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技术论文 >

刍议“研课”——对评课的超越和发展

发布时间:2017-08-14 20:33

  本文关键词:刍议“研课”——对评课的超越和发展


  更多相关文章: 研课 评课 观课


【摘要】:研课作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活动,其根本目的在于教师观念的改造,或实践性教学知识的生成。与评课所主张的标准不同,研课不存在固定标准,或者说,研课的标准是生成性的或框架性的。研课应事先确定主题并做好观课活动;要选择好研究的视角和着眼点;研课强调多主体参与和互动,强调"自下而上""就课论课"。
【作者单位】: 福建师范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
【关键词】研课 评课 观课
【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教学生成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课题编号:DHA090175)的部分研究成果
【分类号】:G420
【正文快照】: 一、研课的内涵“研课”作为一种教师专业发展的方法,源起于日本。[1]所谓研课,就是主体根据自己的经历、感受和需要,依持自己所掌握的各种理论,选取自己擅长的角度对课进行研究。研课时需要参与者相互提供教学信息,共同收集和感受课堂信息,在充分拥有信息的基础上,围绕共同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阮成武;走向共生: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关系的重构[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2 钟启泉;概念重建与我国课程创新——与《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作者商榷[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年01期

3 黄爱峰,吴昊,顾渊彦;新课改下的体育教师教育问题透视[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4 王波;;影响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教师因素分析与对策[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年10期

5 牟映雪;论新课标下的学习方式与教学观、教学方式的转变[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6 朱成科;重塑唯物辩证法精神:原创性教育研究的思维向度[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7 谈利兵;;论“生命教育观”视域中的课堂教学[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5年04期

8 邹斌;教师知识与教师专业化[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2005年03期

9 刘可;曾天山;;小学教师培养教育实践模式的构建[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2006年05期

10 岳欣云;理论先行还是实践先行——兼论教育理论研究者与教师的关系[J];教师教育研究;2004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春花;;教师文化:教师专业成长之应有视角[A];湖南省城市文化研究会第三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俐蓉;信息技术与学校教育关系的反思与重构[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朱益明;教师培训的教育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邹玉玲;主体性体育及其课程观探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4 唐丽芳;课程改革中的学校文化[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5 张奎明;建构主义视野下的教师素质及其培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岳欣云;教师研究的反思与再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沈晓敏;对话教学的意义和策略[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8 王旭卿;信息技术中介的教育实习环境创设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9 赵海涛;基于问题的校长培训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10 罗尧成;我国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小庆;电工电子技术网络课程设计与开发[D];西北工业大学;2004年

2 曾玮;基础教育新地理课程中的教师角色[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刘迎春;教育习俗视野下对课程改革的反思[D];浙江师范大学;2004年

4 段发明;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师专业发展的新生长点[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5 陶学文;试论高校课堂教学的病理性症状及其诊治对策[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6 阳静;基础音乐课程改革中的教师角色转换[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7 郎丽;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表达与交流能力的培养[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8 钱雨;课程发展中的幼儿教师角色探析——解释现象学的视角[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9 张婷;道德共生:品德课程开发的价值选择[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10 姚兰英;我国高师院校通识课程设置的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兵;;短信互动平台在教学观摩课中的设计与应用[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1年12期

2 许敬茹;;谈听课和评课的优化[J];中学课程辅导(江苏教师);2011年06期

3 王红云;;对听评课的再探索[J];考试周刊;2011年49期

4 彭冰;;新课程理念下应如何进行评课[J];教育艺术;2011年06期

5 黄晓军;;学会评课:信息技术教师专业成长的摇篮[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1年09期

6 林少群;;从评课入手培养教师的专业发展能力[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1年07期

7 廖纪元;;给常规教研加点“味儿”[J];河北教育(综合版);2011年01期

8 张珏恩;;评课要促进教学教研能力同增长[J];现代教学;2011年09期

9 逄淑萍;;话说教研活动中的“说”[J];山东教育;2011年Z2期

10 孟莎;程元;;数字化研修平台:留下教师智慧痕迹[J];上海教育;2011年Z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创建学习型学校 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A];河北省教育厅2009年继续教育工作会议暨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2009年年会交流材料汇编[C];2009年

2 ;创新网络研修模式 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A];河北省教育厅教师继续教育与教师培养模式改革研讨会暨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2010年年会交流材料汇编[C];2010年

3 ;注重内涵发展 提升教师素质[A];河北省教育厅教师继续教育与教师培养模式改革研讨会暨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2010年年会交流材料汇编[C];2010年

4 肖贤;;上海市科普场馆实践二期课改的探索研究[A];探索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第十九届上海市青少年科技辅导员论文征集活动论文汇编[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玉;评课中的“手表现象”[N];天津教育报;2009年

2 刘树国 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牛庄镇中心小学教师;谁来评课很重要[N];中国教育报;2009年

3 姜堰市仲院中心小学 李光辉;转换听课评课的视角[N];江苏教育报;2010年

4 樟树市武林中学 付志军;如何进行公开课的评课[N];宜春日报;2010年

5 张晓华;评课:评教还是评学?[N];天津教育报;2009年

6 山东省利津县北宋一中 李志欣;用博客进行评课的尝试[N];中国教育报;2009年

7 王前志 记者 杜修战;邻水县“三标尺”度量副校长业务水平[N];广安日报;2008年

8 张福;实施高效课堂教学探究[N];甘肃法制报;2010年

9 河北衡水市第二中学 秦海地;惟实惟新 高效高质[N];中国教育报;2010年

10 岳娟红;“教师交流不力就交流校长”[N];太原日报;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欧阳帅;N市学科教研组评课内容的个案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2 杨敏;对教研员评课的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9年

3 李新敏;基于新课程的教师反思[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汤轶辉;基于网络的“学校群”教师实践知识建构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0年

5 柯秀兰;构建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实践策略的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6 高广颖;网络课堂教学评价平台的设计和使用[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7 张送祥;让老师走向快乐[D];西北师范大学;2012年

8 陈莺;教师专业化发展背景下的教师领导力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9 赵起月;课程改革背景下教研员角色的个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张昭;教师专业共同体的构建[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6745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6745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5a3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