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化学微课的教学策略设计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G434;G633.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永成;龚京忠;韩小云;陈红梅;;当前我国微课发展的主要问题与发展建议[J];教育教学论坛;2018年13期
2 朱育贤;郑小军;卢添桂;;故事型微课设计的误区及对策探讨[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8年04期
3 宋彩梅;;故事型微课程开发研究范例[J];课程教育研究;2018年06期
4 刘瑞梅;孟祥增;;基于深度学习的多媒体画面情感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18年01期
5 李辉;何玉玲;;基于混合式学习模式的微课教学设计与应用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7年52期
6 孙田琳子;沈书生;张舒予;;微课情感化设计的“三五维度”策略探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7年06期
7 陈明选;胡月霞;张红英;;理解取向的微课设计分析[J];中国电化教育;2017年05期
8 郑小军;;例谈微课选题的误区、原则与方法[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7年04期
9 华洁琼;阳亚平;;我国高校微课教学大赛作品研究综述——基于内容分析法[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6年24期
10 岑健林;;“互联网+”时代微课的定义、特征与应用适应性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6年1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姜宛彤;以问题解决为导向的微课程设计与组织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7年
2 张家华;网络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型及其应用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王向云;微课中的教学交互设计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7年
2 崔岩;微课中教师角色呈现方式对学习效果影响的实验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7年
3 付佳斌;高中化学微课的设计与开发[D];河北师范大学;2017年
4 吕晓明;小学语文微课设计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6年
5 陈锋娟;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的微视频设计与应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6 郝银华;学习科学视角下微型教学视频设计与学习效果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4年
7 吕琴;微课教学资源的设计与应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8 康诚;信息呈现方式与学习者的认知风格、空间能力对多媒体环境下学习效果的影响[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7736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27736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