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技术论文 >

新课程背景下基于混合能力班级的差异性教学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3 18:31

  本文关键词:新课程背景下基于混合能力班级的差异性教学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差异 混合能力班级 差异性教学 智力差异 差异评价


【摘要】: 个体差异与教育教学之间的关系是教学论领域研究中最活跃的领域之一,两者关系的研究与应用促进了教学与教学方式的变革。我国传统的教育所实施的”齐步走”的教学模式,”一刀切”的教学要求,”大一统”的教学进度和”同一标准”的教学评价忽视了学生由于在智力因素、认知方式、学习能力、知识基础、学习习惯、行为方式、思维品质和兴趣爱好等方面的个体差异所造成的对教学的不同需要,使得学生”吃不饱”、”吃不了”、”吃不好”的现象随处可见。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总体上明显表现出一种寻求各方力量的平衡与和谐的努力,这一努力是以追求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为基本指导思想的,只有当教育工作者都以该思想指导自己的实践,新课程改革的努力才能成为现实存在。而差异性教学正是体现了新课程改革中”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这一理念。 差异性教学的目的不是为了消灭差异,而是为了发展良性差异,缩小不良差异。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第一强调每一个学生,第二突出可持续发展。这里的每一个学生不是让所有的学生都达到一样的水平,而是遵循教育规律,挖掘每一个学生的潜能,让每一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这一理念和差异教学不谋而合。可持续发展,就是着眼于学生的发展,不拔苗助长,让学生在学习中真正培养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快乐,需要教师在教学理念、教学方式上都进行改变,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所以客观上也就要求我们关注学生的差异,让不同的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满足,体会学习的乐趣,最终提高自身的能力。 如何在混合能力班级的教学中照顾学生的差异使得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也一直是教师们普遍感到困惑的问题。本文试图对这一问题进行探究。论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从差异性教学的相关概念入手,回顾了国内外的历史沿革,讨论了差异性教学的现实依据、理论依据、政策依据;第二部分,选取几个中学对新课程背景下差异性教学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从9个维度对差异性教学在实践中的情况作了分析;第三部分,首先讨论了基于混合能力班级下的差异性教学过程,然后重点从学生现有准备差异和智力结构差异两个既定条件下实施差异性教学,提出了切实的、可操作性的策略。
【关键词】:差异 混合能力班级 差异性教学 智力差异 差异评价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G420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9
  • 第1章 绪论9-21
  • 1.1 研究缘起9-10
  • 1.2 相关概念的界定10-12
  • 1.2.1 差异10
  • 1.2.2 差异性教学10-12
  • 1.2.3 个别教学与差异性教学12
  • 1.2.4 因材施教与差异性教学12
  • 1.2.5 分层教学与差异性教学12
  • 1.3 理论基础12-15
  • 1.3.1 现实依据12-14
  • 1.3.2 政策依据14
  • 1.3.3 理论依据14-15
  • 1.4 研究现状15-19
  • 1.4.1 国内研究现状15-18
  • 1.4.2 国外研究现状18-19
  • 1.5 研究意义19-20
  • 1.6 研究思路和方法20-21
  • 1.6.1 研究思路20
  • 1.6.2 研究方法20-21
  • 第2章 差异性教学的现状调查21-39
  • 2.1 调查问卷基本情况说明21
  • 2.2 调查结果及分析21-33
  • 2.2.1 新课程理念的贯彻情况21-23
  • 2.2.2 认定差异的依据23-24
  • 2.2.3 实施分层教学的情况24-26
  • 2.2.4 差异性教学对于教师的要求26
  • 2.2.5 影响差异性教学的因素26-27
  • 2.2.6 如何看待差异27-28
  • 2.2.7 所采用的差异化方式28-30
  • 2.2.8 差异性教学组织形式的选择30-31
  • 2.2.9 对于差异性教学的态度31-33
  • 2.3 调查的结论与建议33-39
  • 2.3.1 结论33
  • 2.3.2 建议33-39
  • 第3章 基于混合能力班级的差异性教学(上)39-49
  • 3.1 实施差异性教学应该遵循的原则39-41
  • 3.1.1 遵循公平性教育原则,给学生差异存在的关怀39
  • 3.1.2 遵循量力性设计原则,给学生差异迈进的选择39-40
  • 3.1.3 遵循适切性教学原则,给学生差异活动的空间40
  • 3.1.4 遵循发展性评价原则,给学生差异成长的体验40-41
  • 3.2 实施差异性教学的前期准备41-46
  • 3.2.1 认识和了解学生41-43
  • 3.2.2 教前分析教材43
  • 3.2.3 编制差异性教学计划43-46
  • 3.3 实施差异性评价46-49
  • 3.3.1 差异性评价是淡化同学之间的横向比较注重纵向比较的评价46-47
  • 3.3.2 差异性评价是充分考虑学生努力与进步程度的评价47
  • 3.3.3 差异性评价是用灵活、弹性的评分代替一次性评分的评价47
  • 3.3.4 差异性评价是学生自我评价的评价47-48
  • 3.3.5 差异性评价是把评价转化为一种期待的评价48-49
  • 第4章 基于混合能力班级的差异性教学(下)49-57
  • 4.1 基于学习成绩好中差三类学生水平的差异性教学49-51
  • 4.2 基于学生现有知识水平的差异教学策略51-53
  • 4.2.1 利用学生头脑中的已知知识联系未知知识51-52
  • 4.2.2 澄清学生先前的错误概念,构建正确的认识和理解52
  • 4.2.3 引发学生的认识冲突,处理学生的先前经验和知觉52-53
  • 4.3 基于学生智力结构的差异的差异性教学策略53-57
  • 4.3.1 运用不同的方法发展不同的智力类型53-54
  • 4.3.2 针对不同智力类型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54-55
  • 4.3.3 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教授同一学习材料55-57
  • 结语57-59
  • 参考文献59-63
  • 附录63-69
  • 致谢69-71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7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辉,华国栋;论差异教学的价值取向[J];教育研究;2004年11期

2 柳夕浪;新课程实施背景下教学制度的反思与重建[J];教育研究;2002年01期

3 杨帆;教育公平的理念及其实现[J];教育与经济;1999年03期

4 邵景进;教育心理学个体差异研究的百年历史轨迹及展望[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年01期

5 张爱梅;关于教育公平的几点思考[J];江苏高教;2003年01期

6 易小明;差异与人之本质的生成样态[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01期

7 郭彩琴;教育公平:内涵和规定性[J];江海学刊;2003年03期

8 许洁英;个体差异研究及其教学意义[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6期

9 丁笑炯;近年来我国个别化教学研究述要[J];上海教育科研;1997年04期

10 张福生;差异教学及其实施途径[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郭清娟;教师差异教学观初探[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韩勇;网络环境下的差异教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3 孙涛;基于差异教学的教师教学能力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07年

4 宁玉霞;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差异教学策略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5年

5 杨萍;论高中新课程下差异教学的基本理念与策略[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6 谭祖春;班级授课制下数学差异教学模式与策略的研究和实践[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6687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6687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0e4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