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技术论文 >

校本课程发展中大学与中小学合作的意义和策略

发布时间:2017-08-04 12:13

  本文关键词:校本课程发展中大学与中小学合作的意义和策略


  更多相关文章: 校本课程 合作 大学 中小学


【摘要】:校本课程发展需要大学与中小学的合作,它不仅有利于大学与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也有利于校本课程的不断改进。大学与中小学合作开发校本课程具有一定的理论与政策基础,并在实践中取得了成效。但大学与中小学合作进行校本课程发展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我们需要采取多元化的策略加以解决。
【作者单位】: 西南大学教育学院;
【关键词】校本课程 合作 大学 中小学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新课程改革对师生教学方式转变的影响”(BHA090024),项目负责人:靳玉乐 国家“211工程”项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化与教学创新研究”,项目负责人:靳玉乐
【分类号】:G423
【正文快照】: 近年来,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学(主要指师范院校、综合大学的教育学院和其他教师教育机构)与中小学之间的合作愈益紧密,尤其是校本课程发展过程中的合作已产生了积极影响。为进一步深化校本课程发展中大学与中小学之间的这种合作,本文拟作进一步探讨。一、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曹石珠;农村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现状与对策——基于郴州市部分农村中学校本课程实施状况的思考[J];湘南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2 张景斌;;大学与中小学的伙伴协作:动因、经验与反思[J];教育研究;2008年03期

3 廖哲勋;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04年08期

4 尹弘飚,靳玉乐;校本课程开发的思想基础[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景东芝;;浅论高等职业院校校本课程开发[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年08期

2 崔允o7,夏雪梅;校本课程开发在中国[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年03期

3 楼兰萍;关于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理性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年10期

4 盛晓明,周兴伟;中国、英国中学体育课程设置和课程目标的比较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年05期

5 田菁;闫芬;刘春燕;;体育教师是课程内容资源开发的关键[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年07期

6 杨丰源;;论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校本课程开发[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7 赵金龙;;雪地足球纳入黑龙江省高校“校本课程”的可行性分析[J];冰雪运动;2007年05期

8 葛鸿;;雪上定向运动纳入黑龙江省高校体育校本课程的可行性[J];冰雪运动;2010年01期

9 董显福;李传萍;;谈谈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之校本教材在我校的开发与实践[J];才智;2009年08期

10 简民;;“光学工艺”课程改革初探[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7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杨丽红;;西北民族贫困地区校本课程开发研究——由综合实践活动课走向校本课程开发[A];百川横流:全球化背景下的多元文化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C];2006年

2 刘义华;李敏;;开发篮球校本课程的调查与分析[A];浙江省体育科学学会学校体育专业委员会第十一届论文报告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忠敬;知识·权力·控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2 杨中枢;学校课程管理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3 董翠香;我国中小学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4年

4 盛晓明;中国、英国中学体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的比较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4年

5 张学波;媒体素养教育的课程发展取向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6 吕良环;论外语自主学习能力之培养[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罗尧成;我国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8 慕君;阅读教学对话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马开剑;普通高中技术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陆静;中学地理课程中的环境教育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丽影;幼儿教师课程权力个案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宫伟伟;促进高中生个性发展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韩冬雷;论高中历史校本课程开发中的实施策略[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德庆;农村小学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现状及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倪萍;高中思想政治课校本课程开发与建设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覃浩;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7 潘红;地方区域资源与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8 贾玉霞;利用乡土资源优化初中美术教学的实践探索[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高丽;杨家埠木板年画引入高中美术教学环节探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丁蓓;中学德育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李红霞;;学校文化与价值意识建构[J];东北师大学报;2006年06期

2 王长纯;教师发展学校建设标准参考纲要[J];教师教育研究;2005年04期

3 李曙华;信息时代的科学精神与科学教育[J];教育研究;2000年11期

4 余进利;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的新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4年01期

5 崔允o7;课程改革呼唤执行力[J];教育发展研究;2004年09期

6 小威廉姆·E·多尔,王红宇;后现代思想与后现代课程观[J];全球教育展望;2001年02期

7 王利民;丁虎生;;论大学文化及其养成[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侯炜;;英语校本课程开发初探[J];快乐阅读;2011年13期

2 方艳;;影响校本课程开发的因素分析[J];中学教育;2003年07期

3 张青;刘雪丽;;开发校本课程的探索与思考[J];辽宁教育;2011年Z2期

4 邵士海;;浅谈校本课程的开发[J];西藏教育;2011年06期

5 孟伟;;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谈谈校本课程的实践与反思[J];山东教育;2011年11期

6 徐增娥;;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中的几种心理偏差[J];山西教育(教学);2011年07期

7 ;儿童大学教师[J];数学大王(五六年级);2010年01期

8 刘浩;;基于精致教育的校本课程研究[J];天津教育;2011年07期

9 姚利;;坚持校本课程开发 为学生人生筑基石[J];湖北教育(教育教学);2011年09期

10 匡乃光;张向阳;;高中数学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与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1年1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朋;;我国纳米科研领域校企专利合作微探[A];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促进专利代理行业发展-2010年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年会暨首届知识产权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赵江;;中国车用润滑油OEM合作开发展望[A];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燃料与润滑油分会第11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张晓瑜;张光昭;;在Peer-to-peer网络与ISP之间构建和谐合作关系[A];第三届和谐人机环境联合学术会议(HHME2007)论文集[C];2007年

4 戴化勇;;农产品供应链管理与质量安全关系的实证研究[A];首届中部地区商业经济论坛论文集[C];2007年

5 卢乃桂;;追求卓越、制度建设与大学教师的工作生活(英文)[A];北京论坛(2009)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危机的挑战、反思与和谐发展:“金融危机背景下的高等教育:对策与发展”教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9年

6 姜绍强;;山区特色的校本课程开发[A];学校文化建设与策划[C];2010年

7 杜屏;李琳琳;;大学教师的工作满意度分析——基于3所“985”高校的调查[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蔡辉;;从珠澳交往的五件往事谈如何发展两地更紧密合作关系[A];2011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1年专刊(二)[C];2011年

9 韦彦良;;农村化学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思考[A];中国化学会第三届关注中国西部地区中学化学教学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1年

10 惠子;蔡勖;;科学家合作网的结构与合作关系分析[A];2009年第五届全国网络科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斌华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系教授;厘清校本课程开发的六大误解[N];中国教育报;2010年

2 高利民 第一百中学副校长,教育管理硕士,中学物理特级教师;校本课程开发管理几要素[N];天津教育报;2010年

3 朱云福 浙江省衢州市教育局教研室主任 姜建华 浙江省衢州市教育局教研室办公室主任;校本课程开发的几种现实路径[N];中国教育报;2011年

4 华东师范大学 崔允o7;校本课程开发的问题与共识[N];中国教育报;2002年

5 华南理工大学 张振刚;大学教师的三个境界[N];光明日报;2008年

6 记者 刘晓华;深化与马来西亚工商业界合作关系[N];大连日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李秀东;建立合作关系 实现双赢[N];巴中日报;2008年

8 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设置评议委员会专家 刘海峰;大学教师不是蜡烛[N];中国教育报;2009年

9 金艳利 傅瑶;丹东港集团与北台钢铁集团建立合作关系[N];丹东日报;2009年

10 李芳蕾 李秀石;中国一冶与抚挖重工确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N];中国工业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金凤;当代大学教师学术人格探论[D];西南大学;2010年

2 吴振利;美国大学教师教学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薛绍聪;大学主体间文化的缺失与构建[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4 区柏权;传媒人转型大学教师的社会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5 马正学;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校本课程开发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6 夏敏;我国大学知识创造能力的评价与管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7 董雷;虚拟物流企业合作关系问题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8 陈旭;企业间合作关系治理的理论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9 吴洪富;大学场域变迁中的教学与科研关系[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10 毛光烈;农民工社会保障实践中的合作问题分析[D];上海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乔金焕;上海市初级中学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现状调查与个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覃浩;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3 杨爽;中学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赵丽;基于校本课程开发创建特色学校的个案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5 张灿玲;高中信息科技校本课程开发的个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乌婷婷;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生物校本课程开发的问题探讨[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向宏伟;土家族民族文化类校本课程开发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8 唐洁;源于少数民族地区游戏的物理校本课程开发模式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9 魏娜娜;基于学校品牌经营的民办高中校本课程开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王丽敏;基于乡土文化的农村校本课程开发[D];河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6195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6195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6b8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