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继续教育论文 >

实施农民技术员培养工程为新农村建设培养“蓝领农民”

发布时间:2017-11-06 22:17

  本文关键词:实施农民技术员培养工程为新农村建设培养“蓝领农民”


  更多相关文章: 农民技术员 培养工程 蓝领农民


【摘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中央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进程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沈阳农业大学在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实施了"农民技术员培养工程",积极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培养出一批"懂技术、善经营、留得住、用得上"的新型"蓝领农民",为当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贡献。
【作者单位】: 沈阳农业大学;
【基金】: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9年度立项课题“高校推进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模式创新研究”(JG09DB127) 2007年度辽宁省社科规划项目(107BJY004)
【分类号】:G725;F323.3
【正文快照】: 辽宁是工业大省,也是农业大省。改革开放以来,农业得到了快速发展。特别是实施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以来,辽宁农业产业化、专业化、标准化生产不断迈出新步伐,农业产业链条加长,农业科技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另一方面,农民文化素质相对较低,特别是随着外出务工人员增加、劳动力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玉龙,李国杰;高等农业教育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作用的战略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05年01期

2 李国杰;张玉龙;杨印山;马彦令;马云启;;高等农业教育服务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的路径探索与实践——以沈阳农业大学服务实践为例[J];辽宁教育研究;2008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英惠;;黑龙江省高等农业教育发展战略初探[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7年04期

2 迟维意;;以政府主导依托农林高校开展现代农民培训的实践探索[J];高等农业教育;2012年01期

3 肖珂;李国杰;陆海波;;辽宁高等农业院校服务县域经济发展的路径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12年02期

4 李国杰;关嘉;;我国高等农业院校应对高等教育发展走势的策略[J];江苏高教;2007年06期

5 李国杰;吕杰;刘占军;;发挥农业高校优势推动沈阳创新型城市建设[J];辽宁教育研究;2006年08期

6 张玉龙;李国杰;;实施科教兴农战略 努力服务新农村建设——沈阳农业大学科教兴农实践的启示[J];辽宁教育研究;2006年10期

7 李国杰;张玉龙;;农业大学特色化发展战略规划的新思考——以沈阳农业大学为例[J];现代教育管理;2011年01期

8 王立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教育体系的构建[J];山东社会科学;2011年S1期

9 李国杰;杨印山;马彦令;张玉龙;;新型农民科技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沈阳市农村青年科技人才研修工程”模式与运行机制[J];中国农学通报;2011年02期

10 王立春;;高等农林院校农学学科专业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与探索[J];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1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黄英惠;黄恩东;;黑龙江省高等农业教育发展战略初探[A];高教科研2006(上册:校长论坛·教育改革)[C];2006年

2 张玉龙;李国杰;;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努力服务新农村建设——沈阳农业大学科教兴农实践的启示[A];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李国杰;肖珂;陆海波;秦佳蕾;;高等农林院校为加快发展县域经济的服务路径与模式研究[A];第九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4 李国杰;肖珂;陆海波;秦佳蕾;;高等农林院校为加快发展县域经济的服务路径与模式研究[A];第九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经济管理与人文科学分册)[C];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国杰;杨印山;;沈阳市农村青年科技人才研修工程的实践与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3期

2 张德祥;抓住振兴机遇,实施“服务工程”,促进教育创新——在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专家咨询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所作的关于制定《教育为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服务行动计划》的说明[J];辽宁教育研究;2003年09期

3 李国杰,赵方印;实施人才创新战略,加快农村现代化建设——辽宁省“一村1名大学生计划”的实施与思考[J];辽宁教育研究;2003年12期

4 张玉龙;李国杰;;实施科教兴农战略 努力服务新农村建设——沈阳农业大学科教兴农实践的启示[J];辽宁教育研究;2006年10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玉林 ,李玉庆;一个农民技术员带富一个村[J];河南林业;1996年04期

2 白忠义;李立申;;农民技术员培养模式的探索与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09年16期

3 ;寿光妇女成为生产主力军[J];山东农业(农村经济版);1998年03期

4 杨胜;榆中积极发展农民技术员[J];农业科技与信息;2005年01期

5 沈建辉,华开济;吴江县对农民技术员实行养老金保险[J];中国农业信息;1993年01期

6 中共黄冈地区委员会中共浠水县委员会驻十月大队工作组;十月大队积极培养农民技术员[J];湖北农业科学;1974年01期

7 ;安徽省企业家人才培养工程正式启动[J];中国培训;1996年01期

8 卢文;楼锋;;省水利厅召开系统“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研究成果交流会[J];江苏水利;2009年01期

9 罗瑾琏;陈志雄;张虹;;基于工程化人才培养的管理策略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7年11期

10 ;简讯[J];湖南农业;1995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志鹏;刘义峰;张斌;;建立《青年体育教师培养工程》的实践效果分析与探讨[A];高等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交流论文集[C];2002年

2 陈林;刘福兴;;关于南漳县实施“明白村官”培养工程的调查与思考[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3 刘昭平;;力学在培养工程师中的作用[A];海峡两岸力学教学—教学经验与教学改革交流会论文集[C];2002年

4 张玉龙;;新型“蓝领农民”科技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研究报告[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7-2008年度][C];2010年

5 王颖;;师徒帮带机制[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福建卷)[C];2010年

6 王光钦;;关于弹性力学课程体系和内容的几点思考[A];海峡两岸力学教学—教学经验与教学改革交流会论文集[C];2002年

7 方宏清;张君;陈惠鹏;;适于表达纯化外源蛋白的新型大肠杆菌[A];中国生物工程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暨全国生物反应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8 上海市新杨中学课题组;;深化尊重意识,激发行动活力,提高服务能力——教师尊重意识与行为的研究阶段性报告[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三)[C];2009年

9 王根元;;给青年教师创设理想的成长环境[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一)[C];2009年

10 韩旭;;加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科学化管理促进医院人才培养与医教研和谐发展[A];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第三届中医药继续教育高峰论坛暨2009’中华中医药学会继续教育分会年会论文选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昌林 记者  赵宏光;党员必须得是致富能手[N];哈尔滨日报;2006年

2 记者 梅影;酒城英才培养工程有序推进[N];泸州日报;2008年

3 孙志广邋戴运良;江苏实施“青苗培养工程”[N];中国中医药报;2008年

4 通讯员 金宣;金山启动百名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工程[N];东方城乡报;2006年

5 周铮 刘艳元;苏州全面启动紧缺人才培养工程[N];新华日报;2004年

6 谢慧 李佳;四川启动青年干警“百人培养工程”[N];人民法院报;2010年

7 肖东;我省启动“江苏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N];江苏教育报;2009年

8 王旺声 刘斌;福安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双向培养工程”[N];闽东日报;2011年

9 路荣平 崔葳;校企合作启动“零学费”培养工程[N];中国教育报;2006年

10 支德刚;滁州市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培养工程[N];人民代表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何放勋;工程师伦理责任教育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龙泉;高等院校共青团视野下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2 单永强;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实施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1年

3 刘洋;福建高校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2年

4 张明;校长导师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王东红;校企合作培养工程硕士协同发展机制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6 陈敏;家蚕胚胎细胞系SWAU2-BmE的建立及其RAPD和SSR的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5年

7 莫菊蓉;新课改背景下广西中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8 陈哲峰;利用PLA,,PGA,PLGA三种支架再生兔关节软骨的实验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05年

9 卢懿;中美工程研究中心比较研究[D];广西大学;2004年

10 黄任远;胶原蛋白载体制备及在CHO细胞培养中的应用[D];南京工业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1496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xjy/11496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a96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