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直隶教育行政体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01 11:15
本文关键词:清末直隶教育行政体制研究
【摘要】: 地方教育行政机构的变革是清末教育变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中国教育行政体制向近代化发展的过渡阶段。在废科举、兴新学的背景下,地方教育事务日益繁杂,旧有教育管理体制难以适应需要,随着新式教育的发展,教育行政机构改革就提上了议事日程。 在清末各省中,直隶是率先进行地方教育行政变革的地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在严修等人的主持下,直隶借鉴日本的管学经验,对省级教育行政管理体制进行改革,设学校司管理全省学务,管理新式教育,对各地学堂进行必要的行政管理和监督。《学务纲要》颁布后,直隶把学校司改为学务处,专管全省学校事务,归总督统辖,设督办、参议以及专门教育处、普通教育处、编译处等,进一步规范对教育的管理。裁撤学政后,直隶改设提学司,掌全省教育行政,设总务、普通、专门、实业、会计、图书六课辅助提学使管理全省学校教育,建立视学制度,对各地教育进行督察,督促教育发展。 在府州县,直隶设立劝学所作为教育行政管理机关,管理教育,设劝学总董总管州县学务;仿警察分区办法进行管理,于划分区域设劝学员,对学区内一切学务事宜进行劝导和督促;于各村设村董,协同或帮助劝学员在本村劝学、兴学,并设立宣讲所宣讲教育等。地方自治实行后,劝学所地位下降,从原来专管州县教育的独立行政机关变为府州县教育行政辅助机关。为促进直隶教育行政管理的专门化,直隶设立教育官练习所,提高教育行政官员素质;为支持教育,推进教育普及,成立教育咨询机关——教育会,以补助教育行政管理。 在直隶教育行政变革过程中,士绅作为社会的精英阶层,通过被任命为官、接受再教育、充当教习和创办新学参与到教育行政管理中,在教育行政官府与地方村镇之间起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士绅通过参与教育管理、创办新学堂融入教育,推动了直隶教育向前发展。 直隶地方教育行政权力的扩大、管理的专门化及教育行政机构的完善,促进了直隶教育的发展,使直隶教育摆脱了旧教育的羁绊,步入了近代化的发展轨道。
【关键词】:直隶 教育行政体制 提学司 劝学所 士绅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K257;G529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9
- 前言9-16
- 一、选题的缘起和意义9-10
- 二、研究现状述评10-14
- 1、论著类10-11
- 2、论文类11-14
- 三、课题的基本内容与研究思路14-16
- 第一章 清末直隶省级教育行政体制变革16-36
- 第一节 直隶学校司与学务处16-27
- 一、旧教育行政机构16-17
- 二、直隶学校司的创建17-21
- 1、学校司的创建17-19
- 2、严修与直隶学校司19-21
- 三、直隶学务处21-27
- 1、改直隶学校司为学务处21-25
- 2、学务处设置的特点25-27
- 第二节 提学使司和直隶视学制度27-36
- 一、提学司的设立27-32
- 1、设立提学司的争论27-29
- 2、提学司的设立29-32
- 二、直隶视学制度32-36
- 第二章 直隶府州县教育行政变革36-53
- 第一节 劝学所36-42
- 一、府州县劝学所的设置36-37
- 二、劝学所的内部机构37-42
- 1、劝学总董和县视学38-39
- 2、劝学员39
- 3、村董39-40
- 4、关于劝学人员权限和宣讲40-42
- 第二节 地方自治中的劝学所42-46
- 一、劝学所42-43
- 二、劝学员长43
- 三、劝学员43-44
- 四、劝学所的经费筹措44-46
- 第三节 教育行政官员的进修和教育咨询46-53
- 一、教育行政官员的进修46-47
- 1、教育官练习所46
- 2、教育讲习所46-47
- 二、教育咨询—教育会47-53
- 第三章 士绅与直隶教育行政53-66
- 第一节 士绅与直隶地方教育53-57
- 第二节 士绅与直隶教育行政的运作57-62
- 一、直接任职于教育行政机构57-58
- 二、游学归国后参与教育行政58-60
- 三、担任新式学堂教习参与教育行政60-62
- 第三节 士绅与直隶教育的发展62-66
- 一、士绅东游与直隶教育的发展62-63
- 二、士绅捐资助学63-66
- 结语66-71
- 一、注重扩大地方教育行政权力66-67
- 二、注重教育管理的专门化67-68
- 三、士绅直接参与教育行政管理68-71
- 参考文献71-74
- 附录74-77
- 后记77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胡丽;清末湖北州县教育改革述论[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2 王利果;清末十年河南新式小学堂研究(1901-1911)[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姜锐;严修教育改革思想与实践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4 张君;地方教育会嬗变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7717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7717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