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人性:关怀与爱——关于诺丁斯关怀教育理论的哲学思考
本文关键词:教育的人性:关怀与爱——关于诺丁斯关怀教育理论的哲学思考
【摘要】:美国当代教育家内尔·诺丁斯提出了具有时代特征的以关怀为核心的教育理论,"面临越来越非人化的教育系统,诺丁斯强调教育的人性。"关怀是一种关系,尊重是主体间性的特征,强调关怀道德教育应全方位地为人服务,使人在经济时代学会对己、对人、对物都指向真正幸福的生活哲学等等,都是这种理论的新颖之处。而阐发这种理论在当下教育中的意义,深入强调教育的人性,目的是期盼关怀(心)与爱能真正在我国教育的行为、过程、方法等各方面得到道德的重视和体现。
【作者单位】: 安徽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关键词】: 诺丁斯 关心 关怀伦理 教育 人性
【基金】: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AHSK05-06D56)“新关怀伦理对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价值与实践研究”的成果之一
【分类号】:G40
【正文快照】: 人性,指人的特性。在教育活动中实施关怀与爱是教育的人性化体现。人是教育的主体,教育应当体现人性,体现人性关怀。关怀与爱,应当是教育永远坚守的道德主题,但这在现代社会却并非易事,尤其是功利主义弥漫的今天,,然而仍有学者在做积极的努力。这种努力,不仅要从理论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铁芳;;当代教育的形上关怀[J];高等教育研究;2007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孔炽;教育理论创新的“他山之石”——从人类学研究的几个特征谈起[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04期
2 金绍荣;肖前玲;黄艳云;;西部民族地区农村课程资源开发的困境与对策[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3 侯晶晶;论析美国关怀教育视野下的社群主义、品格教育与自由主义[J];巢湖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4 田汉族,高玉英;课堂教学生活:一种教育人类学的阐释[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4年03期
5 从春侠;;德育:对学生的人文关照[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08期
6 刘茜,赵德肃;贵州省苗族地区中小学民族文化课程开发的个案研究[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7 刘茜;贵州省苗族地区中小学民族文化课程开发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05年01期
8 刘静;;研究生自我素质养成与德育[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年02期
9 郭晓静;人类学的研究传统与教育学的知识增长[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年06期
10 盛冰;现代学校的危机与“功能共同体”的重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雷东霞;;从教育人类学的文化传承视角看当代普通高校民族音乐鉴赏课[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世敏;道德教育文化引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2 崔景贵;解读心理教育:多学科的视野[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3 唐汉卫;生活:道德教育的基础[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马和民;社会化危机及其出路[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陆启光;壮族儿童社会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6 张俐蓉;信息技术与学校教育关系的反思与重构[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7 王立仁;德育价值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8 宋晔;校园伦理智慧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9 侯晶晶;内尔·诺丁斯关怀教育理论述评与启示[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10 尹爱青;音乐审美教育的人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继良;普通高中基层弹性教研组织的建构[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周鹏生;教师课堂非言语行为的量化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
3 罗华;大学生闲暇及闲暇教育现状的抽样调查及对策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4 刘徽;混沌课堂管理[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牟忠彦;生命教育观若干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6 董娜;试论当前高校德育中的主体性和规范性问题[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7 李丽霞;基于学生精彩观念的课堂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8 孙晓清;语文教学对回族学生的适应性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9 李素梅;基于蒙古族儿童民间游戏的幼儿园游戏课程开发[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5年
10 隋丽霞;新课程语文综合性学习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邵建芝;;诺丁斯关心理论述评[J];科技信息;2009年32期
2 王星明;;教育的人性:关怀与爱——关于诺丁斯关怀教育理论的哲学思考[J];学术界;2009年03期
3 傅冰;;关心是一切成功教育的基石——读内尔·诺丁斯的《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J];中小学管理;2006年08期
4 赵雪霞;诺丁斯关心理论对教师素质的全新要求[J];外国教育研究;2003年03期
5 关淑萍;重构"关心型"师生关系——诺丁斯关心理论的启示[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6 龚超;陈莉;;“关心贯穿我们生命最本质的部分”——诺丁斯关心道德教育探析[J];湖北社会科学;2008年02期
7 刘徽;以“关心”为核心的教育——读内尔·诺丁斯的《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J];计算机教与学;2005年09期
8 何艺,檀传宝;诺丁斯的关怀伦理学与关怀教育思想[J];伦理学研究;2004年01期
9 常妮;;诺丁斯关心德育理论对学校德育的启示[J];现代教育科学;2009年08期
10 赵雪霞;诺丁斯"关心理论"中的教授关心主题[J];外国教育研究;2002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蕊;;诺丁斯关怀理论及其对我国道德教育的启示[A];创新沈阳文集(B)[C];2009年
2 李翠云;;学校心理教育模式的演变及思考[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3 范玉虎;;初中学生心理健康调查报告[A];首届“健康杯”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讨暨颁奖大会论文集[C];2002年
4 陈思莲;;邓小平德育思想与孔子德育思想的比较[A];海南省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理论研讨会入选论文集[C];2006年
5 刘明钧;;浅谈科学发展观与学校管理[A];提高领导科学发展能力暨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艳玲;用“关心”唤醒教育的人性[N];中国教育报;2007年
2 中关村一小 蔡小鸥;够严还是够爱?[N];中国教育报;2005年
3 钟青;教育不是比赛,是成长[N];铜川日报;2008年
4 向宏文;学校管理的两把钥匙[N];团结报;2007年
5 何祖健 章兢;教育以人为本解读[N];光明日报;2004年
6 廊坊市特殊教育学校 杨晓枝;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优势 构建和谐学校[N];廊坊日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茅卫东;打造教师的专业底气[N];中国教师报;2004年
8 河北玉田大安镇中学 王旭明;教育要科学 方法要创新[N];大众科技报;2006年
9 侯靖方;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教育强省”[N];中国教育报;2005年
10 韩玉琳;校长的权威之一 境高一格[N];中国教师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侯晶晶;内尔·诺丁斯关怀教育理论述评与启示[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2 赵雪霞;西方道德教育模式的比较:正义与关怀[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3 李丽;追寻学习的生存论意义[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周先进;“学会关心”取向的教学价值观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一华;诺丁斯教育思想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0年
2 周相玲;关心型师生关系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3 程福蒙;关怀伦理学视野下的教师专业发展[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4 黄丽衡;内尔·诺丁斯关心教育理论及实践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5 程燕;借鉴关心德育理论,促进和谐校园建设[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6 刘高娃;关怀理论下师生关心关系的建立[D];山西师范大学;2012年
7 邹玲;走向关怀[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程瑞娟;关怀教育理论视阈下的学生个体生命成长[D];河南大学;2009年
9 汤英华;利他情感德育的基础与实践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管卫华;关怀伦理视域下的青少年道德教育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6814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6814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