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教育质量监测的几个基础性问题
本文关键词:区域教育质量监测的几个基础性问题
更多相关文章: 区域教育 基础教育 质量监测 监测内容 教育质量 基础性问题 过程性 教育行政部门 结果性 监测体系
【摘要】:区(县)教育质量监测对于学校、教育行政部门和社会都有非常重要实践价值,目的在于以监测提供反馈和指导,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以实现教育目标。我国区域教育质量监测以基础性监测、过程性监测和结果性监测为监测内容对本区(县)基础教育的办学机构及参加人员运用多元方法、按学科、分阶段进行全面监测,基本程序包括建立标准、施测、反馈、问责、干预,监测机构的设置以教育行政部门下设专职机构为主要形式,并由专兼职人员实施具体监测工作。
【作者单位】: 杭州下城区教育研究发展中心;
【关键词】: 区域教育 基础教育 质量监测 监测内容 教育质量 基础性问题 过程性 教育行政部门 结果性 监测体系
【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8年度国家一般课题“以教育生态理论促进区域教育现代化的实践研究”(BGA080339)
【分类号】:G521
【正文快照】: 我国幅员辽阔,地区差异较大,不同地区教育结构与布局各具特色,教育发展模式和发展思路各不相同,会带着明显的区域特征,很难用同一的教育理论、教育目标去套用所有地区,每一个区域在发展中都面临着许多鲜活的、有个性的实际问题,需要研究者去研究解决,以推动区域教育的发展,促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辛涛;李峰;李凌艳;;基础教育质量监测的国际比较[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2 华京生;华国栋;;区域教育研究的意义、特征和路径[J];教育研究;2009年02期
3 王少非;;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一个模型构想[J];教育发展研究;2006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熊德雅;;学校教学质量量化管理制度的案例比较研究 江浙和重庆市云阳部分名校教学绩效管理制度的价值取向[J];现代校长;2006年Z2期
2 任春荣;;县级教育质量监测的研究初探[J];中国考试(研究版);2009年02期
3 王云峰;胡进;张咏梅;;北京市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系统的构建[J];教育科学研究;2009年09期
4 孔祥娟;;PISA对构建我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体系的启示[J];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2009年07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汪贤泽;基于课程标准的学业成就评价程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向军;省级高等教育专业质量网络监测体系的研究与构建[D];广西大学;2008年
2 齐忠;贵阳市义务教育质量监控体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3 曾祥春;普通高中教育质量监测“教师成长监测指标”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4 张玉秀;世界全民教育的新质量观[D];北京师范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侯彦斌;;略论教育理论原创与区域教育研究[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2 贾玉梅;巴西教育改革策略:建立全国评价系统[J];基础教育参考;2004年12期
3 房淑云;教育的地域性与区域教育[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6年01期
4 马越彻,饶从满;“区域研究”与比较教育学——以明确“区域”的教育特质为目的的比较研究[J];外国教育研究;2002年04期
5 周红;美国国家教育进展评估(NAEP)体系的产生与发展[J];外国教育研究;2005年02期
6 焦瑶光;区域教育研究的兴起和区域教育学的创建[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辛涛;李峰;;基础教育质量监测的国际视野[J];人民教育;2007年Z2期
2 焦瑶光;区域教育研究的兴起和区域教育学的创建[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3 康志荣,蔡小燕;夯实基础教育 推进教育创新[J];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4 ;“2005海峡两岸基础教育高峰论坛”在沪举行[J];教育发展研究;2005年21期
5 杨靖;浅淡可持续发展区域教育的实施[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6 罗明东,陈瑶;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系统论[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7 董泽芳;论区域教育统筹[J];培训与研究-湖北教育学院学报;1994年01期
8 郝双才;;培育现代社会阶层是调控基础教育社会阶层失衡的核心[J];山西教育(综合版);2005年12期
9 顾建军;区域教育发展不平衡的理论探讨[J];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10 张伟平 ,潘晓兰 ,金仲儿;谈基础教育的基础[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鸣和;;区域教育信息系统(REIS)的设计和初步实现[A];发展战略与系统工程——第五届系统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1986年
2 邵学贵;;谈基础教育的基本特征[A];迈向新世纪[C];1999年
3 窦琛玉;;基础教育的跨世纪思考[A];教研撷华——青海师大附中建校45周年论文集[C];1999年
4 朱克良;;论科教兴琼与基础教育面临的挑战[A];亚洲人才战略与海南人才高地——海南省人才战略论坛文库[C];2001年
5 ;兖矿基础教育信息管理系统[A];中国煤炭教育科研优秀成果文集[C];2001年
6 陈静;魏振国;;人力资源开发必须从基础教育抓起[A];新世纪人才战略研究——黑龙江省人才研究会第六届年会暨第七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7 中原琉璃子;竹内千惠子;;关于新毕业护士给药技术的掌握主要原因的研究——看护基础教育与继续教育的关联[A];第十届中日护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8 杨靳葆;贾建敏;;基础教育与民族素质[A];山西省陶行知研究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年会会刊[C];1987年
9 林锋;;试论21世纪人才基础教育[A];亚洲人才战略与海南人才高地——海南省人才战略论坛文库[C];2001年
10 刘明;邹长海;;区域教育体系规划的若干理论方法[A];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2卷)[C];199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剑军;五县市接受国家教育质量监测[N];湖北日报;2007年
2 记者 汪伟;本市区域教育能力保持全国前列[N];天津日报;2008年
3 特约记者 程明;实现区域教育新跨越[N];自贡日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张延利;向区域教育高地目标奋进[N];邯郸日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张振芳;朝着优质区域教育的目标迈进[N];朝阳日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代乐;透析关键词背后的2008基础教育[N];贵州日报;2009年
7 记者 陈炎雄;市部署基础教育“迎考”工作[N];汕尾日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顾晓萍;基础教育领域一场深刻变革[N];石家庄日报;2009年
9 市教育局副局长 李彦春;深入研究解决基础教育科学发展问题[N];朝阳日报;2009年
10 记者 张宝敏;天津打造基础教育领军人才[N];中国教育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挺;土地质量高光谱遥感监测方法研究[D];武汉大学;2003年
2 宋旭峰;建国以来江苏高等教育结构发展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3 杨军;西北少数民族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4 李江林;高师理科专业教育改革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5 张永强;激光切割质量同轴视觉检测与控制的研究[D];清华大学;2006年
6 段玉山;GIS基础教育理论与实践及BISPGIS开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7 韩秀华;中国二元教育下的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D];西北大学;2006年
8 孟小军;断裂与链接[D];西南大学;2006年
9 朱超华;教师核心能力发展与教师管理模式变革的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6年
10 卢炳惠;教学创新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侯彦斌;我国“区域教育研究”的概念、意义和方法的理论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2 范卫萍;区域教育发展规划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3 李亚东;区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李舜;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2年
5 殷雅竹;基于网络的区域教育管理信息系统构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6 郑勇;深化课程改革的思考[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7 牛永;基于微控制器的电阻点焊质量信息采集系统[D];天津大学;2004年
8 蒋林;油气加工信息采集和信息处理系统研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4年
9 陈音;区域性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实践与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左鹤飞;辽宁省建平县基础教育投资问题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6631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6631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