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技术论文 >

中小学生对集体谎的理解、道德评价和选择

发布时间:2017-07-16 07:24

  本文关键词:中小学生对集体谎的理解、道德评价和选择


  更多相关文章: 集体谎 道德理解 道德评价 道德选择


【摘要】: 本研究在诚实和集体利益冲突情景下,通过自编的由8个道德两难故事组成的自陈问卷和开展讲故事的临床访谈法,考察了六个年龄组共301名儿童(7岁、9岁、11岁、13岁、15岁、17岁)对说谎和说真话的理解、道德评价、道德选择及其归因的发展特点。本研究把为不同类别集体(为国家/学校/班级)和为个人情景作为一种社会文化因素来考察,把维护集体和个人利益但违反诚实原则的说谎视为集体谎和个人谎,把损害集体和个人利益但遵守诚实原则的说真话视为集体真话和个人真话。在此基础上展开研究,为说谎的民俗理论提供实证性支持。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 (1)绝大多数儿童都是以事实成分理解集体谎和集体真话,但是随着年龄的增加,集体观念对儿童说谎概念的影响增大,诚实观念的影响减小,把集体谎理解为说谎的儿童越来越少,理解为既不是说谎也不是说真话的儿童越来越多。 (2)绝大多数的儿童对集体谎和集体真话的理解与集体范围没有显著相关,但是与学校谎和班级谎相比较,17岁儿童更加不倾向于把国家谎理解为说谎。 (3)儿童给予集体谎消极的评价,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集体观念的影响增大,诚实观念的影响减小,儿童对集体谎的评价变得越来越积极,其中15岁和17岁的高年龄组儿童对集体谎的评价显著高于其他低年龄组的儿童。 (4)儿童对集体谎的评价存在显著的集体范围差异。与学校谎和班级谎相比较,儿童对国家谎的道德评价更加积极。 (5)儿童对集体真话的评价受到年龄和集体范围的交互影响。儿童给与集体真话积极的评价,且随着年龄的增长,集体主义观念的影响加大,诚实观念的影响减小,儿童对集体真话的评价越来越消极,其中15岁和17岁的儿童对集体真话的评价分别显著低于其他低年龄组的儿童;与学校真话相比较,15岁儿童对国家真话的评价更加消极;与学校真话和班级真话相比较,17岁儿童对国家真话的评价更加消极。 (6)儿童对选择说谎和说真话的道德选择及归因与年龄存在显著相关,随着年龄的增长,集体主义观念的影响加深,诚实观念的影响相对减小,有越来越多的儿童选择为集体说谎,且17岁儿童从集体观念来解释的最高比例可达到56.9%,超过了诚实观念。 (7)集体观念和诚实原则相互作用的规律影响儿童对集体谎和集体真话的道德选择及归因。当诚实原则和国家利益冲突时,国家观念成为13岁、15岁和17岁儿童的优势集体观念;当诚实原则和班级利益冲突时,班级观念成为7岁儿童的优势集体观念。 (8)不同范围的集体观念的发展起点和成熟稳定点是不同的。7岁儿童开始拥有初步的班级观念。9岁儿童的班级观念发展成熟;学校观念和国家观念开始发展,且国家观念的发展强度超过学校和班级观念。11岁儿童达到稳定的班级观念,其影响超过国家和学校观念;但国家观念发展的强度开始优于班级观念,班级观念的发展强度优于学校观念。13岁儿童班级观念的发展强度开始下降;学校观念继续缓慢发展,其影响低于班级观念;国家观念的发展强度最大,其影响超过班级和学校观念。15岁儿童班级观念的发展强度进一步下降;学校观念继续缓慢发展,且影响超过班级观念;国家观念的发展强度最大,其影响仍然超过班级和学校观念;17岁儿童班级和学校观念强度下降,且学校观念的影响超过班级观念;国家观念的发展强度进一步加大,其影响最大。
【关键词】:集体谎 道德理解 道德评价 道德选择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B844.2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9
  • 目录9-12
  • 第一部分 前沿12-30
  • 1 文献综述12-24
  • 1.1 说谎的理论研究12-19
  • 1.1.1 说谎的概念12-13
  • 1.1.2 说谎的分类13-15
  • 1.1.3 有关说谎的理论15-18
  • 1.1.4 说谎的研究方法18-19
  • 1.2 说谎的道德心理学研究19-22
  • 1.2.1 道德发展理论19-20
  • 1.2.2 说谎的道德认知20-21
  • 1.2.3 说谎的道德选择21-22
  • 1.3 集体谎的道德心理学研究22-24
  • 1.3.1 集体主义观念的概念22
  • 1.3.2 集体谎和集体真话概念22-23
  • 1.3.3 集体谎的道德认知和选择23-24
  • 2 问题的提出24-30
  • 2.1 已有研究的局限25-28
  • 2.1.1 缺少从动机角度来考察民俗模式的研究25-26
  • 2.1.2 缺少从说谎和说真话的道德选择角度来考察民俗模式的研究26
  • 2.1.3 缺少对道德选择的归因研究26-27
  • 2.1.4 研究对象范围的局限性27-28
  • 2.2 研究内容和目的28-29
  • 2.3 研究的意义29-30
  • 2.3.1 理论意义29
  • 2.3.2 实践意义29-30
  • 第二部分 研究方法30-33
  • 1 被试选取30
  • 2 研究思路30
  • 3 研究变量及测量30-33
  • 3.1 研究变量30-31
  • 3.2 因变量测量31-32
  • 3.3 测验材料32-33
  • 第三部分 研究结果33-56
  • 1 对说谎或说真话的理解33-39
  • 1.1 年龄对个人谎和个人真话的理解的影响33-34
  • 1.2 年龄和集体范围对集体谎和集体真话的理解的影响34-39
  • 1.2.1 同一年龄组内被试对集体谎或集体真话道德理解的差异36-37
  • 1.2.2 同一集体范围的说谎或说真话故事中道德理解的年龄差异37-39
  • 2 儿童对说谎或说真话的道德 评价39-45
  • 2.1 为集体或个人的动机对道德评价的影响40-42
  • 2.2 年龄和集体范围对集体谎或集体真话的道德评价的影响42-45
  • 3 儿童对说谎和说真话的道德选择45-49
  • 3.1 为集体或为个人的动机与年龄对道德选择的影响45-47
  • 3.2 年龄与集体范围对道德选择的影响47-49
  • 4 儿童对说谎或说真话的道德选择的归因分析49-56
  • 4.1 年龄对个人谎或个人真话的道德选择归因的影响49-51
  • 4.2 年龄和集体范围对儿童对说谎或说真话的道德选择归因的分析51-56
  • 4.2.1 同一年龄组内儿童对集体谎或集体真话道德选择归因的差异52-53
  • 4.2.2 同一集体范围的说谎或说真话故事中道德选择归因的年龄差异53-56
  • 第四部分 分析与讨论56-70
  • 1 年龄和集体范围对道德理解的影响56-59
  • 1.1 对个人谎和个人真话的理解56
  • 1.2 集体范围对集体谎理解的影响56-57
  • 1.3 年龄对集体谎理解的影响57-59
  • 2 年龄、动机和集体对道德评价的影响59-61
  • 2.1 个人谎和个人真话的道德评价59
  • 2.2 动机和年龄对道德评价的影响59-61
  • 2.3 集体范围和年龄对道德评价的影响61
  • 3 年龄、动机和集体范围对道德选择的影响及其归因特点61-67
  • 3.1 个人无集体范围中道德选择及归因的年龄差异62
  • 3.2 对集体谎和集体真话的道德选择及归因的讨论62-67
  • 3.2.1 动机和年龄对道德选择的影响63
  • 3.2.2 集体范围和年龄对道德选择及归因的影响63-67
  • 4 研究总结与展望67-70
  • 4.1 研究不足之处67-68
  • 4.1.1 研究方法的有效性不足67
  • 4.1.2 被试样本范围过于狭窄67
  • 4.1.3 集体主义意识的影响因素不够67-68
  • 4.2 未来研究方向68-70
  • 4.2.1 儿童与成人关于集体谎的道德认知的差别68
  • 4.2.2 道德认知与道德选择之间的关系68
  • 4.2.3 道德认知和实际道德行为之间的相关68
  • 4.2.4 加深社会价值观念之间的冲突68-69
  • 4.2.5 东西方比较的跨文化研究69-70
  • 第五部分 研究结论70-72
  • 参考文献72-76
  • 附录76-78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78-79
  • 致谢79-80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姜育育;当代小学儿童集体观探析[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5476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5476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af9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