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顿中的摸索:解读日本新一轮《学习指导要领》的修订
本文关键词:困顿中的摸索:解读日本新一轮《学习指导要领》的修订
【摘要】:《学习指导要领》是日本文部科学省制定的中小学教育课程的国家标准,它的修订反映了历次课程改革的重点。自1998年修订以来,日本的中小学课程改革一直陷入困顿的境界之中。在经过反复摸索之后,日本政府于2008年进行了新一轮修订,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新自由主义教育改革思潮在面对困境时的反思与纠正。
【作者单位】: 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
【分类号】:G531.3
【正文快照】: 《学习指导要领》是日本文部科学省制定的中小学教育课程的国家标准,它具有法律约束力,在决定日本学校教育课程内容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它是中小学教学内容的最高实施标准,代表了日本基础教育改革的现实走向,因此日本教育界对它的修订一直持慎重态度。《学习指导要领》于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君阳;;理性定位与审视教育改革目的[J];民主;2011年07期
2 熊丙奇;;2009,教育改革元年?[J];陕西教育(行政版);2010年Z1期
3 王石川;;教育改革的核心是什么?[J];留学生;2010年07期
4 蓝舍;;2011年教育蓝皮书提出——我国教育改革正待破局[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1年03期
5 ;心桥[J];河北教育(教学版);2011年06期
6 潘璐璐;;现代教育技术与教育改革发展问题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年20期
7 张磊;;1958年教育改革的现代化启示[J];现代商贸工业;2011年14期
8 简忧;;教育改革必须有更大的作为——当前教育改革几大热点问题的思考[J];理论导报;2011年06期
9 许新海;;教育改革:在科学发展中前行[J];小学科学(教师论坛);2011年04期
10 ;教育经纬[J];中关村;2011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谷麦征;费玮;张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解与分析[A];教育技术应用与整合研究论文[C];2005年
2 周小李;;艾波茨霍姆学校与费尔霍普学校之比较及启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3 周伟业;;教师网络素养与教育改革调查报告——以艺术教师为例[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07):媒介素养与公民素养论文集[C];2007年
4 欧阳军;;网络文化与教育[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赵冬梅;郭荣华;陈海云;张磊;;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现状与思考[A];2007年河北省电子学会、河北省计算机学会、河北省自动化学会、河北省人工智能学会、河北省计算机辅助设计研究会、河北省软件行业协会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别必亮;;民国初年教育改革的历史窥探[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0)——中华民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7 陈时见;;雷沛鸿教育改革论的宏观考察[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8 李荐;;国际化视野背景下的教育改革与学习革命——践行友善用脑的思考[A];科学发展:文化软实力与民族复兴——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论文集(下卷)[C];2009年
9 ;几位专家对教育改革的看法[A];2006年中国宏观经济与改革走势座谈会内容汇编[C];2006年
10 张淑细;;日本教育督导制度的演变及其对教育改革的影响[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蒋建华;教育改革不是打倒一个另立一个[N];中国教育报;2004年
2 本报记者 宋全政;没有回头路的教育改革[N];中国教育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陈天富;科学发展种好教育改革“试验田”[N];重庆日报;2009年
4 张晓晶;期待新一轮教改带来新希望[N];闽西日报;2009年
5 王继红 记者 海涛;五华区教育改革再推新举措[N];昆明日报;2009年
6 自治区教育厅;教育改革与发展业绩喜人[N];新疆日报(汉);2009年
7 湖北省教育厅厅长 陈安丽;一项具有创意的教育改革[N];中国教育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丰捷;2009教育改革与民愿同行[N];光明日报;2009年
9 记者 严志亮;市政协召开委员约谈会共话教育改革和发展[N];金华日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赵庆国;“技工荒”再敲教育改革警钟[N];中国改革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勇;洋务运动教育改革与明治维新教育改革比较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2 陈霞;基于课程标准的教育改革[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刘世清;教育政策伦理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朱丽;教育改革代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张云;经验、民主和教育[D];复旦大学;2005年
6 康永久;知识输入还是制度重建[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7 褚洪启;教育观念的变革[D];北京师范大学;1994年
8 李海云;新教育中国化运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孙大廷;美国教育战略的霸权向度[D];吉林大学;2008年
10 戴一中;台湾师资培育变革与当时社会背景之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成增;张之洞近代教育模式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6年
2 秦臻;比较视阈中的我国教育公平制度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8年
3 贺娟;邓小平教育公平思想探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4 戴林;新世纪日本的教育改革[D];湖南大学;2008年
5 王亚波;论我国经济转型期教育体制改革的滞后效应[D];吉林大学;2005年
6 李海燕;日本第三次教育改革与借鉴研究[D];河北大学;2004年
7 王秀艳;论新课程与教师角色的转变[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8 向岩兵;论经济改革对教育改革的若干启示[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9 高玉洁;俄罗斯《普通教育国家教育标准》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10 杨勇;邓小平教育思想论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2482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12482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