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技术论文 >

基于建构主义的“复杂学习”课堂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19-09-06 20:47
【摘要】:"复杂学习"面对的是结构不良的、开放性的、情境化的真实任务。建构主义提出的意义建构、学习者经验和社会情境、信息与社会支持等学习理论,对复杂学习任务的课堂教学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单位】: 运城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务处;井冈山大学教育学院;
【分类号】:G42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方燕红,尹观海;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教师角色创新[J];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申仁洪;;全纳教育的支持系统及其生态化走向[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2 金美福;两种教师发展模式论比较——兼与台湾学者饶见维先生商榷[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3 高欣峰,刘成新;基于网络的远程学习动力机制探析[J];中国远程教育;2005年10期

4 张爽,李玉斌;从活动理论看远程教育中小组学习活动的设计[J];中国远程教育;2005年11期

5 陆秀花;;护理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J];当代护士(综合版);2006年03期

6 张筱兰;论贯一教学设计[J];电化教育研究;2003年10期

7 叶成林,徐福荫,许骏;移动学习研究综述[J];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03期

8 谢幼如;网络环境的专题教学设计[J];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05期

9 任剑锋,李克东;分布式认知理论及其在CSCL系统设计中的应用[J];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08期

10 谢幼如;广东高校基于网络资源利用的课程教改试验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美福;教师自主发展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2 姚静;情境问题教学对学生数学认知的作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裴新宁;面向学习者的化学教学设计[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闫寒冰;信息化教学的助学事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柯清超;分布式学习系统软件建模方法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6 钟志贤;面向知识时代的教学设计框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7 孙亚玲;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贺祖斌;中国高等教育系统的生态学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9 邵燕楠;走向“情境”与“问题”[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10 张建琼;课堂教学行为优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冬雪;“视、听、做”一体化的婴幼儿语言习得环境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2 陈莉;信息技术支持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D];江西师范大学;2003年

3 李志颖;基于案例的在职教师信息化教学技能培训模式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3年

4 赵瑛;“痛风临床诊治”网上智能教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王丽华;系统教学设计理论和模式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3年

6 施沈阳;论建构主义视野中的物理教学过程[D];浙江师范大学;2003年

7 孟剑平;基于信息技术的物理问题解决教学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3年

8 喻东丽;信息化教学设计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3年

9 黎友源;网络课程设计及评价标准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3年

10 徐红彩;基于资源的学习过程设计模式[D];河北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张文兰;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师角色的再定位[J];电化教育研究;1999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埃瓦尔德·特尔哈特,张桂春;建构主义与教学(一)——在普通教学论中会出现一种新思想吗?[J];外国教育资料;2000年03期

2 侯新杰;科学教学的建构主义方法[J];全球教育展望;2001年10期

3 汤鸿;以建构论为基础的教育观及其启示[J];广西财政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5期

4 孙喜亭;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质疑[J];早期教育;2003年11期

5 倪小鹏;认知学习领域两个阶段的教学策略[J];电化教育研究;2001年01期

6 姜和忠,徐卫星,李亦明;浅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评价与教学考核[J];江西教育科研;2001年11期

7 屈文;现代教育技术对建构主义教学的支持[J];现代情报;2002年09期

8 彭华军,狄丹;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心理健康教学设计[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年02期

9 李静,赵伟;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现代远程教育[J];电化教育研究;2003年05期

10 王淑敏;建构主义理论与教学评价策略的建构[J];重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新露;;语言教学与电子课件设计理念[A];全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暨网络环境下外语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秦世虎;;科学探究性学习活动建构性特征的研究[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3年

3 张传林;;开放教育数学教学模式的探讨[A];山东省远程教育学会第七届远程教育优秀科研成果评奖论文集[C];2006年

4 王莹;谢百治;门鹏;;基于建构主义的网络课程系统设计与反思[A];教育技术应用与整合研究论文[C];2005年

5 张慧萍;;试论皮亚杰的数学观下的儿童的数学思维与数学学习[A];全国高师会数学教育研究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莫永华;魏文展;寇冬泉;;以人类分层传播模式探讨认知派学习理论的整合[A];教育技术:信息化阶段新发展的研究[C];2007年

7 王莹;谢百治;门鹏;;基于建构主义的网络课程系统设计与反思[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8 郑旭东;;教学设计的研究范式与理论归属[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李浩;滕晓青;;论开放教育建构性学习环境建设[A];山东省远程教育学会第七届远程教育优秀科研成果评奖论文集[C];2006年

10 容志贤;;一位建构主义的教师[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顾明旺;建构主义下的创新教学[N];江苏经济报;2007年

2 何立新;网络教学怎样体现素质教育[N];光明日报;2006年

3 浙江省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 林静;把“教”建立在“学”的基础上[N];中国教育报;2007年

4 潘晓南;基于自主建构知识的教学策略[N];光明日报;2006年

5 西南师范大学教科院:靳玉乐 艾兴;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是什么[N];中国教育报;2005年

6 大卫·M·斯坦纳/文 李  茂/译;只有进步主义是不够的[N];中国教师报;2005年

7 策划 周迅 采写 王斯敏 凌莲莲;课程改革要突破“三个瓶颈”[N];光明日报;2005年

8 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教师培训与教育研究中心 方助生;中国教育该服“西药”还是“中药”[N];中国教育报;2007年

9 崔国富 胡志坚 武镇北 舒萍;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究竟是什么[N];中国教育报;2005年

10 湖南省株洲市芦淞区教育科研中心 蔡新平;用好“任务驱动教学法”[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任友群;现代教育技术的建构主义应用[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2 李妍;乔纳森建构主义学习环境设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张琼;以实践能力培养为取向的知识教学变革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4 刘菊;关联主义学习理论及其视角下的教与学组织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吴涛;变构学习模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柯清超;分布式学习系统软件建模方法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7 张桂春;激进建构主义教学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8 王平;课程改革中的文化适应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9 胡加圣;基于范式转换的外语教育技术学学科构建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10 钟志贤;面向知识时代的教学设计框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晓娟;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过程设计模式[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2 李楹;基于建构主义现代远程教育模型的研究与实践[D];天津师范大学;2001年

3 周衍安;建构主义视野中的网络探究学习模式构建及其在高师教学中的试验[D];贵州师范大学;2004年

4 高洪;现代教育技术的哲学思考[D];昆明理工大学;2007年

5 孙卫华;以建构主义为指导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的设计[D];河北大学;2000年

6 刘峰;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模式的构建及应用[D];吉林大学;2006年

7 李德芳;西蒙·佩帕特的建构论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于晓波;基于建构主义教学环境的开发[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9 王晓玲;多媒体教学素材库建设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10 丘志强;基于WebQuest的研究性学习在小学课程教学设计中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5328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25328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0ed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