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手语的音系学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28 15:20
文章运用音系学音位理论和特征赋值理论对中国手语的构词要素进行了音系学的分析。文章认为:中国手语的构词要素是由无意义的特征构成的,要素即"音位"。如其它人类语言一样,中国手语的音义关系既有任意性,又有相似性。文章认为,根据特征赋值理论,中国手语中的"书空"缺乏音系理据,因此从音系学讲没有充分的语言学资格。对中国手语的音系学分析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解读手语(包括各地方手语)是否具有自然语言的基本属性,即音义之间的双层性和任意性。
【文章来源】:中国特殊教育. 2010,(08)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中国手语“翻译”、“错误”、“相同”、“仍然”、“随便”的图示**
”决定:这一手形和动作发生在唇部表示“翻译”,在额部表示“错误”。也就是说,图1a和2b是音概念中的最小配对(minimal pair),由“唇部”和“额别词义,因此,“唇部”和“额部”相当于两个有区义的音位。同样,图1c和1d都是“一手食、中指,掌心朝下横伸,前后划动两下”。它们的区别意朝外”、“唇部”、“额部”、“胸部”、“右肩”、“翻转”“移动”和“上下点动”等要素构成。这些要素是的,与表达的词义没有固定的联系。它们中其要素的不同组合,或与其它要素的组合可以构许多不同的词汇,如:“变化”中的“变”和“修理”“修”都包含“食中指分开”的要素(见图(2))。
“分开”还是“并拢”是不同的构词要素。中国手语有不少词义由食中指并拢表示,如表示颜色的“红”、“黄”和“黑”,见图3:*图3 中国手语“红”、“黄”、“黑”的图示还有“变化”的“化”(如图2a中的(二)所示)也由食中指并拢直立表示。尽管此处的“食中指并拢( )”代表汉语声母“h”,但用“ ”表示“h”也是任意的,因为食中指并拢通过不同的位置和动作还可以表示其它许多不同词义。如“常常”,“好像”的“象”,“聋人”的“聋”等都包含“食中指并拢”的要素,见图4:**图4 中国手语“常常”、“好像”、“聋人”的图示“常常”和“好像”的“像”的主要区别是食中指并拢所触碰的位置和方式的不同。这里涉及另外两个区别性部位:“头部”和“脸颊”。“头部”和“脸颊”作为构词要素同样没有固定意义。虽然,上述词义表达中“食中指分开( )”与“食中指并拢( )”没有直接构成最小配对产生区别性意义,但这是中国手语中十分常用的两个构词要素。此外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聋教育中手语和汉语问题的语言学分析[J]. 龚群虎. 中国特殊教育. 2009(03)
[2]试论手语词汇的任意性和理据性[J]. 刘润楠,杨松. 中国特殊教育. 2007(05)
[3]汉语手语语法研究[J]. 吴铃. 中国特殊教育. 2005(08)
[4]中国手语基本词(基本动作)类型分析[J]. 顾定倩,宋晓华,于缘缘. 中国特殊教育. 2005(02)
[5]手语中的同义词[J]. 张磊,哈平安. 中国特殊教育. 2003(01)
[6]手语语言学与语言习得研究的关系[J]. 邓慧兰. 当代语言学. 2002(03)
[7]重审手语的语言资格[J]. 李尚生. 中国特殊教育. 2000(04)
博士论文
[1]上海手语的语音调查报告[D]. 衣玉敏.复旦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中国聋人手语的语言地位[D]. 郑璇.武汉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105786
【文章来源】:中国特殊教育. 2010,(08)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中国手语“翻译”、“错误”、“相同”、“仍然”、“随便”的图示**
”决定:这一手形和动作发生在唇部表示“翻译”,在额部表示“错误”。也就是说,图1a和2b是音概念中的最小配对(minimal pair),由“唇部”和“额别词义,因此,“唇部”和“额部”相当于两个有区义的音位。同样,图1c和1d都是“一手食、中指,掌心朝下横伸,前后划动两下”。它们的区别意朝外”、“唇部”、“额部”、“胸部”、“右肩”、“翻转”“移动”和“上下点动”等要素构成。这些要素是的,与表达的词义没有固定的联系。它们中其要素的不同组合,或与其它要素的组合可以构许多不同的词汇,如:“变化”中的“变”和“修理”“修”都包含“食中指分开”的要素(见图(2))。
“分开”还是“并拢”是不同的构词要素。中国手语有不少词义由食中指并拢表示,如表示颜色的“红”、“黄”和“黑”,见图3:*图3 中国手语“红”、“黄”、“黑”的图示还有“变化”的“化”(如图2a中的(二)所示)也由食中指并拢直立表示。尽管此处的“食中指并拢( )”代表汉语声母“h”,但用“ ”表示“h”也是任意的,因为食中指并拢通过不同的位置和动作还可以表示其它许多不同词义。如“常常”,“好像”的“象”,“聋人”的“聋”等都包含“食中指并拢”的要素,见图4:**图4 中国手语“常常”、“好像”、“聋人”的图示“常常”和“好像”的“像”的主要区别是食中指并拢所触碰的位置和方式的不同。这里涉及另外两个区别性部位:“头部”和“脸颊”。“头部”和“脸颊”作为构词要素同样没有固定意义。虽然,上述词义表达中“食中指分开( )”与“食中指并拢( )”没有直接构成最小配对产生区别性意义,但这是中国手语中十分常用的两个构词要素。此外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聋教育中手语和汉语问题的语言学分析[J]. 龚群虎. 中国特殊教育. 2009(03)
[2]试论手语词汇的任意性和理据性[J]. 刘润楠,杨松. 中国特殊教育. 2007(05)
[3]汉语手语语法研究[J]. 吴铃. 中国特殊教育. 2005(08)
[4]中国手语基本词(基本动作)类型分析[J]. 顾定倩,宋晓华,于缘缘. 中国特殊教育. 2005(02)
[5]手语中的同义词[J]. 张磊,哈平安. 中国特殊教育. 2003(01)
[6]手语语言学与语言习得研究的关系[J]. 邓慧兰. 当代语言学. 2002(03)
[7]重审手语的语言资格[J]. 李尚生. 中国特殊教育. 2000(04)
博士论文
[1]上海手语的语音调查报告[D]. 衣玉敏.复旦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中国聋人手语的语言地位[D]. 郑璇.武汉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1057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xjy/31057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