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继续教育论文 >

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共同体构建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08 05:35
【摘要】:2017年《关于进一步做好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提出要加强职业培训和技工教育,积极调整农民工培训,培养出更多能够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型劳动者。党的十九大会议强调职业教育要把做大培训作为重点,为人才的成长搭建“立交桥”。在这样的背景下,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问题已然成为社会关注的重要内容。但是,当前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几种主要的职业培训模式还存在不足,探究职业培训的新模式具有重要的意义,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共同体的构建有助于职业培训的发展和产业现代化的推进。本研究主要采用了文献分析法、访谈法以及比较分析法,主要围绕:“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需要构建新模式—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新模式是什么样—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构建需要的条件和保障”的逻辑展开,对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共同体模式构建进行理论和实践的探究。首先,对培训机构、企业和新生代农民工的访谈以及典型案例进行了解,梳理了当前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存在的几种模式,按培训主体划分主要有政府主导模式、企业主导模式、职业院校主导模式以及校企合作模式,分析总结这些模式的特征及存在的问题。根据存在的这些问题,展开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共同体的构建,主要有以下两方面:培训共同体秉承着以人为本、灵活性、可持续性以及层次性四大原则,构建以“协调、开放、共赢、共享”为发展理念,基于共同目标,区域互动式的培训系统模型,培训共同体包括各大主体合力、多元共存的基本模式、相辅的虚拟共同体三大基本要素以及管理、共享、融资、反馈和监督五大机制保证运行。培训共同体的构建路径主要有建立共同愿景使全体成员紧密地凝聚在一起;抓好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共同体的核心管理队伍建设,提高组织工作效率,形成良好的氛围,确保培训共同体构建的有序性、科学性和可持续性发展;建立一支稳定的师资队伍,提高培训质量,加强培训共同体稳定性;建设创新硬保障,提供坚实软保障,为培训共同体营造良好的大环境。通过研究和探索认为,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共同体是创新职业培训的新模式,是资源整合和效益最大化的有力手段。我国当前的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模式中存在一些问题,当前模式不适用,需要构建一个多元主体合力,区域互动式的培训共同体新模式。
【图文】:

职业培训,农民工,新生代


济南市三个施工项目一线建筑农民工进行抽样调查,其中调查对象以新生代农民逡逑工为主,主要涉及钢筋工、瓦工、木工、电工等多个工种,有效回收数为306份,逡逑如图4-1和4-2新生代农民工参与职业培训情况的数据图所示,其中165位农逡逑民工参加了职业培训,而140从未参加过职业培训,即45.邋7%的新生代农民工没逡逑有参加过职业培训;图4是新生代农民工对培训的总体评价,其中认为培训非常逡逑有帮助的有28人,占比为0.09%,,认为有较大帮助的52人,占比16.邋9%,认为逡逑有点帮助的130人,占42%,认为没有帮助的66人,占21.邋5%,认为不好说的逡逑30人,占比0.09%①。从总体评价和参加培训的情况来看,新生代农民工相信职逡逑业培训对他们是有帮助的,但一半的人没有参加过一次?I业培训;其次,很多新逡逑生代农民工在参访中反应只能通过不断地更换工作,以此作为增加阅历、技术以逡逑及收入的路径

职业培训,农民工,新生代


济南市三个施工项目一线建筑农民工进行抽样调查,其中调查对象以新生代农民逡逑工为主,主要涉及钢筋工、瓦工、木工、电工等多个工种,有效回收数为306份,逡逑如图4-1和4-2新生代农民工参与职业培训情况的数据图所示,其中165位农逡逑民工参加了职业培训,而140从未参加过职业培训,即45.邋7%的新生代农民工没逡逑有参加过职业培训;图4是新生代农民工对培训的总体评价,其中认为培训非常逡逑有帮助的有28人,占比为0.09%,认为有较大帮助的52人,占比16.邋9%,认为逡逑有点帮助的130人,占42%,认为没有帮助的66人,占21.邋5%,认为不好说的逡逑30人,占比0.09%①。从总体评价和参加培训的情况来看,新生代农民工相信职逡逑业培训对他们是有帮助的,但一半的人没有参加过一次?I业培训;其次,很多新逡逑生代农民工在参访中反应只能通过不断地更换工作,以此作为增加阅历、技术以逡逑及收入的路径
【学位授予单位】:福建农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G729.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曹军;崔俊健;;和谐视域下新生代农民工体育诉求和体育权益缺失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8年34期

2 冯思源;;浅议加强企业新生代农民工的管理[J];企业与文化;2012年03期

3 刘钰娟;李昕宇;周强;;新生代农民工政治信仰研究综述[J];考试周刊;2018年94期

4 孙俊涛;郑岩;李欣;张昊;张萍;于亮;胡光霞;;黑龙江省新生代农民工体育健身保障体系研究[J];内蒙古体育科技;2017年01期

5 张家臣;;以人为本,切实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J];淮海文汇;2011年01期

6 辛闻;;新生代农民工的生存状态及满意度调查[J];三江高教;2013年02期

7 张志胜;;公共政策制定中的新生代农民工利益表达:障碍与创新[J];中国农村研究;2015年02期

8 庞捷敏;;新生代农民工心态解读[J];松州;2011年04期

9 薛二勇;;如何促进新生代农民工有效融入城市[J];新重庆;2017年07期

10 蔡小冬;;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困境及对策研究[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17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丁璇;魏宪朝;娄玉花;王树娟;焦蒙蒙;王琳琳;徐佳;查艳茹;孙健;谢添;;聊城市城镇化进程中新生代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研究[A];跨越赶超话实践——2013年聊城市社会科学重点课题研究报告[C];2014年

2 何绍辉;;双重边缘化: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调查与思考[A];中国梦与当代青少年发展研究报告——第九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2013)优秀论文集[C];2013年

3 吴浩;;城市梦:新生代农民工青春梦的自我实践——基于社会融入视角的实证分析[A];中国梦与当代青少年发展研究报告——第九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2013)优秀论文集[C];2013年

4 王素平;刘媛;;培育新生代农民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困境与突破[A];当代青少年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报告——第十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2014)优秀论文集[C];2014年

5 沈蕾;许桂苹;郑智颖;;因内而外——新生代农民工内在价值观及其外在体现研究[A];当代青少年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报告——第十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2014)优秀论文集[C];2014年

6 何绍辉;;“为承认而斗争”: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认同问题研究[A];科学发展观与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报告——第五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9)[C];2009年

7 窦翔燕;;浅谈工会如何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实现体面劳动[A];湖南省工人运动研究会五届三次理事会交流材料[C];2010年

8 钟小浜;郭科;黄海涛;;陕西省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认同和社会融入现状及对策[A];道路 创新 发展——陕西省社会科学界第三届(2009)学术年会暨陕西省社会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社会保障与就业论坛论文集[C];2009年

9 鲜开林;曹宇;;论新生代农民工的有序政治参与权[A];加大城乡统筹力度 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农村现代化[C];2010年

10 冯丹;;浅论新生代农民工的思想政治教育[A];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问题研究——重庆市研究生马克思主义论坛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白皓 通讯员 张玺斌;贵州:七成新生代农民工渴盼有“大学文化”[N];中国青年报;2012年

2 记者 李润文;团南京市委在工地举办座谈会[N];中国青年报;2011年

3 记者 张国;天津开通新市民服务热线[N];中国青年报;2011年

4 记者 李立红 王烨捷;共商“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融入”大计[N];中国青年报;2011年

5 本报记者 王烨捷 李立红;新生代农民工:要生活,更要尊重[N];中国青年报;2011年

6 本报记者 林洁;广东:了解真诉求 破解大难题[N];中国青年报;2011年

7 本报记者 崔玉娟 陈凤莉 王烨捷;全团关爱新生代农民工工作继续深化拓展[N];中国青年报;2011年

8 本报记者 崔玉娟;团江苏省委建议构建新生代农民工“文化福利”体系[N];中国青年报;2011年

9 本报记者 龚瑜;上海团组织:“听”“说”“办”样样不含糊[N];中国青年报;2012年

10 本报记者 王培莲;吉林榆树:团干部先接地气与新生代农民工“面对面”[N];中国青年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任丽娟;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行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2 曹茸;多元视角下新生代农民工权益诉求的媒介表达[D];武汉大学;2014年

3 陈云川;新生代农民工组织嵌入、职业嵌入与工作绩效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4年

4 张旭晨;欠发达地区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的问题与政策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5 叶攀;文化压抑与文化自主-B市Q村新生代农民工案例研究[D];清华大学;2014年

6 秦伟平;新生代农民工工作嵌入:双重身份的作用机制[D];南京大学;2010年

7 潘华;新生代农民工“回流式”市民化研究[D];上海大学;2012年

8 马红玉;社会资本、心理资本与新生代农民工创业绩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6年

9 杨秀丽;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化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年

10 徐志达;新生代农民工政治参与研究[D];华侨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钰;社交媒体使用与新生代农民工城市适应研究[D];海南师范大学;2018年

2 马莹磊;影像媒介新生代农民工形象建构研究[D];苏州大学;2018年

3 邓炜;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研究[D];广东海洋大学;2018年

4 马田田;新生代农民工政治态度研究[D];西华师范大学;2018年

5 姚潇潇;流动差异背景下的新生代农民工夫妻权力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8年

6 刘晨菲;新生代农民工择偶的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8年

7 郭媛萌;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的困境与对策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8年

8 韩琳;企业面向新生代农民工的激励对策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8年

9 何琨;DXB公司新生代农民工激励体系优化设计[D];兰州交通大学;2018年

10 陈婧文;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稳定性影响因素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7026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xjy/27026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392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