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性质、内涵与实施
本文关键词: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性质、内涵与实施
【摘要】: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的性质是第二语言教学,其内涵是交际能力的培养,实施时应以功能教学为主,把听说能力的培养作为首要目标。
【作者单位】: 课程教材研究所少数民族汉语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
【关键词】: 汉语课程 交际能力 功能教学
【分类号】:G752.3
【正文快照】: 新中国成立以来,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也存在很多问题。2007年,《全日制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试行)》(以下简称《汉语课程标准)))的颁布,为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的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方向,奠定了基础。这里有一组2。。3年五省区藏族教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明亮;路艳梅;;关于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8期
2 王婷婷;符浩;;汉语作为第二外语听力教学研究初探[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2期
3 朱明霞;;浅谈汉语学习中的情感因素[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4期
4 梁妮;;浅谈情景教学在零起点留学生教学中的运用[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9期
5 李天洙;韩国大学汉语教学状况分析[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6 王晓丹;中介语的动态研究对成人第二语言教学的启示[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7 张明莹;中级汉语语法教学体系亟待建立[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6期
8 罗庆铭;菲律宾华语教学中的借鉴问题[J];八桂侨史;1996年03期
9 曾学慧;;对外商务汉语与基础性对外汉语衔接问题探讨[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年06期
10 蔡绿;赵闻蕾;;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价值观冲突及对策[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朱明媚;;浅谈对外汉语兼职教师队伍的问题与对策[A];北京高校来华留学生教育研究[C];2008年
2 付玉凤;;对外汉语中级阅读课中的文化教学初探[A];2012西南地区语言学研究生论坛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欣;汉日否定表达对比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朴宣姝;学前对韩汉语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章石芳;族群文化认同视野下菲律宾华族移民母语教育发展及方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4 黄晓颖;对外汉语有效教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谢玲玲;以文化为核心的美国汉语教学模式探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6 张春新;《汉俄教学字典》:理论构建与编纂实践总结[D];黑龙江大学;2004年
7 杨元刚;英汉词语文化语义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8 王飞华;汉英语气系统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9 丰国欣;第二语言认知协同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吴平;文化模式与对外汉语词语教学[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攀;支架式汉字教学模式[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李静;汉英特有花木词之国俗语义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高宁;对外汉语商贸中级口语教材课文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志海;对外汉语教师职业能力培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燕立为;语言运用教学的反思与生成[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胡寻亮;汉英二语教材文化主体性比较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7 林桦;汉英基本色彩词的文化内涵差异及其对外汉语教学对策[D];暨南大学;2010年
8 陈思毅;论从汉语语言能力到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D];暨南大学;2011年
9 苏海菊;论汉字的性质特点在对外汉字教学中的应用[D];南昌大学;2010年
10 鹿楹鑫;基于韩国人认知方式的初级阶段“V+来/去”结构的教学设计[D];山东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申丽君;;语法教学交际化与中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J];甘肃教育;2007年02期
2 李谟军;钟林元;;论民族地区高职院校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培养[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3 黄建国;;浅议提高少数民族学生英语口语水平策略[J];职业技术;2011年05期
4 周丽新;;浅谈培养少数民族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J];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10年09期
5 王厚珍;;职教外语教学初探[J];上海教育;1995年11期
6 谭雅素;改进大学英语教学 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J];娄底师专学报;1998年04期
7 彭术根;;高职商务英语教学模式探讨[J];职业技术教育;2000年13期
8 任大琳,张乃琳;阅读教学与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J];重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4期
9 云空;;走好涉世第一步[J];科学之友;2002年11期
10 杨丝雨;;你讨人喜欢吗[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2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传芳;;从话语运用和交际策略谈口语交际能力——BEC交际口语测试浅析[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1年年会论文集[C];2001年
2 林荣;林华;;对少数民族地区培养、开发和引进人才的思考[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3 王育英;;“3Ls”教材是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津梁[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4 陈天湖;;少数民族地区摄影报道之我见[A];思考的相机——第八届全国新闻摄影理论年会论文集[C];1999年
5 张晓琼;;浅议如何在发展与变迁中构建少数民族和谐社会[A];中国民族理论学会第十三次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蒙家池;;发展我州民族地区乡(镇)卫生院的几点思考[A];贵州省水家学会第三届、第四届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1999年
7 高中义;;少数民族革命史与民族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A];全国少数民族革命史文集[C];1991年
8 廖华;;论民间法对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环境法制建设的贡献[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安永新;;明清时期贵州民族教育[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4)——中国地方教育史研究(含民族教育等)[C];2009年
10 姚志良;;少数民族地区构建和谐校园促进教育发展初探[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青海卷)[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切吉拉哈;构建和谐社会与少数民族地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问题初探[N];凉山日报(汉);2005年
2 袁鹏;甘肃母亲基金救助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妇女[N];中国妇女报;2006年
3 记者 尤婷婷;切实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推动民族地区事业又好又快发展[N];甘肃日报;2007年
4 通讯员 李武华;弥渡县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N];大理日报(汉);2007年
5 袁天志;千方百计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步伐[N];贵州日报;2007年
6 本报记者 蒋永峰;少数民族地区发展重点是发挥资源优势[N];湖南经济报;2007年
7 记者 彭华;我市少数民族同胞多种形式庆国庆[N];雅安日报;2007年
8 贾毅;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建设[N];甘肃日报;2007年
9 周锦香;少生一个娃 政府奖三千[N];雅安日报;2008年
10 毛帽;我国在民族地区坚持实施“双语”教育[N];中国教育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敬玺;国际汉语语言交际能力论[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2 潘素英;泰国中小学汉语课程大纲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3 戴忠信;外语言语交际能力形成过程:个体体验理论视角[D];北京师范大学;2004年
4 乔爱玲;基于会话材料与扩展听读资源的交际型英语教学模式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5 王治海;民族地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研究[D];新疆大学;2008年
6 廖乐焕;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7 林晓华;媒介素养与少数民族发展[D];四川大学;2006年
8 王曲元;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居民生活质量与主观幸福感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9 胡其图;少数民族地区公务员能力建设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10 李彦;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退耕还林(草)实践及对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进军;赞扬言语行为的跨文化研究:培养外语学习中的交际能力[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2 曹丹;运用词汇短语教学法在词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D];辽宁师范大学;2004年
3 韩天梦;创造最佳课堂环境,培养中专学生英语交际能力[D];辽宁师范大学;2006年
4 尚颖;文化语境与高中英语教学[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姚艳玲;培养创新思维能力,促进英语交际能力的提高[D];辽宁师范大学;2002年
6 汪德洁;非英语专业大学生模糊限制语应用能力的调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王新霞;口语课课堂语境的构建[D];重庆大学;2005年
8 杜凤凤;论交际能力在应用翻译教学中的作用[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6年
9 葛莉;语域理论与研究生英语口语教学[D];吉林大学;2007年
10 田绍春;中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8010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xjy/8010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