的若干问题思考[J];教育科学;1995年04期
7 邢永富;学习邓小平教育效率与教育公平的思想[J];教育研究;1995年12期
8 范先佐;;个人对教育的选择与教育公平[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5年01期
9 苗苏菲;高等教育实行收费制度与教育公平[J];高等教育研究;1996年01期
10 秦维宪;市场经济条件下教育的公平与效率[J];教育与职业;1996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继宗;;“法轮功”邪教滋生的根源及反邪教工作基本思路的探讨[A];青海省反邪教协会第一届学术年会学术论文集[C];2001年
2 苏祖勤;;健全和完善防范机制 使青少年免遭邪教的危害[A];依法打击和防范邪教——中国反邪教协会第三次报告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1年
3 石水中;;关于构筑城市社区消防安全体系及对策的探讨[A];展望新世纪消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4 李培林;;社会生活支持网络从单位到社区的转变[A];社会转型与社区发展——社区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5 杨济亮;;福州u嵜窨悸訹A];探索福建文化重要源头的闽越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6 李守春;彭乐武;;突出为老服务,兼顾弱势群体,立足城市社区[A];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01年会论文集[C];2001年
7 宋君霞;;在老年病人护理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A];全国第五届老年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8 张俊红;;环境疾病现状与防治措施[A];新世纪预防医学面临的挑战——中华预防医学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9 乌兰代青;;切实解决好困难职工群体生活问题[A];海西工业化城镇化产业化发展问题研讨会专刊[C];2002年
10 郑荣华;;当前群众关心的劳动保障热点、难点问题剖析[A];江苏省劳动学会换届暨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云南省社科院社会学所 和钟华;消除性别盲点 人人享有发展[N];中国妇女报;2000年
2 李申虹;法律援助——为弱势群体服务[N];中国煤炭报;2000年
3 陈晨;法律援助弱势群体合法权益的保障[N];国际商报;2000年
4 本报记者 戚廷瑞 叶小钟;职工的权益应放在什么位置?[N];工人日报;2000年
5 策划 杨勇 执行 胡博理 霍晓丽 王瑛 摄影 金昌植;提高收费合情合理 教育公平不容忽视[N];河北日报;2000年
6 本报记者 李广森;小玉宝的快乐周末[N];检察日报;2000年
7 黄传芳;良善的法则[N];经济日报;2000年
8 本报记者 柏晶伟 杨良敏;为了救助弱势群体[N];中国经济时报;2000年
9 记者 茹晴;帮助弱势群体就业[N];中国经济时报;2000年
10 王蒲生;技术的社会应用与弱势群体关怀[N];科技日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维娜;局外生存:相遇在学校场域[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2 朱雪文;中国高等教育区域分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3 王大超;转型期中国城乡反贫困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4 王刚义;政治文明与法律服务的社会化[D];吉林大学;2004年
5 吴爱平;保险人群医疗服务利用公平性研究南通市职工医疗保险实证[D];复旦大学;2004年
6 韩阳;被追诉人的宪法权利[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7 陈云奔;教学公平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8 杨军;西北少数民族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9 马存利;宪法平等权司法适用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10 盛会莲;唐五代社会救助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剑虹;深圳市罗湖区教育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办学体制改革的策略框架[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2 谭春芳;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教育公平[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3 段小莉;女性:弱势的群体[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4 张浩;上市公司收购法律制度研究[D];苏州大学;2001年
5 李明蓉;民事行政检察职能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6 黄涛;黔江区初中可持续发展教育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7 王明生;论都市类报纸的大众热线与受众需要[D];广西大学;2002年
8 张雪;家庭天使——从性别研究的角度分析狄更斯笔下的女主人公[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9 段晓霞;兰州市残疾学生体育锻炼的现状及可行性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10 李鹏;论举证责任分配在我国劳动争议案件中的运用[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6612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6612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