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主观幸福感的研究
本文关键词:留守儿童主观幸福感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该研究旨在调查留守儿童主观幸福感情况,希望能给有关部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儿童幸福感问卷对选取的留守儿童的主观幸福感状况进行调查。结果:留守儿童主观幸福感在统计学上总体性别差异不显著,但是小学五六年级的留守儿童主观幸福感性别差异显著,初中三个年级的留守儿童性别差异不显著。初三年级的留守儿童的主观幸福感得分显著低于另外四个年级得分。此外,在"正向情感","学校满意"因子上存在非常显著的年级差异。
【作者单位】: 广西大学教育学院;江汉大学教育学院;
【关键词】: 留守儿童 主观幸福感
【分类号】:B844.2
【正文快照】: 一、引言留守儿童指的是父母双方或一方在外面打工而被留在家乡,由祖辈、亲戚、老师或朋友等其他监护人养育的儿童。由于正常家庭教育的缺失,他们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在行为观念、人格塑造等方面存在一些偏差,因此这个群体便显现出很多问题。关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已有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丽芳;唐日新;胡燕;徐德淼;;留守儿童主观幸福感与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6年04期
2 段成荣,周福林;我国留守儿童状况研究[J];人口研究;2005年01期
3 李庆丰;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对“留守子女”发展的影响——来自湖南、河南、江西三地的调查报告[J];上海教育科研;2002年09期
4 严标宾,郑雪,邱林;主观幸福感研究综述[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4年02期
5 黄艳苹;李玲;;不同留守类型儿童心理健康状况比较[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7年10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玉花;有童年期留守经历的大学生成人依恋、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玉娜;孙玉艳;;中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7期
2 孙刚成;闫世笙;;中国西部农村教育的问题与发展策略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14期
3 李峰;;新农村建设视野中的留守儿童教育和管理探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7期
4 秦秀清;曾菁;;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分析及应对策略[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5期
5 陈婷;;贵州省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调查与建议[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3期
6 李琳琳;;结构主义视野关照下《鼻》的重新解读[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9期
7 徐群;;关注留守儿童教育与创建和谐新农村[J];现代农业科技;2007年11期
8 束钰;;农村留守青少年犯罪问题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08年22期
9 于鸿雁;;留守儿童人格类型与心理健康水平[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10 胡慧;;运用积极心理学推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云森;;自选择、父母外出以及不发达地区留守儿童学习表现——基于倾向分数匹配方法的研究[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2 张贵英;;积极心理学视野下高职课堂管理浅论[A];2011年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年会暨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2年
3 党云皓;;农村留守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现状调查[A];经济策论(上)[C];2011年
4 胡利平;;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与人格特征调查[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三卷)[C];2010年
5 李强;;贵州民族地区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现状与特点[A];“和谐发展与贵州小康社会建设”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刘玉连;;贵州民族地区农村留守儿童的生存形态与发展困境[A];新中国60周年与贵州社会变迁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严敏沁;吴慧;焦文燕;;普通话水平测试强化培训班学员的心理研究及其对策[A];第三届全国普通话水平测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王莹;;流动人口子女的就学形式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基于中部三省的调研分析[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吴映雄;;父母外出打工对“留守儿童”学习成绩的影响——基于西部五省小学六年级的实证分析[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陈荟;;对渝东南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现状的考察与思考[A];和谐共生:2007年全国博士生(教育类)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敏华;高中教学领导力模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芳;中国儿童素质的影响因素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张淑敏;零售商业企业员工的工作满意度与积极应激关系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徐彤;中国农民工社会保障的经济效应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5 于天琪;社会经济地位与幸福感的相关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张晓明;主体幸福感模型的理论建构[D];吉林大学;2011年
7 李兆良;宽恕内涵的本土心理学反思[D];吉林大学;2011年
8 熊韦锐;正念疗法的人性论迷失与复归[D];吉林大学;2011年
9 雷鸣;PTSD大学生的认知情绪特征与心理复原[D];西南大学;2011年
10 郭海霞;论身体资本与身体教育[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付军;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王玲玲;硕士研究生主观幸福感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0年
3 宋丽博;农村留守幼儿社会化现状与策略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党云皓;农村留守儿童心理行为问题及相关因素的调查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5 于海强;辽宁省农村留守儿童健康的体育干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霍红豆;美国高等学校“产学研合作教育”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李伟;农村留守儿童道德学习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8 龚风华;南通市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特征和体育锻炼干预作用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9 杨卫忠;江阴市农村高中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现状调查与提升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10 王云;初中班级留守学生的心理特点及管理策略[D];苏州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宗奎,孙晓军,刘亚,周东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问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2 林宏;福建省“留守孩”教育现状的调查[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3 刘文艳;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子女”教育现状及对策[J];湖南教育;2005年17期
4 张志英;“留守幼儿”的孤僻心理[J];健康心理学杂志;1998年01期
5 朱科蓉,李春景,周淑琴;农村“留守子女”学习状况分析与建议[J];教育科学;2002年04期
6 黄应圣,刘桂平;农村“留守孩子”道德品质状况的调查与思考[J];教书育人;2004年22期
7 肖月英;隔代教育的不良影响及应对措施[J];教育艺术;2005年03期
8 一张;“留守儿童”[J];w挛胖芸
本文编号:4736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4736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