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行动研究——研究型教师成长的新途径
本文关键词:教育行动研究——研究型教师成长的新途径
【摘要】:探讨研究型教师成长的新途径——教育行动研究,分析行动研究的过程、特点及其对培养研究型教师的意义,指出研究型教师的成长规律和行动研究的注意要领。
【作者单位】: 南通大学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 研究型教师 成长 新途径 教育行动
【分类号】:G451.1
【正文快照】: 20世纪50~80年代,斯滕豪斯(Stenhouse,L.)[1]等学者提出:“教师即研究者”。“研究型教师”的提出进一步推进和完善了西方这一理论。“研究型教师”是相对于经验型教师而言的,指在教育领域中,能积极主动地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具有职业敏感性、反思意识、合作精神和研究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刘良华;重申“行动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05期
2 陆有铨;时代呼唤研究型教师[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3 丁后银;;“问题为本的学习”与“行动研究”的整合[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9年03期
4 苏庆君,曾金霞;刍议研究型教师的内涵[J];广西梧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长德;研究型教师刍议[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2 易斌,曾鸣;研究型教师素质结构之我见[J];成人教育;2004年12期
3 白冰;;后现代教师观的现实追问与理论反思[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4 易丽;;从方法论角度审视教育行动研究的价值与局限[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5 刘莉;惠晓丽;胡志芬;;基于PBL理论的工科人才培养途径探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年03期
6 邬依林;毛道伟;熊燕;;网络教研实践模式研究[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7 王娟;;试论教育行动研究中的反思[J];当代教育与文化;2009年03期
8 吕晓燕;;教师行动研究:问题和对策[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年25期
9 李华;;基于网络的协同教研系统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2年12期
10 钱立武;;PBL在高职英语教学与思想教育“相融相长”中的创新应用[J];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张俊英;大学英语多维互动教学模式行动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郭红霞;教学工程师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3 徐红;新政策背景下专家型教师素质与行为标准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4 史成明;中国现代语文教育的早期路向[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吴洪伟;当代中国中小学纪律实践价值取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李方安;论教师培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王慧君;中学教师物理教学科研发展特点及影响因素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8 田丹;大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方式探索[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凌雷;引导性日志开发与应用的行动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2 任鹏;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影响力问题与对策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3 阎娜;民族地区中学校本教研形式的调查与分析[D];西南大学;2011年
4 赵慧珍;研究型教师成长机制研究[D];信阳师范学院;2011年
5 戴觅觅;南疆“双语”幼儿园实施园本培训的行动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0年
6 林晓芬;网络环境下小学协同教育的策略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1年
7 陈晨;高师开展微型化学实验研究型课程的实践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8 徐论初;教师教育中学科自封闭现象及改进之原理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9 张宁娟;教师自我成长的理论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10 吴彩霞;中小学研究型教师群体的培养[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刘良华;重申“行动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05期
2 陆有铨;时代呼唤研究型教师[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3 齐梅;素质教育与创造性教学[J];教育研究;1999年05期
4 施莉;研究型教师的能力构成及其培养[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年05期
5 张碧珊;论教师的创造性教学[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6 蔡宝来;基于学生创造力培养的教学——创造性教学[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2年01期
7 支永碧;;从“行动研究”到“行动教育”——英语教师教育和课堂改革的范式创新[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8年09期
8 成尚荣;让行动研究准确起来、具体起来[J];早期教育;2004年10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赵海涛;基于问题的校长培训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周久桃;基于问题的学习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康卫国;;走向研究型教师[J];文教资料;2006年22期
2 田清雅;;让教师在研究中成长[J];河南教育(基教版);2009年02期
3 毛时亮;;研究性学习与教师的成长[J];职业教育研究;2006年11期
4 周建国;;教师专业发展不妨从“听、说、读、写”起步[J];中小学校长;2007年12期
5 吴惠明;;浅谈中小学研究型教师的培养[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0年09期
6 林相标;;浅议学校研究型教师的培养[J];继续教育;2006年09期
7 周如俊;;研究的“意蕴”——读《做研究型教师》有感[J];江西教育;2009年34期
8 陈晓华;;主题教研是培养研究型教师的有效途径[J];新课程学习(中);2011年07期
9 蒋辉炳;研究性学习呼唤研究型教师[J];教学月刊(中学版);2004年05期
10 赵敏;;怎样成为一名研究型教师[J];江西教育;2007年Z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玉冰;;落实食品放心工程 探索食品下架新途径[A];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优秀论文选编(二○○三年度)[C];2003年
2 农垦九三分局鹤山农场中学课题组;;农场中学研究型教师的培养研究[A];来自教育一线的报告——黑龙江省教育学会“十一五”优秀教育科研成果[C];2011年
3 ;搭建校本培训平台,促进研究型教师成长的研究[A];来自教育一线的报告——黑龙江省教育学会“十一五”优秀教育科研成果[C];2011年
4 潘勇;朱如杰;游树立;徐红;黄泽威;王建法;;2%菌克毒克防治水稻条纹叶枯病试验小结[A];2003’华东植物病理学术研讨会暨江苏省植物病理学会第十次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3年
5 王众托;孙艳丰;;遗传算法用于0-1规划的新途径[A];复杂巨系统理论·方法·应用——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4年
6 李淮英;;等待“问题学生”成长的思考[A];农业职业教育与“三农”问题——云南省农业教育研究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7 曾楚宏;朱仁宏;李青;;组织合法性与新创企业的成长[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岳凤荣;邓秀丽;;谈影响青年编辑健康成长的因素[A];学报编辑论丛(第七集)[C];1998年
9 迟培增;;综合治理“法轮功”是处理邪教问题的新途径[A];反邪教的理论与实践——中国反邪教协会全国第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10 雷五明;;论心理咨询员的个人成长[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驻日内瓦记者 刘军;非洲寻求改善卫生健康状况新途径[N];光明日报;2006年
2 朱相林;积极探索社会服务的新途径[N];民主协商报;2007年
3 韩利刚;区检察院拓廉政建设新途径[N];秦皇岛日报;2006年
4 本报记者 樊丽萍;端茶送菜工也有“首席”[N];文汇报;2007年
5 王祁峰 柏松亮;祁阳积极探索发展农村党员新途径[N];永州日报;2006年
6 董正红;安县政协探索提案办理新途径[N];四川政协报;2007年
7 邓文;开展“双联双建”活动探索履行职能新途径[N];人民政协报;2004年
8 记者 刘熙颖;海关总署积极探索反腐倡廉新途径[N];中国纪检监察报;2003年
9 吉庆荣 刘峻;新钢特钢公司探索安全管理新途径[N];经理日报;2003年
10 胡学海 王明荣 魏国武;新乡县开拓招商引资新途径[N];新乡日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汤明;论转型时期的私营企业成长[D];北京交通大学;2006年
2 何历宇;政治知识化与现代政治的成长[D];复旦大学;2005年
3 雷小毓;产业集群的成长和演化机理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4 蔡传明;中学体育教师成长的学校生态环境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5 李海超;黑龙江省高技术企业成长状况评价及战略构建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6 钱荷英;1.AzIdUrd和AzBdUrd细胞培养内代谢及其抗AIDS病毒选择性作用的研究 2.GM-CSF诱导T细胞激活的新途径[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4年
7 韦京;少数民族高级领导干部成长规律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8 杨运清;基于动物个体和性状特征的统计与遗传分析新途径[D];东北农业大学;2001年
9 姜强;微囊化释放TIMP-2细胞的制备及其抗肿瘤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10 丁雪佳;PA66增强增韧改性的新途径及其改性机理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爱民;中小学研究型教师的培养[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赵慧珍;研究型教师成长机制研究[D];信阳师范学院;2011年
3 邱晓克;中国中小民营企业成长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5年
4 金春芳;甘肃私营企业家成长环境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5 郝亚光;民营化:我国市政公用事业发展的新途径[D];河南大学;2006年
6 王晋;弱势群体子女在高校的成长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7 刘天娥;论创造型教师及成长[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8 韦小红;博客文化对大学生成长影响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9 吴秀伟;促进新手教师成长的管理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郭静;一个急迫的话题—语文教师应和新课程同步发展[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6920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6920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