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实施与评价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陈泉江;理性看待美国实用主义哲学[J];中共伊犁州委党校学报;2004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刘妍妍;马岳勇;;美国本土哲学——实用主义哲学思潮对当代大学生择业的影响探析[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2009年1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常运领;詹姆士的实用主义真理观评析[D];河南大学;2008年
2 黄泓崴;我国建立辩诉交易制度的可行性分析和设想[D];复旦大学;201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雨;桑新民;;教学设计师的岗位职责及其资格认证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8年12期
2 张秀敏;王永锋;;中外教育技术学专业建设比较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08年07期
3 华帆;;教育部教育技术学“专业规范研制工作会”在浙江大学召开[J];远程教育杂志;2009年06期
4 马志强;;2010教育技术国际研讨会暨院长、系主任联席会议在清华大学举办[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0年06期
5 ;清华举办2010教育技术国际研讨会[J];现代教育技术;2010年11期
6 锡斌;;2010教育技术国际研讨会暨院长、系主任联席会议在清华大学举办[J];远程教育杂志;2010年06期
7 ;教育部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工作会议在北京大学召开[J];电化教育研究;2010年02期
8 ;2010教育技术国际研讨会暨院长、系主任联席会议在北京举行[J];电化教育研究;2010年10期
9 连华;;国际教育技术学专业博士生暑期学校7月开班[J];远程教育杂志;2011年02期
10 雨笛;;沟通思想,交流信息,协作研究,学术创新——全国首届教育技术学博士生学术论坛综述[J];电化教育研究;200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韩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研究述评[A];二十年“心”之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C];2010年
2 黄启后;;“人本”、“和谐”思想在课程领域的与时俱进[A];孔学研究(第十二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十二次学术研讨会暨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5年
3 陈婕平;;发现、调整、合作——“生活、学习、做人”课程实施的新策略[A];《新时代的脚步声》之三——“陶花”绽放江南岸[C];2002年
4 王珠珠;刘雍潜;李龙;赵国栋;缪蓉;黄荣怀;曾海军;江新;冯秀琪;潘克明;赵保和;胡浦清;;《信息技术的应用与普及对教育的影响与对策研究》专题研究报告[A];教育技术:信息化阶段新发展的研究[C];2007年
5 陆凤瑾;;对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几点思考[A];教育技术应用与整合研究论文[C];2005年
6 申仁洪;;论柏拉图的课程理念[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7 袁鹰;;浅谈网络环境下的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四)[C];2009年
8 何妙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思考[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陈洁;;泰勒原理与“校本课程”的建构[A];全国高师会数学教育研究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李焰;;从中美高校比较中看中国心理健康教育[A];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江苏省太仓职业教育中心校 朱建清;新瓶岂能装旧酒[N];江苏教育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李建平;教师如何走进新课程[N];中国教育报;2001年
3 记者 宋全政;山东将学生体质纳入学校评价体系[N];中国教育报;2009年
4 东北师范大学 马云鹏;关注教师在课改不同阶段的不同需求[N];光明日报;2005年
5 卧松 译;美国新教育法4周年 课程实施出现窄化倾向[N];中国教师报;2006年
6 王剑锋 谢海韵;南山教科中心创新课改成全国先锋[N];深圳特区报;2006年
7 湖北省恩施自治州教育科学研究所 龚道敏;追寻认同[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5年
8 记者朱萍 通讯员 孙祥;特色课改为百年老校增添新活力[N];连云港日报;2010年
9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郭华;开发课程资源应注意什么[N];中国教育报;2006年
10 阜宁高等师范学校 杨定洲;浅谈新课程背景下体育教师的课程意识[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洪修;学校课程实施的组织社会学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汪基德;中国教育技术学科的发展与反思[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3 杜建群;实践哲学视野下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4 周海银;学校课程管理运作过程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鲍道宏;教师课程理解初探[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6 周晓静;课程德育[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7 孙平;课程实施中的教师主体性及其发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8 张倩苇;教育技术学视野中的技术与课程发展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9 艾兴;建构主义课程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10 吴国平;新课程行动中的教师成长[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朴昌东;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校本化发展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2 沈翰;教师职业倦怠[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3 唐悦;教师关注与课程实施[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4 唐福华;课程实施中的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07年
5 赵玉娟;课程实施之行动研究初探[D];扬州大学;2005年
6 袁志芬;粤北农村新课程实施个案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7 陈汝平;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教学[D];重庆师范大学;2005年
8 刘钊;30年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观念变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李芳;新课程实施中教师的消极情绪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10 孙友林;校本化课程实施制度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7819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27819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