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我国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表现、成因及预防
本文关键词:当代我国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表现、成因及预防
【摘要】: 大学生是社会发展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心理是否健康,决定着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振兴。大量的研究及调查表明,当代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形势比较严峻,相当一部分学生心理上存在各种不良反应和适应障碍,有的甚至到了较严重的程度。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影响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发展,因此,积极运用一切手段开展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预防工作,是全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 本文根据社会学、心理学和教育学原理,在分析当代我国大学生心理问题表现和形成的基础上,提出了从大学生自身、学校、家庭和社会四个领域采取措施预防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具体构想,并强调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预防是一项长期的工程,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需要全社会的支持,共同做好大学生心理问题预防工作。 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阐述选题的背景及研究的意义,梳理研究现状及相关文献,简介研究的基本思路。第二部分分析了当代我国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表现。第三部分探讨了当代我国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形成。第四部分从四个方面阐述了当代我国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预防策略。 预防大学生心理问题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事业。如果一个国家、民族对大学生的事情关心不够,使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率不断增加,那么,这不仅使大学生本身受到伤害,还会对国家、民族的未来产生很大的不良影响。因此,要使明天的大学生心理问题发生率减少,今天就要做好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预防工作。
【关键词】:当代我国 大学生心理问题 表现 成因 预防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G441;G647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8
- 第一章 绪论8-18
-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及研究的意义8-11
- 一、选题的背景8-10
- 二、研究的意义10-11
- 第二节 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11-15
- 一、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11-12
- 二、关于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研究12-15
- 第三节 研究的基本思路、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15-18
- 一、研究的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15
- 二、创新之处15-16
- 三、概念界定16-18
- 第二章 当代我国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表现18-32
- 第一节 我国大学生心理的时代特点18-21
- 一、优势18-20
- 二、缺憾20-21
- 第二节 当代我国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表现21-32
- 一、学习心理问题22-23
- 二、人际关系问题23-25
- 三、网络成瘾问题25-27
- 四、恋爱与性心理问题27
- 五、就业心理问题27-29
- 六、情绪心理问题29-30
- 七、神经症问题30-32
- 第三章 当代我国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32-42
- 第一节 当代我国大学生心理问题形成的原因32-36
- 一、主观原因32-33
- 二、客观原因33-36
- 第二节 当代我国大学生心理问题形成的机理36-42
- 一、应激源37-38
- 二、心理中介因素38-42
- 第四章 当代我国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预防42-64
- 第一节 大学生心理问题预防的理念和原则42-44
- 一、大学生心理问题预防应遵从的理念42
- 二、大学生心理问题预防的原则42-44
- 第二节 当代我国大学生心理问题预防的策略44-64
- 一、心理问题的自我预防策略44-46
- 二、心理问题的学校预防策略46-54
- 三、心理问题的家庭预防策略54-60
- 四、心理问题的社会预防策略60-64
- 结束语64-66
- 参考文献66-70
- 附件70-72
- 致谢72-7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梅国英;欧美国家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对我们的启示[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2 张茂运,何光伟,刘琼;家庭结构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第一军医大学分校学报;2004年02期
3 张明霞;李桂凤;李颖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性理论模式与实践体系构建研究[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4 余支琴;美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对我国的启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年07期
5 郭玉宾;;大学生网络成瘾及其干预策略[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6 熊礼杭;罗湘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J];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7年01期
7 刘韵清;肖月生;何小英;邹海贵;张峰林;;和谐社会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探析[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8 杨泰;家庭环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1年06期
9 刘世清,姚本先;欧美国家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趋势及启示[J];教育发展研究;2004年Z1期
10 郑和钧;综合实践活动与自我教育[J];中国教育学刊;2003年08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程杨;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2 廖迎春;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与对策思考[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3 李阳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教育对策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4 王文;离异家庭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调查与研究[D];河海大学;2004年
5 柳忠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6 丁燕;大学生心理问题针对性教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刘建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调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逯登宇;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7234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7234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