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继续教育论文 >

民族文化传承与学校教育的张力——云南西双版纳农村傣族男童教育问题的调查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1 02:16

  本文关键词:民族文化传承与学校教育的张力——云南西双版纳农村傣族男童教育问题的调查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西双版纳 傣族 男童 教育问题 信教传统


【摘要】:傣族男童教育问题并非仅仅是性别范畴的问题,还与该族信教传统极为相关,因此反映了传统民族文化传承与现代国民学校教育普及间的张力。该传统有淡化趋势,但仍有相当影响,因此导致的"男尊女卑"现象使男童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反而"处境不利";"和尚"角色与学生角色的协调问题是当地教育的最大难点;"和尚"学生制度目前面临问题,对傣族男童的成长有不良影响。因此,当地要重点解决基于社区各方力量和智慧的学校发展;难点是建设性的保护和革新当地传统,其中寺院是关键,政府协调作用是主导。最终目的是促进当地每一个儿童的健康发展,促进社区和谐发展。
【作者单位】: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关键词】西双版纳 傣族 男童 教育问题 信教传统
【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傣族男童教育问题研究”(课题批准号FMB030647,课题负责人邱开金)
【分类号】:G759.2
【正文快照】: 一、研究背景(一)问题的提出许多人印象中,女童是教育中的弱势群体。本研究关注的却是男童教育问题。为什么?简要地说,在今日西双版纳农村地区,傣族男童教育问题并非仅仅是性别范畴的问题,在深层次上,它反映了当代少数民族教育(以下简称“民族教育”)日益面临的一个复杂问题,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万增奎;教育行动研究的构思与设计[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2 赵小青,孙凤梅,宋敏,王立华,李为人,潘进;大学物理学习成绩评价方式多样化的研究[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1998年02期

3 范兆雄;论美国课程研究方法的主流取向[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07期

4 孙振东;略论教育研究国际传播中的后殖民主义倾向问题[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08期

5 王洪才;;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6 袁磊,李一媛;人种学方法在教育科学研究中的应用[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7 易高峰;试建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体系[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8 李中国;知识“骨架”型成人教学模式构建的基本依据[J];成人教育;2003年Z2期

9 刘宏伟;;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意向的调查与分析[J];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10 谢菊容,刘华芹,杨爱国;Weblog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湘南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姜海忱;;“高中学生自主学习研究”报告[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2 郑卫新;;从方法论角度探讨我国音乐教育学研究[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善良;现代认知压观下的数学概念学习与教学理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2 马红宇;易地参赛环境及运动员的适应性调节[D];北京体育大学;2001年

3 刘新民;中小学体育教学中交往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2年

4 郅庭瑾;为何而教[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5 金美福;教师自主发展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6 翟静丽;个人教育选择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7 顾小清;面向信息化的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李炳全;人性彰显和人文精神的回归与复兴[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9 李朝东;论教育启蒙与公民人格建构[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10 陈云奔;教学公平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敏;高校实行“电子校务”的意义与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梁妮;我国高校规模的区域分布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3 温淑霞;基于校园网的多媒体CAI软件的设计模式[D];河北大学;2000年

4 白改平;贵州跨文化数学教育研究的实践与理性探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1年

5 贾义敏;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目标与教学设计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6 钟向阳;沙盘游戏疗法及其在幼儿心理教育中的实效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7 陈小东;大学城规划若干问题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2年

8 尹福军;高中化学学习策略研究与实践[D];苏州大学;2002年

9 邓红;民办回族幼儿园教师成长之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10 周文杰;行为矫正课堂管理模式与初中生学业成绩之关系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建峰;;中国少数民族美学论阈分析[J];教育文化论坛;2010年01期

2 杨t$;杨思远;;傣药·热带雨林中的珍果——民族药传统生产工艺和技术保护工程巡礼之二[J];中国民族;2010年03期

3 张海珍;;历史上多民族关系的和谐之音——以普洱市澜沧江以西为例[J];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1期

4 齐琦;郑燕;;傣族关门节[J];作文大王(小学版);2010年02期

5 高徽南;;典雅的乐府与古朴的傣歌——《孔雀东南飞》和《娥并与桑洛》的对比解读[J];云南电大学报;2010年01期

6 刘秀丽;杜芳琴;;女性与“民族文化”重构——围绕服饰的讨论与审思[J];江西社会科学;2010年02期

7 玉罕;戴振华;;傣家孩子爱孔雀[J];小哥白尼(野生动物画报);2010年04期

8 ;天景之谷[J];青年与社会;2009年04期

9 慧敏;;傣族水井[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10 王军健;;恰是扬帆远航时——西双版纳现代教育百年回望[J];海内与海外;2009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允景洪幼儿园课题组;罕富珍;;《幼儿园开展少数民族语言教育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云南卷)[C];2010年

2 李艳平;张惠芬;;浅谈基层气象台站史志编纂过程中的体会[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劳在今日,,利在永远”——气象史志的积累与挖掘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3 佟宇帆;;云南省土沉香保护探微[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朱成兰;赵应红;;傣药的分类[A];第八次全国中医药传承创新与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郭凯峰;丛喜静;;云南省水库移民安置规划与乡(镇)域社会经济协调发展互动研究——以楚雄州大姚县湾碧乡为例[A];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秦红岭;;中华民族传统建筑文化的人文特性探析[A];族群·聚落·民族建筑——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第十六届世界大会专题会议论文集[C];2009年

7 毛志睿;陆莹;;以傣族乡土民居聚落更新促进乡村旅游本土化的探索[A];族群·聚落·民族建筑——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第十六届世界大会专题会议论文集[C];2009年

8 秦路平;;民族植物学与民族药物学[A];第一届全国中药商品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8年

9 ;银龄睿智 建言献策[A];中国老科协工作经验交流研讨会材料汇编[C];2008年

10 史荔;姚宇峰;史磊;褚嘉yP;;西南6个少数民族群体HLA单倍型分析[A];中国遗传学会第八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2004-2008)[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蒋贵友;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创作研究基地落户戛洒[N];云南日报;2010年

2 本报通讯员 杨玺 本报记者 储皖中;优秀警察爱民固边模范[N];法制日报;2010年

3 通讯员 喻彦;勐海气象服务助麻农喜获丰收[N];中国气象报;2010年

4 记者 余红 杨峥;全省珠宝玉石市场销售额逾184亿元[N];云南日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娄莹;挖掘瑰宝 传承文化[N];云南日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李刚 吕金平 驻西双版纳记者 施永进;把关注民生作为政协工作的主线[N];云南政协报;2010年

7 李准;用精彩的艺术呈现还原历史真实[N];中国民族报;2010年

8 ;省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主席团和秘书长名单[N];云南日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王建军;硕果飘香满神州[N];中国信息报;2010年

10 高启龙;冬天,别做马路泼水族[N];西藏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晓华;桂西壮族与西双版纳傣族封建领主制比较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2 付爱民;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形象设计中的景观色彩设计[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3 沈小碚;傣族地区基础教育多元文化课程的建构[D];西南大学;2006年

4 刀伟;傣族法律制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5 程印学;清朝经营傣族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6 吴东海;傣语四音格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7 保明所;西双版纳傣语中的巴利语借词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8 艾菊红;傣族水文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9 戴红亮;西双版纳傣语地名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10 于秀情;明朝经营百夷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沫;海南黎族文身及其社会性[D];苏州大学;2009年

2 秦承斌;云南民族旅游地城市化进程中的文化变迁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8年

3 傅果生;失“神”的社区及其重建之道[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4 王月玲;边疆民族地区中学生语言能力比较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6年

5 李延超;水与火洗礼中的民族传统体育[D];云南师范大学;2006年

6 李斌;少数民族哲学文献史料的若干问题初探[D];云南师范大学;2006年

7 文苹;德宏傣族汉语普通话辨析[D];云南师范大学;2005年

8 刀福东;傣族中学生个人高等教育需求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5年

9 刘吉东;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民族关系及其发展[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10 刘琼芳;西双版纳傣族传统宗法文化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0099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xjy/10099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822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