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教师素养:结构分析与发展策略
本文关键词:初中科学教师素养:结构分析与发展策略
【摘要】:初中科学课程改革的关键在于科学教师,科学教师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科学素养目标的达成度。为了解决我国初中科学教师素养现状与科学课程实施要求相差较远的瓶颈问题,研究者力图在“科学”与“教育”两个不同的视角下构建初中科学教师素养的系统结构,以找到初中科学教师素养的是什么和为什么;并通过对深圳市初中科学教师素养的调查分析,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全文共分四章: 第一章在提出问题和文献综述的基础上,阐述了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介绍了研究的主要方法,并对初中科学教师素养的概念作了明确的界定。 第二章在文献研究、科学思辨及科学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初中科学教师素养的系统结构,并对结构的运行及素养各子要素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分析。 第三章通过问卷和访谈对深圳市初中科学教师素养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总体来看,情意、理念、知识、能力等四个方面的素养均不尽如人意,其中能力与理念素养最差。这既与教师个人的意愿和努力程度有关,也与外部环境、职前教育、职后培养等有关。 第四章针对研究及调查结果的分析提出了初中科学教师素养的发展策略。教师不仅要自觉地进行科学课程的教学实践,同时,还应积极地参加专业化的教师培养,这种内、外结合的发展策略才是提高初中科学教师素养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初中 科学教师素养 结构分析 发展策略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G633.98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第一章 引言8-16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8-10
- 第二节 研究意义10-11
- 一、理论意义10
- 二、实践意义10-11
- 第三节 文献综述11-15
- 一、素养的涵义11-12
- 二、教师素养及其研究现状12-13
- 三、科学教师素养及其研究现状13-14
- 四、对研究现状的分析14
- 五、核心概念的界定14-15
- 第四节 研究方法15-16
- 一、文献研究法15
- 二、调查研究法15
- 三、理论分析法15-16
- 第二章 初中科学教师素养的结构分析16-43
- 第一节 “一个系统”——初中科学教师素养的新结构16-19
- 一、初中科学教师素养结构的系统模型16-17
- 二、初中科学教师素养系统的运行结构17-18
- 三、初中科学教师素养系统的整体功能18-19
- 第二节 “二个层次”——初中科学教师素养的新视角19-22
- 一、科学素养19-20
- 二、教育素养20-21
- 三、二个层次间的关系21-22
- 第三节 “四个要素”——初中科学教师素养的新内涵22-43
- 一、情意22-23
- 二、理念23-28
- 三、知识28-36
- 四、能力36-43
- 第三章 初中科学教师素养的调查研究43-66
- 第一节 深圳市初中科学教师素养现状的调查43-45
- 一、调查目的43
- 二、调查对象43
- 三、调查方法43-45
- 第二节 调查结果与分析45-60
- 一、初中科学教师素养总体结果与分析45-46
- 二、初中科学教师素养与其基本信息关联度的分析46-47
- 三、初中科学教师素养26个子素养的结果与分析47-60
- 第三节 结论与归因60-66
- 一、结论60-62
- 二、归因62-66
- 第四章 初中科学教师素养的发展策略66-77
- 第一节 专业培养是必经之道66-72
- 一、培养模式67-68
- 二、课程设置68-70
- 三、培训方式70-71
- 四、学习方式71-72
- 第二节 自觉实践乃必由之路72-77
- 一、在观摩中感悟73
- 二、在行动中体验73-74
- 三、在反思中升华74-77
- 结语77-78
- 参考文献78-80
- 附录一80-86
- 附录二86-87
- 附录三87-88
- 后记88-8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妍霞,周兴国;《科学》课程挑战理科教师的学科知识结构[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2 王文举 ,纪桂芹 ,刘子杰;我国初中"综合科学"课程教师培养模式的研究[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3 丁邦平;HPS教育与科学课程改革[J];比较教育研究;2000年06期
4 金京泽;韩国现行初中科学课程的特色[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06期
5 柯俊;对科学教育师资培养的几点思考[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3期
6 段佳;浅议小学科学课教师素养[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5年01期
7 刘莉;;让教师在教学反思中成长[J];北京教育(普教版);2005年12期
8 周青,杨妙霞,杨辉祥;美国科学教师专业发展标准及其启示[J];高等教育研究;2005年05期
9 王淑英;小学教师科学素养调查与评价[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10 杨广军;;论科学教师的在职培养与进修[J];继续教育研究;2006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刘立刚;高校教师素质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2 李超平;我国初中综合理科课程发展回顾与思考[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倪俊超;促进科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职前与职后一体化课程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4 李一媛;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中小学教师素质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6891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6891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