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课堂教学论文 >

荣格人格理论的德育意蕴

发布时间:2017-10-16 12:05

  本文关键词:荣格人格理论的德育意蕴


  更多相关文章: 人格理论 完整人 德育目标 德育过程 德育方法


【摘要】:解读瑞士分析心理学家荣格的人格理论,分析其趋于"完整人"的人格结构层次、发展动力和发展阶段,旨在探求荣格人格理论对当前道德教育的启示:观照"完整人"的重要意蕴,必须对德育目标、德育过程、德育方法等方面进行重新的审视和更新。
【作者单位】
【关键词】人格理论 完整人 德育目标 德育过程 德育方法
【分类号】:G41
【正文快照】: 一、问题的提出作为20世纪的一位思想先驱,荣格对现代和后现代文化的影响,至今还未被众多研究者们所穷尽。尽管有学者指出,荣格人格理论由于理论基础偏颇、方法论上的欠缺,,仍有很大的局限性。但以我个人的阐释立场,荣格的精神在于他对人类精神现象的高度尊重及其浓厚的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范红霞;高岚;申荷永;;荣格分析心理学中的“人”及其发展[J];教育研究;2006年09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俭;海明威与人格面具[J];新余高专学报;2005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钱善刚;本体之思与人的存在[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孟秋丽;人类心灵的深层探索[D];吉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何蓉;以文化批评理论角度浅析“欧洲认同”界定之模糊性和流动性[D];四川大学;2007年

2 张海滨;荣格人格心理学与唯识学的比较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3 王佳宁;上海传统社区邻里环境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南章;;[美]茹克曼《人格理论》一书简介[J];辽宁教育研究;1985年06期

2 刘国权;凯利建构人格理论述评[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9年04期

3 木易非;开拓人格理论研究的新视野——读《现代西方人格论》[J];社会科学辑刊;1989年05期

4 卞崇道;日本当代哲学家芝田进午[J];国外社会科学;1991年03期

5 方世南;唯物史观的人格理论与主体性研究[J];学术界;1992年01期

6 阎世笙;张杰;;论毛泽东的人格财富[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04期

7 李红;;论人格理论发展史的一条重要规律[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3年02期

8 彭晓琳;试论西方人格理论[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1期

9 高东新;普汶人格心理学思想述评[J];西安教育学院学报;1994年03期

10 何东亮;人格理论的两个核心范畴[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建文;;试论自我意识与焦虑[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2 肖莉;;论人格的整体系统构成模式[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3 宋广文;;人格理论:从精神分析到人本主义[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4 王登峰;崔红;朱荣春;;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EPQ-RS)测量的是什么[A];小康社会:文化生态与全面发展——2003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C];2004年

5 朱海娟;;心理治疗中共通的心理致病机制探讨[A];2004医学心理、军事心理、康复心理、医学心理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6 洪炜;姬雪松;卢丽卿;刘远我;;人格特征系列量表的编制与试测[A];2004医学心理、军事心理、康复心理、医学心理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7 艾娟;高峰强;;人格研究范式的新进展[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8 单家银;;混沌理论在心理学中的应用[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9 吴俊华;;师范类大学生人格特质和职业兴趣关系初探[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10 朱晨海;;鲁迅人格心理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傅雪莎;探索人格的坐标[N];中国邮政报;2002年

2 肖余春;“顾客”研究越来越精[N];中华读书报;2002年

3 黄希庭;有门科学研究“人格”[N];中华读书报;2002年

4 何星亮;文化与人格理论[N];中国民族报;2003年

5 亚辞;自知之明的心理学解决方案[N];市场报;2003年

6 赵强;学术的变异[N];中华读书报;2004年

7 陈欢;中国心理学家在研究什么?[N];中华读书报;2004年

8 许波;儒家思想暗藏中国心理学[N];北京科技报;2005年

9 崔世广;基于《菊与刀》的新思考[N];北京日报;2005年

10 郭睿;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构成要件浅析[N];法制日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旭梅;事件相关电位P300,LDAEP与气质性格量表TCI人格纬度的相关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2年

2 郑开梅;抑郁症中医证候特征及相关社会心理因素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D];天津中医学院;2005年

3 刘同辉;中体而西用,返本以开新—中西人格心理学思想之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任俊;积极心理学思想的理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毅;皮尔斯的人格理论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2 李长庆;混沌中的理智[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3 范明静;叶适的人格理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金英姬;论道德人格[D];延边大学;2005年

5 赵薇;人格因素对英语学习的影响[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6 刘鎏;流放的南方淑女[D];浙江大学;2006年

7 吴希;先秦儒家理想人格理论对和谐社会人格建构的启示[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8 岳铁艳;亨利·弗莱明思想的内在塑造[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9 杨贺男;文艺复兴启蒙精神与我国现代人格塑造[D];黑龙江大学;2006年

10 张忠豪;大学生人格对职业倾向的影响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0425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10425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e60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