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技术论文 >

美国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设置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1 11:43

  本文关键词:美国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设置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美国 教育技术学专业 课程设置


【摘要】:课程作为一种烙有文化印记的社会实践活动,一方面折射出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定位,另一方面承载着学科和领域的逻辑知识体系。美国教育技术学专业的课程和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了普遍认可,那么其课程设置、人才培养乃至学科和领域的研究与实践到底有何特点?针对这一问题,本研究选取了被公认为教育技术学专业发展较好的美国九所院校,采用案例研究法从培养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评价等方面分析了九所院校的课程设置情况,并结合访谈法和内容分析法等发现:1)在教育技术及其学科的研究与实践上,教育技术与学习结合得更加紧密,但偏向于"媒体"的教育技术认识对美国依然有重要的影响。2)在人才培养和课程设置上,"学校教育技术"与"企业绩效技术"是美国教育技术学专业两个非常明晰的方向,绩效技术几乎成了美国教育技术学专业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教育技术学专业培养各类学校图书馆员;针对学生不同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起点,提供有针对性的课程设置;特别重视对博士生的全方位训练;以面授和在线两种方式提供硕、博士课程甚至学位;同一博士学位下按照研究取向不同提供两种博士研究。
【作者单位】: 宁夏大学教育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关键词】美国 教育技术学专业 课程设置
【基金】: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中美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设置比较研究”(12YJA880078) 2012年度宁夏大学科学研究基金项目“中美教育技术学专业三门核心主干课程比较研究”(SK1201)
【分类号】:G40-057;G642.3
【正文快照】: 作为教育技术发源地的美国,不仅开拓了广泛的实践领域,还孕育出了丰富的理论和知识。本文立足于美国文化,以课程设置为切入点,通过研究美国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的课程设置情况,一方面深刻认识美国教育技术及其学科或专业发展的本体性内容与特质,另一方面研究美国社会对教育技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方华明;;美国大学课程大纲研究[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1年02期

2 马晓玲;;美国学校图书馆员能力标准(2010)解读[J];现代教育技术;2011年1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邢晓春;;美国高校混合学习课程介绍及特点分析——以Ualbany Suny的课程为例[J];中国远程教育;2012年07期

2 马晓玲;刘美凤;王小雪;;美国9所院校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内容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3年04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初景利,李麟;美国图书馆员职业资格认证体系[J];国家图书馆学刊;2005年03期

2 石芳华;美国全国教师教育评估委员会(NCATE)简介[J];比较教育研究;2002年03期

3 徐澎;黄如花;;美国图书馆协会作用探析[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6年01期

4 别敦荣;美国大学教育观察[J];中国大学教学;2002年12期

5 叶信治;;美国大学的课程纲要简介[J];中国大学教学;2006年10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彩霞;宋继华;;教育技术学硕士研究生专业课程设置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007年02期

2 崔景娜;;从学生成绩透视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课程设置[J];统计教育;2007年12期

3 高越飞;王兴辉;冼伟铨;赵伟;;因子分析对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设置的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08年09期

4 白杨;;对我国教育技术学学科建设问题的反思[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08年01期

5 李文昊;王丹;;国内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体系现状及其原因分析[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09年02期

6 崔英玉;;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学生对专业的认识与课程设置态度的调查分析[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1期

7 马晓娟;刘清堂;张国庆;;教育技术学专业的SWOT分析[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年06期

8 王洋,付强;教育技术学专业毕业生流向问题的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07期

9 王红艳;;就业引领的教育技术学课程设置[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0年03期

10 林玉琴;;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课程设置刍议[J];中国电力教育;2010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刚;李淑兰;;庐山国学与白鹿洞书院的课程设置[A];中国书院论坛[3][C];2002年

2 徐辉;;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为必修课的思考[A];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论文集[C];2009年

3 周玲;刘佛军;;浅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设置和教学[A];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C];1999年

4 杨光富;;美国“八年研究”的贡献及其启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5 刘志华;;基础教育信息化进程中面临的问题及思考[A];教育技术应用与整合研究论文[C];2005年

6 靳玉乐;;二十世纪美国七大课程事件评介[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9)——外国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7 苟亚春;;夸美纽斯“泛智”教育思想初探[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8 丁洪伟;赵东风;余江;;教育改革是关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事[A];全国光学、光电和电子类专业教学经验交流、研讨会专集[C];2002年

9 周小李;;艾波茨霍姆学校与费尔霍普学校之比较及启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10 刘清华;;试论传教士对晚清教育改革的参与及影响[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奕;今春起我省调整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设置[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7年

2 卢春樱;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看德育的实效性[N];贵州政协报;2002年

3 本报记者 毛传来;把学生的心拉回到课堂中来[N];浙江日报;2003年

4 殷悦;课程设置该调整了![N];音乐周报;2008年

5 记者 望剑;城区初中统一作息时间和课程设置[N];三峡日报;2006年

6 唐慧卿邋江北记者站 陈海波;江北1.7万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上学无忧[N];宁波日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  林泽全;小学初中新生使用新课表[N];自贡日报;2006年

8 王蒙;细分市场成民办教育机构关键[N];商务时报;2008年

9 北京市崇文区教育委员会 杨志成;美国基础教育课程设置的若干特点[N];中国教育报;2003年

10 孙凯;我国教育体制的思考及建议[N];黑龙江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耀中;英国学校多元文化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汪基德;中国教育技术学科的发展与反思[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3 梁林梅;教育技术学视野中的绩效技术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4 黄凯玫(Cadelia Lane Ambrose);圣卢西亚的学校教育改革[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孔锴;美国公民教育模式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6 吴nI南;无锡国专与现代国学教育[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靳淑梅;教育公平视角下美国多元文化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8 龚兵;从专业协会到教师工会[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9 李爱萍;美国“国际教育”:历史、理论与政策[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10 陈如平;效率与民主[D];北京师范大学;199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晓霞;我国高师院校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研究:基于五所师范大学的案例考察[D];重庆师范大学;2009年

2 李军;教育技术学专业科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探析[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3 胡海燕;基于就业能力调查的教育技术专业课程设置探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8年

4 洪希;教师职前教育课程设置的中英比较[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5 倪俊超;促进科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职前与职后一体化课程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6 何雪利;职前教师教学基本能力培养方案的设计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7年

7 杨金花;法国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8 许海深;中俄教师教育课程设置比较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9 关胜利;日本“综合学习时间”对蒙授研究性学习借鉴与启发[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4年

10 吴秀杰;澳大利亚以能力为本位的TAFE课程[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6559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6559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7b1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