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技术论文 >

体育锻炼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08-11 05:26

  本文关键词:体育锻炼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体育锻炼 心理健康 中小学生 体育教育


【摘要】:心理健康是现代健康概念的重要内涵,是中小学生接受教育及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前提,也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体育锻炼,对中小学生情绪、情感具有调节作用,有助于不良情绪的宣泄,可以培养中小学生坚强的意志和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有助于提高中小学生自我认识和评价的能力,能改善中小学生人际关系,从而对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积极的影响。
【作者单位】: 成都理工大学;
【关键词】体育锻炼 心理健康 中小学生 体育教育
【分类号】:G441;G633.96
【正文快照】: 健康的心理素质是现代健康人应具备的重要素质之一,新世纪对青少年的要求,除了具备一定的文化知识、强健的体魄外,还必须具备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中小学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未来人才的摇篮,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直接影响到未来人才质量。根据有关调查资料证明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季浏,李林,汪晓赞;身体锻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1998年01期

2 李聪英,王宏建,李志军,李耿;论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河北职工医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迎春,陈帅;体育教学中应加强人文精神与情感教育[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2 付哲敏;排球运动员的比赛心理分析与训练[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3 房杰;通过体育运动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J];安徽体育科技;2003年01期

4 姚磊,赵胜国;安徽高师体育专业田径课运动损伤的调查与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2004年01期

5 刘鎏,唐旭;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体育锻炼的关系(综述)[J];安徽体育科技;2005年02期

6 陈秀平;运动应激与应对模式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2005年03期

7 张丽炜;谈健美操运动员的心理训练[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8 陈善平,闫振龙;普通高校散打选项班大学生人格特征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9 蒋玉跃,李俊斌;高校中长跑运动员心理技能训练的探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10 王和平;当代大学生体育动机及同一与差异性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任云兰;;高职体育课学生心理障碍的成因及对策[A];河南省学校管理与学校心理研究会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周成林;;建构短道速滑运动员心理调控能力指标及综合评定标准[A];第十一届全国冬季运动会科学大会论文集[C];2008年

3 李晓东;马喜强;;高山滑雪教学中恐惧心理因素的分析[A];第十一届全国冬季运动会科学大会论文集[C];2008年

4 谭炳春;韩亮;;速滑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调整的探讨[A];第十一届全国冬季运动会科学大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尹博;运用跨理论模型对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改变的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万茹;中学生体育学习能力的体系建构及培养问题研究[D];河南大学;2001年

2 李迎春;双反馈教学法在高师体育专业跨栏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3 孙开宏;中小负荷运动对心理应激大鼠血清TNF-α和IL-1β的影响[D];扬州大学;2003年

4 邓文才;不同运动项目和强度对大学生体育态度及体育锻炼感觉影响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3年

5 赵晓艳;体育课中合作学习对高中生认知加工过程及成绩影响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6 朱伟强;体育教学设计理论体系的构建[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7 王珉;身体锻炼对中学生身体自我概念影响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翟一飞;中小负荷运动对心理应激大鼠β-内啡肽、皮质酮和白细胞介素-1、2的影响[D];扬州大学;2004年

9 雷慧;西北民族大学藏族大学生体质状况的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10 吴铁峰;大学生篮球运动员运动疲劳与其注意力关系的实验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梦娜;;十一条心理健康要诀[J];大众心理学;2004年11期

2 马磊;;太极拳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调节[J];延边党校学报;2011年04期

3 ;首届全国优秀科普挂图选裁 维护心理健康(六选三)[J];科协论坛;2005年04期

4 陈祖玉;开一片心理健康的沃土[J];中小学管理;1995年09期

5 李新华;李理;;美术欣赏与心理健康的关联——教师心理成长工作坊(九)[J];大众心理学;2006年12期

6 曾祥;;教师如何保持自我心理健康[J];大众心理学;2007年08期

7 李福莲;家长的“社会行为”与学生的“心理健康”[J];中小学管理;1995年Z1期

8 郝蕾;;社会支持对大学生心理压力的影响[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1年06期

9 朱林;;大学生心理教育初探[J];福建体育学院学报;1994年Z1期

10 马卉;;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浅析及应对策略[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海婧;褚宇帆;;体育锻炼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李正中;黄志剑;郭志平;;体育锻炼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一项元分析研究[A];第8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3 安雅然;;辽宁省普通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其与参加体育活动的相关研究[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3—2004年度)[C];2003年

4 何昭红;石艳华;;多元社会型态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的积极回应[A];二十年“心”之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C];2010年

5 廖明英;;自我图式与心理健康[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6 王文增;魏忠凤;;教师职业倦怠、心理健康和幸福感的的干预研究[A];第二届中青年心理卫生学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卢文滔;朱亿萧;李征;;在内地的澳门大学生大五人格、文化适应和心理健康[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六届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全国心理咨询师大会论文集[C];2011年

8 启明;;师范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全国第七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暨专业委员会成立十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C];2001年

9 周远清;;教师,,呼唤心理健康[A];首届“健康杯”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讨暨颁奖大会论文集[C];2002年

10 陈伊;;“合理情绪疗法”在高校辅导员应对压力、保持心理健康中的应用[A];2011年浙江省心理卫生协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学生体育锻炼岂能简化[N];经济日报;2005年

2 彭梦瑶;每天五小事促心理健康[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3 记者 王慧 实习生 郄怡君;市政协调研组展开调研[N];呼和浩特日报(汉);2008年

4 记者 潘亚 宋挺 吴厚非;孩子的心理健康同样需要关注[N];丽水日报;2008年

5 宜春六小 钟玉梅;影响孩子心理健康的因素[N];宜春日报;2008年

6 记者 秦小艳;“希望风帆”心理健康活动启动[N];深圳特区报;2009年

7 季卫华;母亲唠叼影响孩子心理健康[N];卫生与生活报;2009年

8 彭小云;心理健康从孩子抓起[N];大众卫生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陈郁;共筑健康成长平台[N];经济日报;2009年

10 丰城市桥东中心小学 廖晓英;小学生要有一个健康的心理[N];抚州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杨海;军校新生心理弹性因素及心理训练对心理健康影响的实证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0年

2 李佳川;体育锻炼对降低大学生自卑感的影响及其心理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郝若平;家校合作:亲师互动对学生学习品质与心理健康的影响[D];北京师范大学;2007年

4 甄志平;体育与健康教育对中学生心理健康干预的实验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4年

5 陈妙;台湾地区大学生人格与心理健康现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6 许志红;大学生人际困扰与应对策略的心理社会机制及认知干预[D];吉林大学;2010年

7 杨秀君;学习成功感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向秀英;中小学学生心理虐待及受虐学生心理健康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宗祥;吉林省高校教师心理健康与参加体育锻炼的关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2 白江桥;鄂尔多斯市东胜区初三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教育对策[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3 魏艳哲;北京中医药大学新生心理健康与人格的相关性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4 朱佳;《中职生心理健康自评量表》的编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5 齐原;信阳市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干预研究[D];信阳师范学院;2010年

6 莫夏莉;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1年

7 孟淑青;中专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8 周方芳;学优生、学困生社会支持、心理弹性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9 刘光辉;“大五”人格与应对方式对企业员工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10 罗胜华;基层选调生心理健康和社会支持相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6544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6544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5bf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