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课堂教学论文 >

高职高专学生个性特征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3 01:22

  本文关键词:高职高专学生个性特征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高职高专 大学生 个性特征 心理健康 教育


【摘要】:研究大学生个性特征,以寻求高职高专心理健康教育的突破口。通过调查发现:高职高专院校大学生的个性特征在性别、生源、家庭收入等因素上存在着不同层面的差异。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应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因人而异地制订教育措施,以促进学生良好个性心理特征的形成。
【作者单位】: 广播电影电视管理干部学院
【关键词】高职高专 大学生 个性特征 心理健康 教育
【分类号】:G441
【正文快照】: 个性特征也称人格特征,是指一个人在其生活实践中经常表现出来的较稳定的个体心理特征的总和。研究个体的心理特征对于分析个体的行为倾向,指导个体的社会化进程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本研究以高职高专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这一群体个性特征的分析,寻求适合高职高专大学生特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马惠霞,覃晓燕,韩向明;中专生社会支持特点分析[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1年04期

2 吕慧英;对军医大学本科生心理健康分析[J];健康心理学杂志;1996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沙泉,李吉欣,刘学敏;200名海军军校工科学员SCL-90评定结果分析[J];海军医学杂志;2001年02期

2 石寿森,刘志敏,王洪德,李克祥;肢体残疾医科大学生个性及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04年03期

3 韩向前;军队院校应当重视心理教育[J];军队政工理论研究;1997年06期

4 姚齐和,赵传昌;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比较分析[J];健康心理学杂志;1997年01期

5 石满,童永胜 ,史战彪 ,周正鸣 ,杨春梅;军事医学科学院研究生心理测评结果的比较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2年01期

6 韩向前,汤家彦,解亚宁,王益荣,郑海松,张伟良,张依江,陈幼迪,嵇建珍,薛爱娟;中国军校学员SCL-90常模的建立[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2年01期

7 申小莹,高志利;西安交通大学本科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4年06期

8 刘春梅;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对新乡市4所高校学生的调查[J];平原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9 姚齐和,赵传昌,周桂林;医学生SCL-90调查结果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1996年04期

10 方彩虹;军校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文斌;张光贤;肖志东;;1378名林业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A];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C];199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春光;军队医科大学不同培养类型本科学员心理健康状况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2003年

2 陶辰;军校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相关因素的调查与分析[D];第四军医大学;2004年

3 邹兵;农村高中生心理健康及其相关因素的调查分析[D];郑州大学;2006年

4 肖霞英;大学生的自我和谐、对自杀的态度及其关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肖水源;《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的理论基础与研究应用[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1994年02期

2 胡胜利;高中生心理健康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J];心理学报;1994年02期

3 赵靖平,沈其杰,郑延平;低年级医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及影响因素的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87年02期

4 季建林,夏镇夷,徐俊冕;不同专业大学生SCL-90评定结果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0年03期

5 张雯,齐光辉,郑日昌;师范大学生社会支持及相关因素的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年02期

6 黄光扬;高等师范院校学生心理健康及人格特征测试[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4年03期

7 刘广珠;577名大学生获得社会支持情况的调查[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8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淑清;发展中国家专家的国外迁移[J];人口与经济;1980年03期

2 王亨祺;扩大见闻,笔下生“花”[J];安徽教育;1980年01期

3 汪培栋;积极探索高等教育的规律 加强高等教育理论的研究[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1期

4 苏霍姆林斯基,刘启娴;大学生如何学习[J];比较教育研究;1980年02期

5 何仁;苏联高等教育的一些新动向[J];比较教育研究;1980年04期

6 М·Н·鲁特凯维奇 ,Ф·Р·菲列波夫 ,周蕖;苏联高等学校在改变社会结构中的作用(三)[J];比较教育研究;1980年04期

7 黑田则博 ,伍岳中;美国大学生的“休学”[J];比较教育研究;1980年04期

8 迟恩莲;苏联高等学校教学的发展趋势[J];比较教育研究;1980年05期

9 余焕睿;日本大学生从“考试地狱”进入“经济地狱”[J];比较教育研究;1980年05期

10 周蕖;《高等学校教育学原理》概要[J];比较教育研究;1980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广辉;王新;;大学生个性特征对体育课成绩影响的统计分析[A];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9年

2 张志钧;罗厚良;李金生;张洪扬;黄文清;褚芳;雷励;李绍唐;万麟如;廖世忠;;老年虚证与氧自由基代谢及DNA损伤后修复作用的临床和实验研究[A];世界中西医结合大会论文摘要集[C];1997年

3 山口求;片山富美代;横川裕美子;冈山和子;铃木美惠子;;关于个别指导教育中提高自我教育能力的研究[A];第六届中日护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中文版)[C];1999年

4 甘祺庭;;有用 有味 有得——我的大学语文教学[A];广西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广西高教研究》创刊十周年(1985-1995)论文选集[C];1996年

5 迟立强;;谈“分类”、“对比”的教和学的方法[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6 白纯;;基础英语教学中的语音训练[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7 王伟;张雯静;;大学生英语学习状况分析[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8 张雯静;;英语词汇教学的问题与对策[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9 韦英佳;;重视和加强在大学生中发展党员[A];广西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广西高教研究》创刊十周年(1985-1995)论文选集[C];1996年

10 罗玉珍;萧伯符;;当代大学生行为法制管理刍议[A];行为法学在中国的崛起[C];199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唐景莉;推行“双证” 打造“灰领”[N];中国教育报;2003年

2 本报记者 夏斐 通讯员 何志武;高职院校的路如何走[N];光明日报;2003年

3 本报记者 吴春燕;大学生亟需补上技能实训课[N];光明日报;2003年

4 桑红青;冷静看待“考证热”[N];安徽日报;2004年

5 本报通讯员 胡胜友 本报记者 刘纯友;心灯点亮校园[N];安徽日报;2004年

6 程绪彪;思想教育工作的网络化[N];安徽日报;2004年

7 本报记者 魏陈静;女大学生奶瓶喝水不仅仅为“装嫩”[N];北京科技报;2004年

8 本报记者 刘芬;当代大学生为何如此虚荣[N];北京科技报;2004年

9 记者 戚海燕 通讯员 乔晓鹏 程岳 李刚;首都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一日展示活动[N];北京日报;2004年

10 张妍;给应届大学毕业生求职参考[N];北京日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巍;六十年代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2 于立贤;三大球魅力的价值学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2年

3 车丽萍;当代大学生自信特点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4 李媛;大学生自立意识的初步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5 张琰焱;网络影响下的高校德育变革[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6 胡娟;消费活动中记忆错觉的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7 徐霞;社会性体格焦虑的测量及其与身体锻炼之间关系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8 王慧琳;大众传媒体育信息影响我国大学生体育生活的实证与理论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3年

9 郑剑虹;自强的心理学研究:理论与实证[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10 宋其争;大学生未来时间洞察力的理论和实证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改;大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与其心理健康的关系的研究[D];河北大学;2000年

2 朱慧敏;《华师女大学生性心理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3 梁宇颂;大学生成就目标、归因方式与学业自我效能感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4 王欣;形体课对广播学院女生形体改变的积极作用与效果的实验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0年

5 王婉莹;试论如何通过大学法律公共课培养大学生的法治意识[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6 张建军;多元价值观与大学德育中的价值导向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0年

7 齐红;北京高校青年教师思想问题及对策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8 栾春娟;大学生法制教育若干问题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0年

9 赵明民;对“十五”期间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探索[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10 张文学;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本文编号:10220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10220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499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