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综合素质比较研究
本文关键词: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综合素质比较研究
【摘要】:我国学者对独生子女研究得出的负面结论较多,譬如自私、任性、挑食挑衣、不尊敬长辈、不懂关心别人、生活上自理能力差等。但调查显示,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很多方面并未表现出强烈的差异性。社会对于大学生独生子女的评价是有失偏颇的,不少评价带有主观倾向,而不完全正确和客观。独生子女大学生确实在一些地方不如非独生子女。但这些方面只是少数,二者没有显著差异的方面是大多数,甚至还存在不少方面,独生子女大学生更有优势。总体来说,大学生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综合素质差异不大,独生子女并不比非独生子女差,社会对于二者区别对待的做法,尤其是怀疑独生子女能力的做法是值得商榷的。那些担心独生子女无法承担起下一代接班人的重任的担忧也是毫无根据的。
【作者单位】: 北京科技大学文法学院;
【关键词】: 独生子女 非独生子女 综合素质
【分类号】:B844.2
【正文快照】: 独生子女问题一直是社会各界学者关注的焦点。早在上世纪80年代对独生子女是不是“问题儿童”而引发了大规模的争论。人们虽然没有直接指出独生子女是问题儿童,但研究所得出的却主要是负面的结论。风笑天教授认为:从总体上看,两类青少年之间在性格特征上相似性多于相异性。独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风笑天;中国独生子女研究:回顾与前瞻[J];江海学刊;2002年05期
2 岑延远,郑雪;竞争性人格的心理机制分析[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史敏;卡夫卡小说的思想与艺术特色散论[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2 风笑天,王小璐;城市青年的职业适应: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比较研究[J];江苏社会科学;2003年04期
3 风笑天;青少年社会化:理论探讨与经验研究述评[J];青年研究;2005年03期
4 原新;独生子女家庭的养老支持——从人口学视角的分析[J];人口研究;2004年05期
5 包蕾萍,陈建强;中国“独生父母”婚育模式初探:以上海为例[J];人口研究;2005年04期
6 齐险峰;郭震威;;“四二一”家庭微观仿真模型与应用[J];人口研究;2007年03期
7 阳翼,卢泰宏;中国独生代消费形态实证研究:意义与方法[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4年08期
8 杨志平;《西游补》创作心理试析[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9 梁幸枝;代理论与城市青少年研究——以近年城市青少年消费研究为切入点[J];中国青年研究;2004年07期
10 钱雅琴;李育辉;张建新;;中学生自我评价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7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孟庆军;网络学习代价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孔旭红;独生子女旅游问题研究[D];华侨大学;2003年
2 李领;影响未成年人偏差行为的家庭因素分析[D];武汉大学;2005年
3 曹永;我国人口政策的伦理维度探析[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4 马西亚;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已婚独生子女的婚育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刘清;城市农民工子女的心理状况调查与对策研究[D];南昌大学;2007年
6 高晓虎;篮球运动与青少年社会化影响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7 沈怡s,
本文编号:7062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7062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