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师素养论文 >

1000名青少年学生生活满意度和生活事件的关联分析

发布时间:2017-08-19 06:16

  本文关键词:1000名青少年学生生活满意度和生活事件的关联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青少年学生 生活满意度 生活事件


【摘要】:目的研究青少年在校学生生活满意度和生活事件之间的关联,为青少年在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运用青少年学生生活满意度和生活事件量表对1 000名学生进行测查。结果青少年学生生活满意度呈较高水平(5.478±0.999),家庭满意度得分最高;生活事件中学习压力对青少年的影响最大(2.101±0.702)。生活满意度和生活事件各因子间比较虽有差异,但无统计学意义。Pearson相关系数显示两种量表各因子之间有关联;多元逐步回归显示其他生活事件对青少年学生评价其生活满意度的预测力为12.2%。结论青少年生活事件的各方面对其生活满意度有影响。
【作者单位】: 重庆市潼南县精神病院精神科;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精神科;
【关键词】青少年学生 生活满意度 生活事件
【分类号】:B844.2
【正文快照】: 生活满意度是心理幸福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人根据自己选择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所做的总体评价。生活满意度可分为两种:一般生活满意度,是对个人生活质量的总体评价;特殊生活满意度,是对不同生活领域的具体评价,如婚姻满意度、收入满意度、工作满意度等[1]。一般生活满意度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刘贤臣,刘连启,杨杰,柴福勋,王爱祯,孙良民,赵贵芳,马登岱;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的编制与信度效度测试[J];山东精神医学;1997年01期

2 严春香;周宇;;成长环境对青少年生活事件的影响研究[J];中国卫生统计;2007年02期

3 张兴贵,何立国,郑雪;青少年学生生活满意度的结构和量表编制[J];心理科学;2004年05期

4 刘贤臣,刘连启,李传琦,马登岱,赵贵芳,杨杰,孙良民;青少年应激性生活事件和应对方式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8年01期

5 周末;巢传宣;;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和生活事件的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2007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俊茹,张磊,陈雁飞,史晓敏;大学生压力应对方式的调查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2 曹颖,戴舒霞,于艳秋;护理本科生的压力及应对方式的调查分析[J];护理学杂志;2000年03期

3 冯丽云,吴作勇,李克均,王志铭,王宇中,李炽民,王爱英;对青年学生生活事件的调查研究[J];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00年01期

4 肖建伟,石国兴;高中生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及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年02期

5 余欣欣,蒋光晖,何友锋,王莉;桂林市初中生应激生活事件调查[J];基础教育研究;2001年12期

6 潘建男!310013,郑胜圣!310013,郑全全,陈树林;城市中学生应激源调查[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0年04期

7 袁立新;曾令彬;;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应付方式及自我效能感对心理健康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年01期

8 陈国典;;内地藏族高中学生心理应激源研究[J];教学与管理;2006年06期

9 刘卫春;加强应对技能训练 提高青少年应付压力的能力——国外应对研究的启示[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2年05期

10 张志群,李茹;某军校医学生应激性生活事件的研究[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03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胡志;我国篮球运动员比赛应对方式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2 杨彦平;中学生社会适应量表的编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刘胜江;青年军人生活目标价值观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4 辛朋涛;教师工作动机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5 杨会芹;中国湖南省城乡高中生抑郁易感因素及预测模型追踪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丽丽;小学教师心理健康与生活事件、应付方式的相关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2 黄盈;大、中学生生活应激评定量表的编制[D];天津师范大学;2001年

3 向守俊;初中生挫折应对自我监控训练的实验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4 郑桂芳;三所不同类型中学学生的自我价值感与应对方式的比较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5 欧阳常青;大学生应对方式与社会支持间的关系分析[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6 许玉萍;城乡不同地区高中生人格、防御方式及其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7 刘卫春;初二学生应对方式、应对效能与心理适应的关系及干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8 刘陈陵;大学生日常生活压力、社会支持及其相关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9 刘春燕;发展性团体心理咨询改善大学生应对方式的实验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2年

10 于肖楠;不支持压力下的下岗人员应付方式与控制感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极盛,丁新华;初中生主观幸福感与生活事件的关系研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3年02期

2 池丽萍,辛自强;幸福感:认知与情感成分的不同影响因素[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2年02期

3 金盛华,田丽丽;中学生价值观、自我概念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3年02期

4 崔丽娟,吴明证;寄养家庭属性对寄养儿童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研究[J];心理科学;2002年04期

5 冯晓黎;李兆良;高燕;梅松丽;魏冬柏;;经济收入及婚姻家庭对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影响[J];中国公共卫生;2005年12期

6 王宇中,时松和;“大学生生活满意度评定量表(CSLSS)”的编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3年02期

7 刘贤臣,刘连启,杨杰,柴福勋,王爱祯,孙良民,赵贵芳,马登岱;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的信度效度检验[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7年01期

8 陶国枢,刘晓玲,陈丰,吴青,张京立,季晓莉,林娜,张彬,李喜梅,刘雷,车建民,王孝贞;北京市老年人生活质量相关因素的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1997年04期

9 姜乾金,黄丽,卢抗生,娄振山,扬爱如,陈慧,毛宗秀;心理应激:应对的分类与心身健康[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3年04期

10 唐丹;邹君;申继亮;张凌;;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单文清;浅谈小学生身心发展的基本特点[J];江西教育;1980年01期

2 潘颂德;;道德教育散议[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0期

3 李连娥;;中学生品德教育中的几个问题[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3期

4 吉水;;电子合成器在日美[J];乐器;1980年05期

5 力文;;有感于“六名学生出走”[J];人民教育;1981年12期

6 ;我们怎样使小丁迷途知返?[J];江苏教育;1981年10期

7 傅有铭;;他得到了春天般的温暖——《请为教师分忧愁》发表以后[J];湖南教育;1981年05期

8 刘鹏;吕廷华;;浅析学生对清洁工的看法及其心理需要[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年04期

9 ;广泛开展课外阅读活动[J];天津教育;1981年07期

10 ;青少年学生始犯心理征兆的探讨[J];中国教育学刊;198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凌;王影;;关于性健康教育的思考[A];江苏省第二次性学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2 董会芹;程学超;;青少年学生的道德取向及其发展研究[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3 王玉明;蒋耀昌;;聊城城区老年人生活质量状况调查分析[A];山东省心理卫生协会首届学术研讨会获奖论文选萃[C];1999年

4 刘立芬;;中学生抑郁情绪及其影响因素调查[A];山东省心理卫生协会首届学术研讨会获奖论文选萃[C];1999年

5 王燃;;关于道德教育的若干思考[A];萃英集——青海省教育委员会、青海省教育学会优秀教育论文集[C];2000年

6 薄立德;杨子让;;亲职教育——实施素质教育的另一重大课题[A];跨世纪园丁工程论丛[C];2000年

7 阴国恩;戴斌荣;;刺激材料的呈现方式对儿童青少年分类活动影响的研究[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8 杨东;张进辅;;青少年学生疏离感及其发展的研究[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9 陈世平;乐国安;;城市居民生活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10 詹启生;;自我概念的行动效应[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加强青少年学生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工作[N];北京日报;2000年

2 小魏;国家筹集资金投建青少年活动场所[N];中国妇女报;2000年

3 本报评论员;要更加关心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N];中国教育报;2000年

4 记者 时晓玲 范绪锋;青少年校外活动条件将大大改善[N];中国教育报;2000年

5 刘赵平;抓住暑假修学旅游商机[N];中国旅游报;2000年

6 重庆市少年宫 蒋秋;关注青少年儿童校外教育[N];重庆日报;2000年

7 共青团重庆市委 汪平;构建青少年宫建设和管理新格局[N];重庆日报;2000年

8 蔡莹涓;素质教育的灵魂[N];福建日报;2000年

9 本报记者 张业清;积极引导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N];光明日报;2000年

10 记者 苗家生;把青少年活动场所还给学生[N];光明日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贺寨平;农村老年人社会支持网[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2 张兴贵;青少年学生人格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3 傅光明;老舍之死与口述历史[D];河南大学;2005年

4 刘晶;城市居家老人生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徐维东;内隐幸福感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朱保平;北京市学生吸烟的行为流行病学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0年

7 邱林;人格特质影响情感幸福感的机制[D];华南师范大学;2006年

8 姜晶梅;层次分析法与老年人生命质量的综合评价[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5年

9 任俊;积极心理学思想的理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10 李银星;吉林省农村居民生活质量评价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戴斌荣;刺激材料的呈现方式对儿童青少年分类活动影响的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1年

2 曾向;青少年身体自我及其与自我价值感关系的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3 陈伟华;健康人生教育模式初探[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4 付丽敏;河北省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现状调查与管理模式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2年

5 苏娟娟;青少年学生的自尊、自我和谐和网络关系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6 程岭红;青少年学生责任心问卷的初步编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7 严桂泉;论信息时代青少年学生网络道德教育[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8 徐瑞;学生越轨行为的成因及防范[D];曲阜师范大学;2002年

9 谢慧;学校、家庭、社会三维互动德育网络初探[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10 耿长欣;网络“净化”器的设计与实现[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6991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6991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8a3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