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中片段式学习资源的设计研究
本文关键词:移动学习中片段式学习资源的设计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移动学习 片段式 资源设计 知识点 聚类分析
【摘要】:随着网络技术与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移动学习呈现出强大的发展势头,它真正为学习者的随时随地学习提供了可能性,但学习者在移动学习过程中更容易受到外界干扰,而且学习者个性化的学习需求给移动学习资源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成为移动学习设计研究中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本研究基于课程知识点进行片段式学习资源的设计与开发,试验性地应用于移动学习中,并在学习者完成一个阶段的移动学习后,利用网上问卷调查的形式收集学习者的反馈信息,共得到940份有效问卷。研究还引入数据挖掘技术,对大规模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得到了较理想的聚类结果,进而从各类型学习者的特征属性和类间的变化规律出发,分析研究片段式学习资源在移动学习中的可行性和具体设计策略。
【作者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研究发展中心;圣地亚哥州立大学教育技术系;
【关键词】: 移动学习 片段式 资源设计 知识点 聚类分析
【分类号】:G434
【正文快照】: 随着网络技术与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GPRS、CDMA和WAP等技术相继产生并被成熟应用于各领域,相应的移动数字设备(便携式电脑、智能手机、PDA等)在社会各阶层也越来越普及,为人们提供了最广泛的学习资源和最丰富的学习环境。同时,在全社会对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的需求不断提高,以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芸;析培养道德情感的心理途径[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2 李卓;人本主义心理学与英语听力自主学习[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3 林宁波;邢颖;;河南省普通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分析[J];安徽体育科技;2007年01期
4 宋允清,彭金洲;在术科教学中培养学生自我监控能力的实验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5 许斌;试论新体育课程的交往观[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年05期
6 唐瑞民;;跨栏技术教学多媒体CAI课件制作与教学应用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年12期
7 李丽;从马斯洛需要理论看大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8 梁建军;;化学史教学在学生理解知识结构中的作用[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9 向晓红,成舒,李荣佳,廖云;探究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课堂互动[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10 张宏武;综合课程与教师文化素质的建构问题探讨[J];渝西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刘新民;中小学体育教学中交往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2年
2 刘电芝;小学儿童数学学习策略的发展与加工机制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3 刘云艳;幼儿好奇心发展与教育促进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4 张惠芹;教学演讲学[D];北京外国语大学;2002年
5 金建生;中小学教师领导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夫苓;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普修课相关动作教材体系及其教法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2 万茹;中学生体育学习能力的体系建构及培养问题研究[D];河南大学;2001年
3 段裴;糖尿病患者饮食的自我调控和干预[D];河北大学;2001年
4 张廷艳;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益的实验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5 洪显利;组块构建记忆策略训练,,提高高一学生英语词汇学习质量的实验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6 黄卓瑶;初中学习困难学生自我效能感培养的实验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7 周海乾;论合作教学与学生差异资源的开发[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8 李杰;高师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教学中器械体操内容教材化的理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9 梁晓珍;大学生恋爱观现状与对策[D];河北师范大学;2002年
10 蒋云华;大学英语“交际—对话”式教学策略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孙玲;唐爱民;;当前我国成人教育面临的几个突出问题[J];成人教育;2007年03期
2 李新宇;远程学习者自主学习动机的激活[J];中国远程教育;2003年13期
3 叶成林,徐福荫,许骏;移动学习研究综述[J];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03期
4 安宁;;移动学习在成人教育中的应用[J];教育信息化;2006年01期
5 童金皓,边玉芳;网络学习中的自我效能感[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5年03期
6 冯锐,张浩;关于网络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有效策略的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5年01期
7 刘珍芳;移动学习是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新方向[J];中国电化教育;2005年09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桂敏;;资源管理策略在移动学习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信息;2011年18期
2 张钰梅;袁婷;王学明;;大学生移动学习现状调查研究——以银川大学学生为例[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年18期
3 余燕翔;;终身教育背景下的移动学习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年23期
4 杨盼;钱慧;郑秀丽;杨雁;宋维虎;;浅谈移动学习的教育应用及需要注意的问题[J];科技经济市场;2011年08期
5 张红兵;邢士宾;武博轩;;基于3G网络的移动学习模式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1年28期
6 梁丽霞;;3G环境下大学英语移动学习模式的研究[J];中小学电教(下);2011年09期
7 张健;;基于3G手机的移动学习教育平台的设计与实现[J];福建电脑;2011年05期
8 刘根萍;吴凤秀;;温州在校大学生接受移动学习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扩展技术接受模型的实证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1年06期
9 党保生;;探析移动学习的优势和发展中存在问题[J];中国科技信息;2011年17期
10 傅健;谢新秀;;基于用户体验的移动学习软件质量保证框架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1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赵萌;;云计算及其在移动学习模式下应用初探[A];计算机研究新进展(2010)——河南省计算机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熊晓波;付晓玲;;移动学习平台解决方案[A];2007通信理论与技术新发展——第十二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7年
3 徐正巧;赵德伟;庄科君;;认知弹性理论视角下的移动学习模式的探讨[A];Proceedings of 2010 National Vocational Education of Communications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nference (2010 NVCIC)[C];2010年
4 尚鲜连;陈静;牛丽;;泛在学习环境的构建与研究[A];2011高等职业教育电子信息类专业学术暨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牛丽;陈珂;李金祥;;基于云计算的远程教育学习环境构建研究[A];2011高等职业教育电子信息类专业学术暨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王晓飞;探索信息化条件下学习方式新变革[N];中国教育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黄昕;老将新贵争锋移动学习[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7年
3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 胡小勇(曲岸);21世纪教育e化愿景[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6年
4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 余胜泉;移动教育的前景[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郭平;构建公共服务体系任重道远[N];计算机世界;2009年
6 本报记者 解艳华;E_learning,新技术带来的“学习革命”[N];人民政协报;2011年
7 记者 钟凌江;教育部与中移动携手合力提速教育信息化[N];人民邮电;2011年
8 在线教育资讯网创办人 秦宇;企业应用数字化学习的发展趋势[N];人民政协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薛庆吉;基于3G网络的移动学习平台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2 孟昭鹏;适合协同学习环境的网络服务质量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傅健;我国移动学习现状及发展对策[D];吉林大学;2010年
2 顾凤佳;微型移动学习资源的可用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朱琦;手机移动学习资源内容设计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4 崔健;移动学习教学设计模式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5 李俊;移动学习活动设计模型的改进与应用[D];河南大学;2011年
6 吴燕琴;基于手机的移动学习资源设计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7 苑志旺;基于用户体验思想的移动学习系统的设计与开发[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8 付世容;移动学习的用户接受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9 王冬冬;移动学习游戏的设计与开发[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张静;基于WAP移动学习平台的研究与开发[D];湖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7320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7320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