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行动理论及其对新农人培育的启示
发布时间:2021-02-03 14:59
"三农"问题是事关我国改革和发展的基本问题,它的解决离不开农民问题的解决。培育具有现代农业知识、农业技能且真正热爱农业的新农人是我国农村发展道路上亟待解决的关键议题。集体行动理论建立在对公共产品理论和个人主义方法论的消化与吸收基础之上,又以理性人假设为现实基础,形成了较为完整且系统的理论体系。借鉴集体行动理论,我国新农人培育应坚持集体导向,充分调动受训人员的参与感,通过内部激励机制和外部政策保障共同作用以促进农民素质提高、农业产业发展。
【文章来源】: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19,21(03)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引言
二、集体行动理论概述
(一)理论的形成与演化
(二)核心概念
1.自利(self-interest)。
2.理性的(rational)。
3.集团(groups)。
4.公共物品(public goods)。
5.搭便车者(free riders)。
(三)基本观点
1.个人自利不会导致集团利益。
2.以选择性诱因激励集体行动。
3.集体行动的制度设计原则。
4.集体行动效益受集团形态的影响。
(1)集团的规模大小。
(2)集团的组织成本。
(3)集团的性质和分类。
三、集体行动理论对新农人培育的启示
(一)依需设计培育内容
(二)坚持集体导向
(三)激发培育主体的参与感
(四)建立内部激励机制是培育的有效手段
(五)加强国家政策的导向力度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发达国家职业农民培育政策的演变及启示[J]. 周洁红,魏珂. 农业经济问题. 2019(08)
[2]新时代新型职业农民的特征内涵及理论价值[J]. 薛晴,陈会谦,孙秀芳. 农业经济. 2019(08)
[3]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思考[J]. 雷鸣强,吴易雄. 教育与职业. 2019(14)
[4]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保障体系:政策回顾、效果评价和完善路径[J]. 张亿钧,朱建文,李想. 职教论坛. 2019(06)
[5]“互联网+”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群体终身学习现状及发展建议研究[J]. 王楠,张伟远,苟江凤. 中国电化教育. 2019(06)
[6]当奥尔森遇上奥斯特罗姆:集体行动理论的演化与发展[J]. 张振华. 人文杂志. 2013(10)
[7]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理念、机制与路径[J]. 李俏,李辉. 理论导刊. 2013(09)
[8]奥尔森集体行动理论探析[J]. 李阳,胡春霞. 企业导报. 2013(14)
[9]奥尔森集体行动理论述评[J]. 李政军. 南京审计学院学报. 2010(04)
[10]论自我利益与社会利益间的博弈[J]. 付群英,姚建. 中国市场. 2009(19)
本文编号:3016706
【文章来源】: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19,21(03)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引言
二、集体行动理论概述
(一)理论的形成与演化
(二)核心概念
1.自利(self-interest)。
2.理性的(rational)。
3.集团(groups)。
4.公共物品(public goods)。
5.搭便车者(free riders)。
(三)基本观点
1.个人自利不会导致集团利益。
2.以选择性诱因激励集体行动。
3.集体行动的制度设计原则。
4.集体行动效益受集团形态的影响。
(1)集团的规模大小。
(2)集团的组织成本。
(3)集团的性质和分类。
三、集体行动理论对新农人培育的启示
(一)依需设计培育内容
(二)坚持集体导向
(三)激发培育主体的参与感
(四)建立内部激励机制是培育的有效手段
(五)加强国家政策的导向力度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发达国家职业农民培育政策的演变及启示[J]. 周洁红,魏珂. 农业经济问题. 2019(08)
[2]新时代新型职业农民的特征内涵及理论价值[J]. 薛晴,陈会谦,孙秀芳. 农业经济. 2019(08)
[3]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思考[J]. 雷鸣强,吴易雄. 教育与职业. 2019(14)
[4]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保障体系:政策回顾、效果评价和完善路径[J]. 张亿钧,朱建文,李想. 职教论坛. 2019(06)
[5]“互联网+”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群体终身学习现状及发展建议研究[J]. 王楠,张伟远,苟江凤. 中国电化教育. 2019(06)
[6]当奥尔森遇上奥斯特罗姆:集体行动理论的演化与发展[J]. 张振华. 人文杂志. 2013(10)
[7]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理念、机制与路径[J]. 李俏,李辉. 理论导刊. 2013(09)
[8]奥尔森集体行动理论探析[J]. 李阳,胡春霞. 企业导报. 2013(14)
[9]奥尔森集体行动理论述评[J]. 李政军. 南京审计学院学报. 2010(04)
[10]论自我利益与社会利益间的博弈[J]. 付群英,姚建. 中国市场. 2009(19)
本文编号:30167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xjy/30167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