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科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及教育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30 05:32
本文关键词:理工科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及教育对策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理工科研究生 心理健康 SCL-90 应对方式 社会支持 相关因素
【摘要】: 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面对学业、就业、生活等各方面的巨大压力,理工科研究生产生了激烈的心理冲突,其心理健康状况受到了巨大的影响。近年来,因心理健康方面的原因而出现各种心理、行为偏差的理工科研究生日益增多。理工科研究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目前,在我国关于高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己有很多,但多集中于对本、专科学生及综合院校研究生整体心理健康状况的探讨,而专门针对理工科研究生群体心理健康现状的研究相对较少。 本次调查主要是要对理工科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做全面的了解,并对其相关影响因素进行探讨,为找出行之有效的提高和改善理工科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对策、更有效地做好理工科研究生的教育和管理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 依照整群抽样原则,在2008年11—12月间对三所高等院校的500名不同年级的硕士研究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理工科研究生424人,作为对比的文科研究生58人。用自编一般情况问卷、症状自评量表(SCL-90)、情绪稳定性量表、社会支持量表,并将原始数据录入计算机,用SPSS for Window 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本次调查的阳性检出人数为168人,阳性检出率为39.62%。整体而言,人文学科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如理工科研究生,但是差异不是很大;理工科男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整体上要比理工科女研究生差;一、三年级的理工科研究生心理健康水平比二年级的研究生要低;理工科研究生中的独生子女的心理健康状况略差于非独生子女。理工科研究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内部因素及外部因素,并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且有针对性的提出改善理工科研究生心理状况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理工科研究生 心理健康 SCL-90 应对方式 社会支持 相关因素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石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G643;G44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一 绪论9-19
- (一) 问题的提出9-11
- 1. 选题依据9-10
- 2. 研究意义10-11
- (二) 研究的现状11-17
- 1. 对于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研究的现状12-16
- 2. 理工科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研究的现状16-17
- (三) 研究对象和方法17-19
- 1. 研究对象17
- 2. 研究方法17
- 3. 研究工具17-18
- 4. 数据统计分析18-19
- 二 理工科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分析19-33
- (一) 基本情况的描述分析19
- (二) 理工科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的SCL—90 的总体统计分析19-26
- 1. SCL-90 总分的总体描述(图3-1)19-20
- 2. SCL-90 各因子分均分的阳性检出及比例分布20-21
- 3. 心理症状的分组统计分析21-22
- 4. 各分类亚群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分析22-26
- (三) 理工科研究生情绪稳定性的统计分析26-29
- 1. 各分类亚群的情绪稳定性的统计分析26-28
- 2. 心理健康(SCL-90)与情绪稳定性的关系28-29
- (四) 理工科研究生社会支持状况29-31
- 1. 理工科研究生社会支持性别差异比较29-30
- 2. 理工科研究生不同年级社会支持性差异比较30
- 3. 理工科研究生其他亚群的社会支持性差异比较30
- 4. 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状况(SCL—90)、情绪稳定性的关系30-31
- (五) 情绪稳定性和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状况的预测作用31-32
- (六) 小结32-33
- 三 关于理工科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理论探讨33-43
- (一) 对不同群体的研究生心理健康具体状况的分析33-35
- 1. 不同性别研究生群体分析33
- 2. 不同年级研究生群体分析33-34
- 3. 不同学科研究生群体分析34
- 4. 独生、非独生研究生群体分析34-35
- (二) 对理工科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宏观原因的分析35-43
- 1. 社会因素的影响35-38
- 2. 学校因素的影响38-40
- 3. 家庭因素的影响40-43
- 四 提高理工科研究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对策43-50
- (一) 集中社会合力确保理工科研究生心理健康工作的开展43
- (二) 创新理工科高校研究生心理健康工作的体系与机制43-46
- 1. 建立良好的理工科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系统43-44
- 2. 建设一支专门化、专业化、多元化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44-45
- 3. 建立高校心理危机干预反应机制45-46
- 4. 建立三级心理健康保健网46
- 5. 营造轻松有利的校园环境46
- (三) 强化研究生个体的心理保健意识46-50
- 1. 明确价值取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47
- 2. 正确认识自己,培养自我悦纳的态度47
- 3. 加强自我教育,提高自身心理素质47-48
- 4. 提倡朋辈互助,,营造良好氛围48-50
- 结语50-51
- 参考文献51-54
- 附录54-62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62-63
- 致谢63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任聪静;许亚洲;;科学管理,保障工学类研究生培养过程和质量[J];科技信息;2012年18期
2 张莎;乔静芝;林健;姜琨;;研究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危机干预机制研究[J];中国轻工教育;2012年02期
3 刘晓凤;;研究生心理问题分析及建议[J];中国电力教育;2012年1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崔其丽;新时期高校研究生教育管理问题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本文编号:7575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7575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