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文化自觉:内涵阐释、意义探寻及实践路向
本文关键词:教学文化自觉:内涵阐释、意义探寻及实践路向
【摘要】:教学文化自觉体现着师生发展的能动认识与选择,是深化课程改革、提升教学质量的保障。教学文化自觉的内涵体现为两个核心特征:教学文化的主体意识,教学文化的反思意识。教学文化自觉的价值意义体现为:培养教育感情,发挥教育的增力作用;锤炼教学思维,践行教学文化理论;提升教学艺术,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教学文化自觉的实践路向包括:发掘中国传统教学文化的当代意义;探寻国外教学文化的国际理解;建构适合课程改革的本土教学文化。
【作者单位】: 洛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关键词】: 教学文化自觉 内涵 意义 实践路向
【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青年基金项目“城市化背景下少数民族乡村文化教育传承机制研究”(课题编号:CHA100138)成果之一
【分类号】:G420
【正文快照】: 教学自身的文化属性以及作为文化传递重要载体的双重角色,要求课程改革有适宜的教学文化。现代教学,内蕴着一种深刻的文化自觉,立足教学文化自觉,人们可以从教学文化的层面来认识、反思和改善长期以来形成的比较稳定的教学思维定势和教学行为习惯,以深化课程改革的实施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启迪;课程文化:涵义、价值取向与建设策略[J];课程.教材.教法;2005年10期
2 叶舒宪;西方文化寻根思潮的跨世纪演化——透视“新时代运动”[J];文史哲;2003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学信;论包拯崇拜的文化心理[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2 邢子宾;浅析大学生人生价值的实现[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3 李文;;东亚的现代化与民族文化[J];当代亚太;2006年12期
4 戴春爱,黄薇;孔子人学思想探微[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年04期
5 张伟华,綦俊霞;孔子的和谐意识及其现代价值[J];管子学刊;2005年02期
6 唐启运;论古代汉语的处所方位名词[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01期
7 曾惠燕;孔子的教育伦理思想述评[J];怀化师专学报;1999年04期
8 丁永祥;审美——伸张个性、培养创造力的有效途径[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9 赵万民,王纪武;当代中国城市发展的文化关注[J];华中建筑;2005年02期
10 朱小翠;;教育全球化与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对策[J];现代教育科学;2006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诚挚;中医学的思维模式[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1年
2 冯霞;人学视野中的人文体育观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3 李锦招;人的成长和人格理想——冯契智慧说与霍韬晦如实观之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陈锋;文化资本导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5 方建锋;论现代教育中的实质非理性现象[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何爱国;东亚发展观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孔祥军;新闻精品:一种理论建构和组织文化的框架[D];复旦大学;2005年
8 孙先英;论朱学见证人真德秀[D];四川大学;2005年
9 杨永军;先秦文化传播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10 沈洪波;全球化进程中的国家文化安全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廖小东;董仲舒政治哲学试论[D];湘潭大学;2003年
2 张寰;论孔子的“安人”之道[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3 薛源;语文教育的文化解释[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夏显泽;从环境问题看儒家“天人合一”思想及其当代意义[D];清华大学;2004年
5 张聪;“君子”的特征与历史价值[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6 黄小琴;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娱乐化模式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7 聂玉霞;论传统德治思想在以德治国方略中的价值[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8 刘晶波;“述而不作”[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9 仝迷锋;论孔子的道德教育[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10 徐晓霞;城市社区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及其实现[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俊义;一位世纪学人的文化情怀——费孝通先生“文化自觉”论解读[J];学术研究;2003年07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晋银峰;;论教学文化自觉[J];当代教育科学;2010年17期
2 郝明君;;教学文化的自觉与创新[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3 徐静;模拟教学法的内涵阐释[J];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4 李yN;;教学生成:内涵阐释与特征分析[J];全球教育展望;2006年11期
5 刘忠伟;;解读课堂中的教育承认[J];教学与管理;2011年05期
6 张燕;南旭光;熊为松;;移动学习的内涵阐释及发展途径[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程良宏;生成性教学:从教学方法到教学哲学[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曾元忠;襄樊市“快乐校园”的理性解析与探微[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6804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6804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