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师素养论文 >

由“小班额”到“小班化”教育实验的效果与价值分析

发布时间:2017-08-29 07:02

  本文关键词:由“小班额”到“小班化”教育实验的效果与价值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小班额 小班化 教育公平 教育均衡


【摘要】:对小班化教育实验效果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实验学校的课堂教学环境得到优化,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明显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行为发生变化,学校教育质量和社会声誉得到提高。小班化教育在促进教育教学改革、教育公平、教育均衡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作者单位】: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关键词】小班额 小班化 教育公平 教育均衡
【分类号】:G420
【正文快照】: 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上海、北京、天津和沈阳等地,相继开展了小班化教育的实验研究。随着小班化教育实验的深入开展,其实验效果,特别是由“小班额”转变为“小班化”的教育实验效果及其价值到底如何呢?2008年1月以来,笔者所在的“海淀区小班化教育实验调研组”对北京市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和学新;班级规模与学校规模对学校教育成效的影响──关于我国中小学布局调整问题的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1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潘颖;李梅;;班级规模与学生发展的问题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2 朱伶俐;刘黄玲子;;CSCL实时交互效果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06年05期

3 蒋士会;试论高校大班课堂教学的优化[J];大学教育科学;2004年01期

4 耿申;学校适宜规模及相关设施标准[J];教育科学研究;2003年05期

5 赵晓曼,冯文全;中小学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的原因及对策[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6 路宏;;关于学校规模经济的研究综述[J];中国农业教育;2006年03期

7 史晓红;试析课堂中的隐性课程[J];教育探索;2003年03期

8 和学新;;小班化教育:意义解读与推进策略[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7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青山;我国小学小班化教育问题初探[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2 庞红卫;小班化教育的历史考察与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3 朱水萍;高师院校教育类课程的教学策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4 鲍枫;小班中情感教育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3年

5 朱秀艳;美国小规模学校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6 钟昱;美国小班化教育探析[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7 王锋青;教学活动若干环境因子的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4年

8 宋飞琼;公办普通高中教育投资效率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9 熊孝广;我国基础教育压缩管理问题探微——基于湖北省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10 江文高;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问题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立达;小班化教育实践研究初探[J];教育发展研究;1998年09期

2 张民生;推进素质教育 建设一流基础教育[J];教育发展研究;1998年12期

3 杨小珍;从经济角度看素质教育及其改革实践[J];中国成人教育;1998年06期

4 焦宗芳;“小班化教育”研究与探讨[J];昌潍师专学报;1998年06期

5 焦宗芳;“小班化教育”研究初探[J];潍坊教育学院学报;1998年03期

6 毛放,张锦堂,金礼福,马丽敏,赵钜俊,张军,俞吉祥;小班化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上海教育科研;1998年06期

7 《步出高峰后优化教育资源及进行小班化教育的可行性研究》课题组 ,张雪珍;上海市小学实施小班化教育的研究[J];上海教育科研;1998年06期

8 傅禄建;实施小班化教育的理论思考[J];上海教育科研;1998年06期

9 ;上海市中小学素质教育工作会议召开[J];上海教育科研;1998年08期

10 张民生;;探索小班化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J];上海教育;1998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胡扬红;;小班化教育中学生订正作业习惯的养成之我见[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文科专辑)[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杨金志;孩子相对而坐 教师因材施教[N];新华每日电讯;2000年

2 本报记者 刘华蓉;小班化,,精致教育盖头掀起[N];中国教育报;2001年

3 董蓓菲;反思小班化[N];中国教育报;2001年

4 本报记者 朱振国;一切为了学生全面发展[N];光明日报;2001年

5 董蓓菲;反思小班化教育 深层次问题凸现[N];亚太经济时报;2001年

6 本报记者 刘骞;借双慧眼看小班[N];四川日报;2002年

7 记者 陈韶旭;三年内推行初中小班化教育[N];文汇报;2002年

8 记者 陈韶旭;尝试“小班化”个性化教学[N];文汇报;2002年

9 朱华贤;班级是否越小越精神?[N];中国教育报;2003年

10 马砾 宋宁 王峥;小班化:南京教育新亮点[N];江苏经济报;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青山;我国小学小班化教育问题初探[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2 庞红卫;小班化教育的历史考察与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3 梁伟思;小班教学——廿一世纪基础教育新趋势[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4 鲍枫;小班中情感教育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3年

5 钟昱;美国小班化教育探析[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6 张继军;区域推进小班化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倪习龙;小学小班化教育的实践探索及其理论思考[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张然;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班化教育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9 王薇;小班额条件下的个性化教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10 顾娇妮;整体语言与我国小学语文教学[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7519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7519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ef7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