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模式”对我国网络课程开发的启示
本文关键词:“过程模式”对我国网络课程开发的启示
【摘要】:从目前我国网络课程建设和开展的现状来看,绝大部分课程仍是在传统的“泰勒目标模式”下进行开发的。然而在信息化学习型的社会中,网络课程不应该仅仅是传统课程和多媒体教材的网络版,而更应注重如何让学生在数字化内容的学习中成为个性充分发展的人,实现真正的有效学习。本文试图透过“过程模式”视角,并结合对现状的剖析,提出了一些网络课程开发的建议。
【作者单位】:
【关键词】: 网络课程 目标模式 过程模式 课程评价
【分类号】:G434
【正文快照】: 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广泛应用于教育领域,促进了网络教育的蓬勃发展,从而丰富了教学资源和教学环境,也让学习更加个性化和多元化。网络课程作为网络教育的核心,其开发建设的数量也正在成倍地增长着。然而决定网络教育成败的关键是其质量的高低,高质量的网络课程需要先进课程开发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袁新瑞;;计算机网络教学环境中的交互作用与运用策略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6年02期
2 王星霞;刘桂珍;;网络课程:交互、合作学习设计模式及策略[J];电化教育研究;2006年02期
3 王星飞;;探析网络课程评价运作模型与实施[J];教育科学研究;2005年12期
4 纪德奎;斯滕豪斯“过程模式”探微[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顾荣芳;;幼儿园教学从儿童出发:应然与实然之差异[J];学前教育研究;2007年12期
2 刘晓玲;我国课程与教学论整合研究述要——兼评李方主编的《课程与教学基本理论》[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3 龚正元;试论研究性学习的本质[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1年12期
4 王向东,袁孝亭;地理课程资源的有效性初探[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3年02期
5 李季湄;对“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的几个基本观点的理解[J];学前教育研究;2001年06期
6 蒋洁;;实践教学课程的整合与优化[J];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7 贺晋秀;学科教学论在高师教育中的功能[J];阴山学刊;2002年03期
8 王广新,白成杰;教学设计模型在远程学习环境中的解读[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1年04期
9 赵蒙成;建构主义教学的条件[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2年01期
10 和学新;课程改革与创新教育[J];太原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陈忠勇;;开发和利用隐性课程 促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发展[A];毕节地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研讨会文章选集[C];2006年
2 程云;王艳丽;;教育心理学指导下的网络课程的交互设计[A];教育技术的创新、发展与服务——第五届教育技术国际论坛论文集(下册)[C];2006年
3 张春宝;刘亚辉;杨灿荣;李军;曹军;;由学校体育课程中的健康教育引发的若干问题的思考[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体育专辑)[C];2006年
4 王希亮;;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课程素质研究[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夏燕靖;对我国高校艺术设计本科专业课程结构的探讨[D];南京艺术学院;2007年
2 何晓佑;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D];南京艺术学院;2007年
3 严仲连;在现代与传统之间[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代建军;论我国当前中小学课程运作机制的转变[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5 代建军;论我国当前中小学课程运作机制的转变[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6 刘合荣;事实与价值[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7 李生兰;幼儿园家长开放日活动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8 欧阳文;大学课程的建构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9 潘建红;现代科技发展与道德教育重建[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10 张细谦;体育课程实施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欣研;教师教育课程一体化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2 吕晶;发展性视唱练耳教学评价的初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3 冯红果;校本课程的研究与实践[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4 张毅琛;在华侨大学实施“一元主导、多元交融”的音乐教育初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5 吴薇薇;我国高师音乐教学法课程教材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6 胡容鹰;高中思想政治课中师生互动的理论与实践探索[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7 邢琴琴;新课程背景下反思性教学问题探析[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8 张杨;中日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比较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9 杨伟东;新课改背景下转变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课程实施取向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10 王媛媛;建国后我国小学音乐教学法理论与实践的变迁[D];上海音乐学院;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陈丽;网络异步交互环境中学生间社会性交互的质量——远程教师培训在线讨论的案例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04年13期
2 滕星,巴战龙;从书斋到田野——谈教育研究的人类学范式[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3 徐继存,秦志功;现代课程与教学论视野中的教育范式[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4 范兆雄;;论教师课程实施观念与行为变革[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5 杨开城;网络时代的教学设计理论发展应关注的几个问题[J];现代教育技术;2002年01期
6 李宁,周峰柏;网络课程建设的研究与探索[J];中国电化教育;2005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红梅;高职教育中网络课程内容的设计[J];河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2 张增全;;网络课程开发与设计的若干思考[J];中小学电教;2003年01期
3 张荣华,徐春成;自适应学习的网络课程内容设计探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5年09期
4 冯秀琪,赵可云;梅瑞尔首要教学原理及网络课程的评价[J];开放教育研究;2005年05期
5 高瑞利;网络课程的教学设计[J];远程教育杂志;2005年05期
6 邢耀东;蔡培阳;;刍议网络课程的教学设计[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12期
7 彭云;万红新;聂承启;;多媒体网络课程的研究与实践[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8 袁明;陈伟杰;;网络教育中的离线学习模式研究[J];软件导刊;2005年04期
9 李娟;穆肃;;基于认知风格理论的网络课程学习内容设计[J];远程教育杂志;2006年02期
10 蒋丽丽;杨成;;针对中小学网络课程的学习动机研究[J];软件导刊;2006年12期
,本文编号:10402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10402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