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儿童时期成长经历对恋爱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儿童时期成长经历对恋爱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索儿童时期成长经历对大学生恋爱的影响,为有效控制恋爱相关心理问题的产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亲密关系经历量表(ECR-R),儿童时期创伤量表(CTQ),青少年父母同伴依恋量表(IPPA)对某大学二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所收集的数据应用SPSS 15.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所有受调查的大学生儿童时期均受过不同程度的情感、躯体忽视,而有轻度或以上情感虐待、躯体虐待、性侵犯经历的大学生分别占调查对象总数的49.6%,29.2%,32.7%;情感虐待经历、青少年时期与母亲的依恋安全性是大学生产生恋爱相关焦虑、逃避心理的主要影响因素,而性别的差异也是产生恋爱相关逃避心理的影响因素之一。结论儿童时期创伤经历与性别、城乡、父母亲文化程度、家庭经济情况、家庭结构完整性相关。恋爱关系中出现依恋焦虑、依恋逃避心理的主要预测因素为性别、儿童时期情感虐待经历、青少年时期与母亲的依恋安全性。
【作者单位】: 汕头大学医学院;汕头大学医学院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教研室;
【基金】:2008年汕头大学医学院杰出大学生科研基金项目
【分类号】:B844.2
【正文快照】: 大学生恋爱在中国已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出现恋爱相关心理问题的大学生也为数不少。国内对恋爱相关心理问题的研究多着重于大学生身处的环境因素[1-2]。已有研究结果显示,个体依附模式的形成与童年经历息息相关[3],不同的依附模式可影响个体对恋爱问题的处理方式[4]。明确儿童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马忠丽,张玉堂;大学生恋爱观的偏离、成因及对策思考[J];甘肃高师学报;2002年04期
2 李荫华, 姜东海;218例青少年心理障碍者的家庭教育方式调查[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5年04期
3 朱孔香,路宝风,陈明慧,李萍,钟士庆,吕锋;大学生家庭环境因素与社交、焦虑的关系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3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哲;郭涛波;静进;;某医科大学贫困生社交回避和苦恼心理特点[J];华南预防医学;2006年05期
2 王丽敏,陈晓慧,刘金芝,刘爱书,宋国力,吕杰,杨硕,赵清侠;中学生心理问题与家庭因素关系的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1年04期
3 彭贤,姜晓芳 ,张凤华;两性交往团体辅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5年06期
4 黄河清;父母的教养方式与子女的心理健康[J];教育评论;1998年02期
5 罗增海;SCL—90和EPQ对282例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测评分析[J];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4期
6 易法建;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社会化的研究[J];青年研究;1998年12期
7 徐安琪;未婚青年性态度与性行为的最新报告[J];青年研究;2003年08期
8 郑名,辛宏伟;甘肃省291名农村幼儿心理健康状况与家庭因素的相关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04年05期
9 卫平民,邓旭阳,姜婷娜;大学生身心健康状况与父母养育方式的相关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05年07期
10 田飞;当前大学生恋爱问题的现状与思考[J];中国科技信息;2005年1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树青;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形成的个体因素与家庭因素[D];北京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严晓静;个人特征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2 赵玲;中学生强迫症的家庭因素分析及其系统家庭治疗初探[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3 席居哲;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家庭生态系统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宋海荣;青少年依恋、自尊及其二者关系的发展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杨金辉;淮南市高中生心理卫生和吸烟行为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03年
6 李朝霞;大学生的社交焦虑及其与自我和谐的关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7 琚晓燕;青少年依恋的测量及其与自尊、社会适应性关系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5年
8 周文莉;大学生社交效能感的评估及与社交焦虑的关系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9 张周连;关于鄂西农村“留守学生”教育与管理的调查与思考[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10 郑会蓉;强迫症患者童年精神创伤及家庭环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毛海东,杨曼丽;浅析不幸婚姻对子女婚姻的消极影响[J];广西社会科学;2003年11期
2 魏贤玉;朱相华;李娇;杨永杰;田玉湘;;儿童期虐待对小学生社会能力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年03期
3 黄河清;父母的教养方式与子女的心理健康[J];教育评论;1998年02期
4 闫玉;;大学生家庭教育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6年27期
5 田爱民;;大学生树立健康恋爱观的理性思考[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6 田蕾;;当代女大学生的恋爱观和性价值观[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7 吴鲁平;当代中国青年婚恋、家庭与性观念的变动特点与未来趋势[J];青年研究;1999年12期
8 张红静;;大学生的家庭功能与其情绪及人格的相关分析[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2期
9 王登峰;崔红;胡军生;陈侠;;中国青少年人格量表(QZPS-Q)的编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年03期
10 王登峰,崔红;中国人的人格特点与中国人人格量表(QZPS与QZPS-SF)的常模[J];心理学探新;2004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琼;吴泽纯;朱华;周婉明;黄文聪;邱铭晖;李丽萍;;大学生儿童时期成长经历对恋爱的影响[J];中国学校卫生;2010年11期
2 唐秀荣;如何防止和克服考试焦虑[J];中国校医;2003年06期
3 石云;丁大鹏;;冀南地区城乡青少年生活事件对比研究[J];中国校医;2009年04期
4 蒋长好,王一牛,郭德俊,方平,赵仑;积极情绪与压力应对[J];中国临床康复;2005年28期
5 荆怀福;;师范学院特困生幸福感认识成分与生活事件的相关性[J];中国临床康复;2006年14期
6 任俊,高晓东,王涛;校园生活事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中国学校卫生;2005年10期
7 凌红;童辉杰;;苏州大学学生视疲劳患者人格特征及生活事件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8年07期
8 魏俊彪;师范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临床康复;2005年04期
9 陈玉民;李汉武;;一起大学生恶性心理危机事件化解的启示[J];中国学校卫生;2008年05期
10 樊帮水;刘江楠;李茂秋;李彦章;;成都市大学生爱情观与恋爱关系适应的关系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09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叶金辉;;防御机制对青年农民生活事件、社会支持的影响[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济南市第五人民医院 钱伟;妈妈的爱是孩子的“营养”[N];中国医药报;2002年
2 吴建红 田建国;过分钟情也是病[N];健康报;2002年
,本文编号:12492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12492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