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比较教育研究的多重性
本文关键词:论比较教育研究的多重性
【摘要】:比较教育研究表现出体验活动、民族志活动、政策活动和学术活动等多重性,它们在价值论、方法论和认识论等方面都具有各自的取向,但它们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的,并且可以达到融合,通过揭示比较教育研究的多重性特征,可以证明作为学术活动的比较教育研究在学术体制内存在的合法性和必要性。
【作者单位】: 教育部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
【关键词】: 比较教育研究 体验 民族性 政策 学术
【分类号】:G40-059.3
【正文快照】: 一、问题提出在全球化、国际化条件下,比较教育的价值面临着多重挑战,一方面,由于长期以来教育学术和教育政策与教育实践之间的张力无法得到有效的平衡,教育学术和政策在教育实践领域所产生的影响并没有带来明显的实际效果,因此教育实践者,如各级学校的校长、教师,甚至政策的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薛理银;比较教育的诸要素分析[J];比较教育研究;1993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梁燕玲;比较教育实证分析范式的变迁及影响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正青;比较教育依附论研究范式探析[D];西南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旭东;;论比较教育研究的跨学科性——比较教育亚学科群建构[J];教育学报;2011年04期
2 陈伟;;学海勤耕百年灯——王承绪先生的比较教育研究[J];教育研究;2011年04期
3 王娟;;三个人的探戈:民族国家、全球化与比较教育学[J];世界教育信息;2011年06期
4 冯妍;;浅谈后现代主义教育思潮及对比较教育学的影响[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11年03期
5 王英杰;;比较教育学科发展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在全军“比较军事教育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摘录[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1年02期
6 ;打造心理健康教育精品课程 创建高职特色鲜明的心育模式[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年26期
7 李文英;王薇;;比较教育相对主义研究范式的基本主张及特征论析[J];外国教育研究;2011年05期
8 李丹;;团体心理咨询活动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广西教育;2011年24期
9 闫守轩;李秀梅;;华特士生命教育课程设计及其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11年06期
10 杨良群;刘衍玲;;大学生恋爱动机问卷的初步编制[J];宜宾学院学报;2011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蓝建;;全球化背景下比较教育研究的基本视角——也是一种公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1)——中外教育史比较研究(含比较教育等)[C];2009年
2 陈时见;;论雷沛鸿的比较教育研究与应用[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3 严奇岩;;王国维与中国的比较教育研究[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4 马早明;;民国时期:中国比较教育学科的初兴[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1)——中外教育史比较研究(含比较教育等)[C];2009年
5 李勤;邱建华;;人·生命·生活·生成——关于生活德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初探[A];《新时代的脚步声》之三——“陶花”绽放江南岸[C];2002年
6 蒋孝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研究[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文科专辑)[C];2006年
7 左志宏;;学业成就中等生与优秀生学习风格的比较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8 滕志妍;;关于中国教育人类学学科建设的几个问题[A];“首届中国教育人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北京师范大学 邹安川;行走在比较教育长河中[N];中国教育报;2007年
2 通讯员 焦苇 记者 徐敏;要敢于创新体现示范意识[N];解放日报;2009年
3 通讯员 焦苇;上海在教育上应体现示范意识[N];文汇报;2009年
4 褚远辉;教育科研别“替外国人拉洋车”[N];中国教育报;2007年
5 王长纯;研究教育宏观决策的力作[N];中国教育报;2010年
6 于炳霞 王培峰;有研究才有创新可能[N];中国教育报;2003年
7 记者 宋晓梦;中俄首次开展大规模教育比较研究[N];光明日报;2006年
8 翟帆;顾明远从教60年教育思想研讨会举行[N];中国教育报;2008年
9 安桂清;于对话中共享真理的盛宴[N];中华读书报;2006年
10 本报记者 翟晋玉;英语教育:“疯狂”“霸道”后的迷失[N];中国教师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素萍;比较教育的范式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2 梁燕玲;比较教育实证分析范式的变迁及影响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3 王舟;女童教育研究二十年的回顾与反思[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4 袁利平;本体存在与视域融合[D];西南大学;2009年
5 朱桂琴;教师的实践性格[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6 吴伟;职前教师教育中的学习环境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7 冯季林;教学的游戏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8 吕耀中;英国学校多元文化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于维涛;县域教师发展支持体系建设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10 唐晓娟;美国择校问题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为民;中英教育督导制度发展比较研究[D];河南大学;2008年
2 许海深;中俄教师教育课程设置比较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3 王喜娟;从文化因素研究到“文化研究”:比较教育研究范式的转变[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4 徐娟;教师专业发展理念下两种“U-S合作模式”比较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5 周世厚;论霍姆斯比较教育思想中的理性批判意识[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6 王正青;比较教育依附论研究范式探析[D];西南大学;2007年
7 白延峰;反思型教师教育研究[D];河南大学;2009年
8 卫沈丽;试论比较教育学研究中的批判民族志方法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9 周辉;庄泽宣“新教育中国化”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单敏;关于教育管理学研究方法之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6511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6511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