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德育范式的特征及转型趋势
本文关键词:我国德育范式的特征及转型趋势,,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在全球德育现代化的背景之下,我国的德育范式正处在全球化德育范式变迁与中国传统德育范式力量的博弈之中。本文以我国德育范式的基本特征分析入手,依据德育范式的四个基本层次,分别从德育思维方式、德育过程、德育内容、德育方式四个方面阐释了我国当代德育范式转型的必然趋势。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关键词】: 德育范式 转型
【分类号】:G410
【正文快照】: 从全球视野来看,德育范式在当代由“知性”向“完满人性”的范式转型折射出人类德育范式发展现代化的整体趋势。与此同时,受历史文化影响,当前我国的德育①范式呈现出独特的传统特征。故此,在传统与现代、国内与国际的力量博弈之中,我国当代德育范式的基本特征及发展趋势等问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檀传宝;德性只能由内而外地生成——试论“新性善论”及其依据,兼答孙喜亭教授[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1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陶志洁;建构英语教学中新的师生角色[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2 赵闯;;高校体育课教学分组的建构主义设计与试验[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3 叶光华;董亚军;;社会体育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的系统方法与构建[J];安徽体育科技;2006年04期
4 常蕤,马志凌,佘少华;课程走向自组织——后现代课程理论之复杂性解读[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5 郑晓齐,张豫;柔性网络教学资源库及其实现途径[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6 李文辉;;构建和谐环境: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7年01期
7 毕超;地理网络课程开发、设计的实践研究[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8 钟祖荣;论学习方式及其变革的规律[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9 袁维新;国外基于建构主义的科学教学模式面面观[J];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08期
10 张家军;后现代主义之于课程研究的意义与反思[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尚淼;;工业设计课程模块化模式教学探讨[A];Proceedings of the 2006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dustrial Design & The 11th China Industrial Design Annual Meeting(Volume 2/2)[C];2006年
2 程龙梅;;构筑德育对话课堂:增强学生德育主体性的有效途径[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3 荀振芳;;学术自律视角中的学术自由[A];庆祝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成立20周年大会暨2003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C];2003年
4 刘德富;;以人为本,促进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A];科学发展观和中国高等教育——2005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汇编[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柳士彬;遮蔽与澄明[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2 竭长光;论德育理论研究的思维方式转换[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3 方明;缄默知识面面观[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4 黄忠敬;知识·权力·控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5 张金梅;幼儿园戏剧综合活动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6 张胤;数字化之道与课程建构[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7 周建平;追寻教学道德[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8 马治国;网络教育本质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9 金美福;教师自主发展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10 陈恩伦;论学习权[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永国;后现代主义视野下的教育目的探析[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2 吕丽艳;教育世界中的意义遮蔽与澄明[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3 赵大川;普通高中化学校本课程的构建与评价[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4 柯闻秀;高校课程国际化研究[D];中南大学;2002年
5 吴伟敏;网络教学支持平台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6 于泽元;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7 黄晓霞;素质教育与中小学美术教师素质培养[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8 赵明仁;课堂教学评价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9 卢辉炬;信息时代学习的嬗变[D];广西师范大学;2002年
10 严仲连;广西幼儿园课程的现状与发展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孙喜亭;学生德性或德行能由内而外的生成吗?[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6期
2 檀传宝;论道德教育的可能性[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9年11期
3 檀传宝;教育是人类价值生命的中介——论价值与教育中的价值问题[J];教育研究;2000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群;;人与地之纠葛:鄂伦春社会中的地域意识行为和功能[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0年01期
2 高建良;欧雪银;黄毅;;基于能源安全约束的中国加工贸易结构调整与转型问题探讨[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3 陈水林;;建国初期人民政协制度的巩固与转型[J];嘉兴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4 邹华;;论李煜词的诗化[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5 范玉秋;;西学东渐与儒学转型[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6 孙少柳;;20世纪三四十年代农村合作运动与传统乡村社会的变迁[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年01期
7 李先明;;当代中国乡村文化转型的启示[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0年01期
8 赵勇;;文学生产与消费活动的转型之旅——新世纪文学十年抽样分析[J];贵州社会科学;2010年01期
9 郭长保;;论近代从“为政治”到“为人生”文学观的转型[J];湖北社会科学;2010年01期
10 张敏;;论精神危机下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转型——兼论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学说[J];湖北社会科学;201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世文;陶圣伟;;霍煤集团实现转型跨越的实践与思考[A];2010内蒙古煤炭工业科学发展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吕传廷;吴超;严明昆;;发展转型与绿色增长——以广州2020城市总体发展战略研究为例[A];2010城市发展与规划国际大会论文集[C];2010年
3 纪辰;;当代数字化与网络化环境下的高校图书馆建设——浅论数字化与网络化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服务模式的转型与创新[A];华北地区高校图协第二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文章)汇编[C];2010年
4 ;低碳为纲,引领城市发展转型——深圳建设国家低碳生态示范市的思考与探索[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四卷)[C];2010年
5 王亚迅;王云;王亚智;;石景山区低碳转型模式研究[A];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年专刊(三)[C];2010年
6 陈国香;;浅谈非煤小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指标构建[A];创新推动新型煤炭工业体系建设和安全健康发展——2010年湘赣皖闽苏等多省(市)煤炭学会学术交流暨湖南省煤炭科技论坛论文集[C];2010年
7 刘占霞;;“十一五”通信业发展回顾及“十二五”发展环境分析[A];中国通信学会2010年光缆电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张斌成;;浅析我局企业化经营转型过程中的展思路及策略[A];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地矿经济理论与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9 王紫零;;低碳时代下林业的法律转型[A];生态文明与林业法治--2010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0年
10 丁湘城;;资源型城市转型与空间布局规划研究[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弘;二月:又一位美女主讲人登场[N];北京日报;2007年
2 武志强;我市工业经济保持较快增长势头[N];白银日报;2007年
3 武志强;我市将组建新型建材循环经济工业园[N];白银日报;2007年
4 仝春建;大地保险今年保费目标100亿[N];中国保险报;2007年
5 李茗芳;专注功能环保面料的展会[N];中国纺织报;2007年
6 王学峰;又好又快发展是构建和谐农行的根基[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7年
7 欧永生;注重开发理财业务中的客户体验[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7年
8 韩圣海;中信嘉华旗下财务公司获准转制银行[N];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
9 张新;地产股温和上扬投资者略显安心[N];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
10 章轲;莱芜拔得环保区域限批解禁“头筹”[N];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龚志强;渐进与跨越:明清以来庐山开发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2 惠怡安;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农村聚落发展及其优化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3 杨进;中亚五国贫困问题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年
4 林楚伟;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梗死后心肌中成纤维细胞转型的调控及其机制的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5 张井梅;嬗变与转型:文艺复兴后期法国史学析论[D];复旦大学;2010年
6 罗建新;楚辞意象之构成考论[D];上海大学;2010年
7 胡峰;诗界革命:中国现代新诗的发生[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郑素一;民初民事诉讼的现代转型[D];吉林大学;2010年
9 谢琦;中国经济增长模式转型的结构分析[D];西北大学;2009年
10 李金宝;德育生态论——当代德育生态危机与重构[D];吉林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静;“双停”背景下我国普通高校成人高等教育转型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2 庾萍兰;生本关怀与中职班级管理转型研究[D];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0年
3 魏嫣;大小非解禁背景下的证券经纪业务运营模式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4 邹真珍;良知视域下儒家理想人格说的转型——王阳明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5 武鹏;区域IT分销渠道企业转型发展策略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0年
6 畅皓;中国竞技体育管理体制的转型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7 翁梅;天津港保税区向自由贸易区转型的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2010年
8 张如一;保税区向自由贸易区转型中的法律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9 韩闯;转型期企业产品销售职位胜任力体系建立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0年
10 黄玉章;胸腺切除治疗眼肌型重症肌无力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D];福建医科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我国德育范式的特征及转型趋势,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878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4878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