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课堂教学论文 >

学习心理学对德语选修课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

发布时间:2017-10-30 19:38

  本文关键词:学习心理学对德语选修课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


  更多相关文章: 教育心理学 德语选修课 口语表达障碍 动机


【摘要】: 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心理学分支,是心理科学的发展与教育实践的需要密切相结合的产物。学习心理学不仅是教育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核心部分,同时也是本篇论文坚实的理论支撑。 论文的第一部分主要探讨了文章选题的背景,写作目的及研究的方法。此篇论文将主要探讨学习心理学对激发把德语作为第二外语来学习的大学生(德语选修课学生)口语能力的作用,之所以选择德语二外学生为研究对象,一方面是因为针对这类日益壮大的学习群体的研究还不是很多,且更主要的是,本人在研究生二年级有机会教授非德语专业大学本科生的德语课程,这种直接的交流不仅为论文的写作和研究提供了具体的教学实践,也让本人更深切的感觉到,口语能力,用所学的外语进行会话交流仍然是中国学生学习外语的一个很突出的困难,而且产生此种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这些学习者对说的胆怯甚至恐惧等等口语表达障碍。本人期望通过这篇论文能找到一些帮助学生们改善外语口语能力的方法,也特别希望能为德语教育科学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本文的研究方法主要采用了观察法,采访,问卷调查和案例分析这四种方法。其中问卷调查和案例分析更是本论文数据获得的重要来源。 文章的第二部分主要是论文的理论基础。涉及到教育心理学的四个重要内容,即行为主义心理学,认知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此部分并不是简单的对这些理论的介绍,而是就每个理论的代表观点引出可以为本文第四章建议部分所服务的理论支撑,并介绍了此中的联系,即本章节的二、三、四、五,这四点。第二点介绍了行为主义心理学对于德语学习口语方面的积极作用,主要是指通过条件作用创造适当的刺激以引导出学生的相应的良性反映以及培养学生良好的说的习惯。第三点从操作性条件作用出发探讨了适当的表扬对学生的鼓励作用。第四点主要从行为主义的条件作用和认知学习理论出发,探论了动机(Motivation)对学习者的口语能力提高的推动力。这也是整个论文的核心内容,此处也对影响学生学习动机的内外因素作了深入的探讨。第五点主要从人本主义角度谈教师对学生的尊重,信任,对其克服外语学习心理障碍起到的帮助作用。 文章的第三部分主要阐述了问卷调查和案例分析的目的,对被调查者及四个案例主角的介绍,本文的研究方法,鉴于第一章对研究方法作了总体的介绍,此处只详细介绍了问卷调查和案例分析法,这两种方法也是本论文最主要的研究方法。学习心理方面的问题涉及的层次较深,仅是简单的对表象的观察是不够的, 因此为了更深入全面的了解学生,本人选取了四个具有代表性的学生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通过就诸多问题对其进行的采访,挖掘出他们学习德语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和困惑。最后对问卷调查和案例分析的结果进行了详细阐述和总结,从中总结出这些学习者在德语学习过程中的主要困难和心理障碍。 文章的第四部分主要根据理论部分涉及的一些问题提出本人对激发学生提高口语能力的几点建议,建议是针对教师应采取的措施提出的,主要从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即对学生的激励和对学生的尊重信任的角度来谈的。 文章的第五部分一方面总结全文,另一方面也提出了本人对当今大学德语二外考核制度的一些改革建议,比如增加口语考试等,此法不仅会大幅度提高学生对口语的重视,相信更会相应的提高其口语水平。 德语学习者自身的心理因素是影响其德语学习效果的最直接最主要的因素。对用外语表达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必须从心理的角度分析,从根本上帮助他们克服这些障碍,才能帮助他们更好的学习这门外语,更好的用这门外语进行成功的语言交流。
【关键词】:教育心理学 德语选修课 口语表达障碍 动机
【学位授予单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G442
【目录】:
  • 英文摘要3-5
  • 摘要5-8
  • 1. Einleitung8-14
  • 1.1 Problemstellung8-12
  • 1.2 Ziel der Arbeit12-13
  • 1.3 Forschungsmethoden13-14
  • 2. Vorstellung der allgemeinen Lernpsychologie nach ihren psychologischen Ansatzen wahrend deren Entwicklung14-29
  • 2.1 Einführung in die Lernpsychologie und allgemeine Vorstellung14-15
  • 2.2 Positive Wirkung des Behaviorismus im Lernprozess15-17
  • 2.3 Signifikanz des angemessenen Lobs nach Lernpsychologie im Lernprozess17-19
  • 2.4 Motivation beim Fremdsprachenerwerb nach Lernpsychologie19-22
  • 2.5 Respekt für die Besonderheiten der Daz Lernenden aus der Perspektive von humanistischer Psychologie22-29
  • 3. Mangel der Motivation in der Praxis29-44
  • 3.1 Ziel der Umfragen und der Fallstudien29-30
  • 3.2 Vorstellung des Forschungsobjekts30-32
  • 3.3 Forschungsmethoden der Arbeit32-34
  • 3.4 Analyse der Umfragen und Fallstudien34-44
  • 4. Vorschlage für die Motivation der Studenten bei der Sprechfertigkeit nach Theorien der Lernpsychologie44-55
  • 4.1 Schaffung der motivierenden Atmosph?re45-47
  • 4.2 übungsmoglichkeit der Motivation47-49
  • 4.3 Unterrichtsinhalt: Interesse treffende Materialien49-54
  • 4.4 Respekt des Lehrenden gegenüber den Lernenden54-55
  • 5. Schluβwort55-58
  • 附录58-61
  • Literaturverzeichnis61-63
  • Versicherung6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芳;教育心理学百年归因分析及其思考[J];重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4期

2 苗永生;教育心理学视角下的网络道德问题及其对策[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3 张敏;;学习哲学化理念及其本质分析[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4 张云飞;;高职高专外语电化教学初探[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6期

5 乔晓立;;多媒体电工教学课件制作中教育心理学的运用[J];职业技术教育;2006年20期

6 刘义;;学习策略在传热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电力教育;2007年09期

7 谷温静;;浅谈物理实验教学中教育心理学应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年02期

8 孙尧;王满福;;体育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设计方法探析[J];机械管理开发;2009年02期

9 杨佳;汪冬瑾;宫建蓉;;情感因素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09年04期

10 祝林山;;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应用教育心理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浅谈[J];中国校外教育;2009年S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申继亮;;是分化还是整合?——谈教育心理学体系重构[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2 郭占基;;教育心理学的几个问题[A];中国心理学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及建会60周年学术会议(全国第四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上)[C];1981年

3 孙昌龄;;《清末到解放前的我国教育心理学学科性质演变史略》[A];全国第五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84年

4 胡谊;吴庆麟;;教育心理学学科发展的新视野:专长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5 段蕙芬;张声远;吴增强;沈之菲;徐芸迪;;中国教育心理和教学方法的发展与趋势[A];全国第七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3年

6 常桂梅;;教育心理学理论基础[A];河南省护理学会临床护理师资培训暨护理教育学术研讨会资料汇编[C];2007年

7 杜晓燕;;从我国教育心理学的历史看其未来发展趋势[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王玉中;;医护带教的教育心理学漫谈[A];河南省护理学会临床护理师资培训暨护理教育学术交流会资料汇编[C];2006年

9 肖琼;;中小学生网上交友的心理分析及对策[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10 吴庆麟;;顾后瞻前话未来:百年变革的教育心理学给我们提供哪些启示[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余传诗;华东师大社领跑教育心理学图书[N];中华读书报;2006年

2 上海市黄浦区交警支队民警 陈旗勇;宣传工作应注重心理学[N];人民公安报·交通安全周刊;2008年

3 合;暨南大学社:重点出击教育心理领域[N];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

4 曾筝;与学者同行[N];中华读书报;2006年

5 记者 陈铁;试卷带“刀”武汉宰考生[N];中国质量报;2000年

6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系 皮连生;育人识教需懂心[N];中国教育报;2008年

7 韩向前;从教育心理学看人文关怀[N];解放军报;2007年

8 徐敏;锻炼学生多元智能[N];解放日报;2004年

9 记者 李林霞;省城2006年教师资格认定相关考试开始报名[N];山西日报;2005年

10 赵晶 陈巍 浙江外国语学院 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系;解释人类学习的新途径:进化教育心理学[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葳;教育心理学重构[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闫龙;地理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3 王丽荣;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心理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4 邹琼;对话与理解[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5 张琼;以实践能力培养为取向的知识教学变革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6 王立君;概念图在促进认知和评估知识结构方面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7 席梅红;教学实践智慧发展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8 麻彦坤;维果茨基对现代西方心理学的影响[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9 吴涛;变构学习模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朱晓红;中学生学习动机缺失量表的编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霍媛;学习心理学对德语选修课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2 孙霞;教育心理学理论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运用的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3 崔婷婷;英语学习动机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4 吴小红;孔子教育心理与当前语文教学[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5 洪歆慧;从教育心理学角度探索学前儿童玩具的优化设计[D];江南大学;2008年

6 胡秀红;禅宗教育心理思想特色及其现代意义[D];贵州师范大学;2009年

7 杜立英;基于认知科学对中医学古代与现代教育的比较研究[D];辽宁中医药大学;2008年

8 张义平;教育与文化互相作用形态分类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9年

9 梁晓英;中学历史课程改革新模式[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10 杜翠;游戏活动的教学效果[D];四川外语学院;2012年



本文编号:11190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11190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34a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