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师素养论文 >

义务教育内涵式均衡发展路径分析

发布时间:2017-08-16 05:19

  本文关键词:义务教育内涵式均衡发展路径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发展内差异 “成长性”性均衡 “分等式”均衡 有效益的均衡


【摘要】:当前我国教育发展的非均衡状况突出表现为"发展内差异"。解决区域、学校和人群差异的思路与策略主要有三种:一是以针对性措施提升差序之底线的"成长性均衡",二是形成强势弱势之间的良性互动与共建的"分享式均衡",三是视差异为资源、以变革促均衡的"有效益的均衡"。这三种均衡路径的价值追求各异,提升底线的均衡追求的是基础性的"成长",强弱互动的均衡强调的是"分享",以差异为资源的均衡则看重最有内涵放大效应的"增效增益"。评价三种不同路径的改革成效要有不同的重心。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
【关键词】发展内差异 “成长性”性均衡 “分等式”均衡 有效益的均衡
【分类号】:G522.3
【正文快照】: 一、走向优质均衡的关键是解决“发展内差异”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区域差距越来越明显,教育发展也与经济发展一样表现出随地区而不同的差序格局,这种差距不仅表现在东、中、西三大区域之间,而且也反映在区域内部。我国教育发展区域非均衡状况表现:(1)东部地区主要是多种发展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范国睿;李树峰;;内涵发展:教育均衡发展的新趋向[J];上海教育科研;2007年07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曹占霞;;转型期政府在促进教育公正中的职能定位[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2 刘雁;王征兵;;我国地区间义务教育经费配置的公平性探析[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贾彦利;中国区域政策对区域差距影响研究[D];上海财经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李志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龚爱国;农村义务教育区域管理模式与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曹占霞;转型期我国政府在促进教育公正中的职能定位[D];河南大学;2007年

4 范玉华;电子课件:推进区域基础教育教学质量均衡发展的新手段[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刘春峰;县域义务教育城乡师资均衡发展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高淑英;贫穷的大教育与教育浪费探析[J];辽宁教育学院学报;1998年06期

2 周会韬;黄强;;中国教育投入政策反思[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本文编号:6816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6816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45f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