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及社会因素对艺术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心理及社会因素对艺术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艺术院校学生 心理健康水平 个性 应对方式 社会支持 生活事件
【摘要】:目的:研究影响艺术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多种因素,为开展艺术院校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五种具有高信度、高效度,涉及心理健康水平、个性、社会支持、应对策略、生活事件的量表对艺术院校学生进行测评。结果:艺术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在年龄、性别、专业、大中专分组中都具有显著差异;心理健康水平与个性、应对方式、生活事件、社会支持有显著或高度显著相关性;多因素分析揭示对男、女生心理健康影响最大的因素是过去一年发生的生活事件所造成的心理应激状态,以及影响男生的是应对策略,影响女生的是个性特质。结论:对艺术院校学生开展咨询必须结合多种心理应激变量。
【作者单位】:
【关键词】: 艺术院校学生 心理健康水平 个性 应对方式 社会支持 生活事件
【分类号】:B844.2
【正文快照】: 艺术院校学生在个性特征、生活风格、精神面貌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管理一直是教育部门关注的问题,以往许多学者的研究也揭示该类院校学生心理问题明显偏多。但是这些研究多为单因素研究,缺乏综合性指导意义。本研究根据心理应激理论、力图结合多种心理社会因素(应激变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王征宇;;症状自评量表(SCL-90)[J];上海精神医学;1984年02期
2 施加平;师范学校艺术类专业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丽水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3期
3 徐雄伟;艺术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个性特征的调查[J];中国校医;2002年06期
4 李琼瑶;新疆艺术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其对策[J];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5 张伯源,陈仲庚,刘京,陈可冀;心血管病人的心身反应特点的研究 Ⅰ.对冠心病人的唤醒水平和习惯化倾向的探讨[J];心理学报;1983年02期
6 苏常青;艺术类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分析——云南艺术学院大学生情况调查[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7 沈晓红,姜乾金,叶圣雅;心理社会因素与手术康复(二):气功的干预作用[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1年02期
8 王极盛,李焰,赫尔实;中学生SCL-90信度、效度检验与常模建立[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博;王道阳;;大学生的压力应对方式研究[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2 李祚山,唐加祥;大学生心理健康与父母养育方式、心理控制感的关系[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3 王晓滨;高原作业人群心理适应分析[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04年01期
4 于爱萍;李培培;张黎明;;合肥市托幼机构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09年04期
5 陈军;何泽民;陈敏;王斌;赵巧玲;乔颖;宋天佑;;蚌埠市初中七年级学生心理健康现况调查分析[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12年01期
6 杨海;娄振山;;血液透析患者社会心理状况相关分析[J];安徽医药;2007年05期
7 宋岩松;;学生人际关系现状调查[J];鞍山科技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8 方百盈;高师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体育锻炼的关系[J];安徽体育科技;1999年03期
9 陶英朴;对运动员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J];安徽体育科技;2000年03期
10 吴新雷;刘海燕;;重点高中学生运动情绪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之间关系的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2011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山云;佘廉;;基于ISM和FTA方法的水污染公共安全事件影响因素研究[A];第十三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张伯源;岳冬梅;黎天桂;;冠心病人在持续刺激和紧张作业后的心理生理反应恢复过程的特点[A];全国冠心病防治及对策研讨会论文集[C];1987年
3 顾鸿;;海员应付方式特点的研究[A];江苏航海2010年第4期(总第85期)[C];2010年
4 邱远;刘柏青;;大学生生活方式与心理健康内在关系的初步研究[A];第8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5 许欣;王斌;;高校教练员工作-家庭冲突现状研究[A];第8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6 严军锋;;教师压力研究现状综述[A];第8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7 冯燕;;运动员全运会赛前运动自信、自我评价和比赛应对策略[A];第8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8 李虹燕;;论新时代编辑人员的自我调控[A];机制创新·合作共赢——第8届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9 李卫华;马喜亭;;某航空院校研究生心理健康及生活压力调查研究[A];二十年“心”之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C];2010年
10 王广新;于延周;金文彬;;虚拟现实技术在森林防火心理应激的应用基础及前景分析[A];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S7 新形势下的森林防火问题探讨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天印;基于系统模拟的高校教师工作压力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李洪波;矿难后矿工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赵崇莲;广东省高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构建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4 粟胜勇;颈椎病颈痛与失眠相关性及针灸干预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5 李巨奇;失眠症伤寒六经辨治规律探讨及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6 杨慧馨;中老年人太极拳健身运动处方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1年
7 金洵;慢性便秘患者报告临床结局(PRO)评估量表的研制和考评[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8 陈娟;适应取向的时间人格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9 周亮;道家认知疗法治疗焦虑性神经症的理论与临床研究[D];中南大学;2003年
10 高宏杰;15FQ~+量表中文版的修订及初步应用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丽;安徽省非体育类在读研究生体育活动与心理健康的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2 后国宏;太仓市农村初中流动人口子女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3 陆伟骥;无锡市滨湖区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对策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4 赵倩;社会支持、自我效能、归因风格对大专生应对方式的影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莫合德斯·斯依提;新疆护理专职教师职业倦怠状况与工作压力关系的调查与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0年
6 陈成全;江西省民办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压力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7 张芳;中学图书馆员职业承诺与心理健康的状况及其关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8 龙永婷;面部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危险因素及发病与情绪变化的相互关系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0年
9 吴伦卉;中医特色护理运用于痔病患者术前焦虑的临床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0年
10 汤顺清;高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征宇;;症状自评量表(SCL-90)[J];上海精神医学;1984年02期
2 刘民;医学院新生个性特征的调查[J];中国校医;2000年04期
3 姜乾金,郭安娜,翁焕兰,孟朝霞,沈雅芬,孙贤林;集体心理咨询和行为训练对手术康复的影响[J];心理科学通讯;1988年02期
4 胡胜利;高中生心理健康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J];心理学报;1994年02期
5 蔡晔,闫辉;关于艺术类专业学生学习状态的调查[J];艺术教育;2005年03期
6 叶圣雅,沈晓红,姜乾金,徐乒,任小琴;心理社会因素与手术康复的关系 (一)临床调查与理论探讨[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1999年03期
7 金华,吴文源,张明园;中国正常人SCL-90评定结果的初步分析[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1986年05期
8 季建林,夏镇夷,徐俊冕;不同专业大学生SCL-90评定结果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0年03期
9 郑晓华,舒良,张艾琳,黄桂兰,赵吉凤,孙明,付源,李华,徐丹;状态—特质焦虑问题在长春的测试报告[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3年02期
10 王极盛;试论我国心理学的发展道路[J];哲学研究;1979年1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自祥;黄高贵;杨振宇;何梅;杨艳晖;张俊;何跃飞;;女性民工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J];中国民康医学;2010年21期
2 王桢;陈雪峰;时勘;;大学生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6年04期
3 彭虎军;;地方院校大学生应对方式特点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年07期
4 朱卫红,李向春,李建新;高低两类社会支持家庭初中生应对方式的初步研究[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5 马晓红;;大专生应对方式及其与社会支持的相关研究[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6 崔冬雪;刘希佳;何涛;;高师女大学生身体锻炼与社会支持、应对方式、抑郁倾向的相关研究[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7 郑慧;;心理及社会因素对艺术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J];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8 贺社新;苗艳敏;;初中生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与抑郁的关系研究综述[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9 谭平;彭豪祥;;710名大学生应对方式与其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10 郑延芳;静香芝;尹平;;高职教师压力及其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分析[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0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戴天刚;;焦虑症患者的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2 唐红兰;刘巧英;;宫颈癌患者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与抑郁的相关性研究[A];中华护理学会全国肿瘤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3 胡心怡;刘霞;申继亮;范兴华;;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4 王秀华;;男性服刑人员的自尊、社会支持与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5 张春艳;杨玲;;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对美沙酮维持治疗者焦虑情绪的影响[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童辉杰;;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测量与评估[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宋广文;尹红峰;;在外租房农村初中生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心理健康关系的结构模型[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黄凯平;范兴华;刘儒德;;农村儿童社会支持、自我概念与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9 杨智辉;王建平;杨振威;王慧琳;王玉龙;;应对策略和社会支持对癌症病人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影响[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10 郭瞻予;单常艳;;大学生社会支持和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其压力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文立;博物馆社会支持力市场培育开发的意义[N];中国文物报;2006年
2 焦兴奋;关于我区“塞上农民新居”建设的建议[N];华兴时报;2010年
3 ;甘肃鼓励社会支持文化建设[N];中国文化报;2003年
4 贺春兰;用开放的组织形态赢得广泛的社会支持[N];人民政协报;2004年
5 本报记者 刘声东;社会支持:这个不能没有[N];解放军报;2009年
6 华东师范大学 吴薇;引入社会支持 助力高校帮困育人工作[N];中国教育报;2007年
7 瑞金医院临床心理科 沈翔慧;怎样应对急性创伤应激障碍[N];上海科技报;2008年
8 ;感谢国际社会支持援助中国抗震救灾[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年
9 记者 潘剑瑾;志愿者行动需要社会支持[N];中国老年报;2003年
10 本报通讯员 陈昌航邋高文宝 刘煜 星云;黄河滩区唱和谐[N];济宁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庆英;大学生学校归属感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2 吴捷;城市低龄老年人的需要、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王文燕;个性与情志致病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8年
4 雷俊;肾移植患者社会支持、生活质量及相关炎性介质的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5 邹韶红;夫妻暴力社会心理高危因素及其预防性心理干预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6 王挺;黎族的文化适应:特征、影响因素及理论模式[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7 曹玉萍;湖南家庭暴力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8 何建华;心理应激人群应激损伤发生机制与中医证候相关规律的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7年
9 钟文娟;基于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的社区居民心理预警模型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10 谢伦芳;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自杀意念的个体易感性与影响因素的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晶洁;警察的孤独感状况及其相关因素分析[D];中国医科大学;2005年
2 戴颖;监狱警察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3 姜松梅;研究生心理压力、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07年
4 罗新红;西部小企业员工应激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5 罗莉君;高师贫困大学生应激事件、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6 温义媛;留守经历大学生的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对其社会适应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徐永丽;有氧健身操对妇女心理效能影响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8 马先明;大学生坚韧性人格、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9 王琴;岳阳市正常孕妇家庭功能与应对方式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10 张义;驻高原武警边防军人的人格特征、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性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1194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11194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