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性与教育关系的探讨
本文关键词:关于人性与教育关系的探讨
【摘要】:本文从教育哲学角度研究教育与人性的关系。笔者认为,无论在历史还是在现实中,人们的教育观总是与一定的人性观相联系,或者说,人性观制约着人们选择教育观。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了人性的精神性维度这一人性观的新构想,并在这一构想的前提下,对新型的教育观进行了探讨。
【作者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分类号】:G40-02
【正文快照】: 人性论是哲学的基本范畴之一,也是众多的人文学科研究的内容。它要回答的主要问题是人是什么以及人会是怎样的,从不同的学科看人性,可能会形成不同的结论或看法。人性论与教育的关系问题,也是教育理论特别是教育哲学的根本问题。历史上,许多杰出的思想家都探讨过人性论与教育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鲁洁;实然与应然两重性:教育学的一种人性假设[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林凤生;;中西绘画的不同风格对科学传播的影响——“李约瑟难题”的一种另类解答[A];2006年上海市科学技术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育红;人为管理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2 朱鸣雄;宏观利益论[D];复旦大学;2003年
3 张正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4 李新曦;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与人的素质塑造[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5 董耀鹏;社会主义国有经济控制力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6 崔禄春;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的科技政策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7 侯典明;江泽民与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8 张占斌;博彩业与政府选择[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9 王广彬;中国社会保障法制史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0年
10 毛曦;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地理[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九华;所有权保留制度研究[D];湘潭大学;2004年
2 肖湘雄;走出小我樊篱,,迈进大我本体[D];湘潭大学;2004年
3 屈宏;近代中国城市女子服饰变迁述论[D];吉林大学;2004年
4 马青;学校管理企业化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5 岳滢;德育社会生态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5年
6 赵小荣;学生观的历史演进及其对教学的启示[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7 张立慧;中国共产党探索社会主义所有制的历史经验[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8 王惠君;当代中国政治发展模式[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9 高常营;渴望家园的回归——世纪之交人文精神重建问题的反思[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10 赵澜波;现代化进程中的生活方式与人的全面发展[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格特·比斯塔;赵康;;为着公共利益的教育哲学:五个挑战与一个议程[J];教育学报;2011年04期
2 湛卫清;;教育哲学:教育实践的本质基础[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年19期
3 张焰文;;探析《民主主义与教育》中教育的社会功能[J];新课程学习(中);2011年05期
4 高伟;;生存论教育哲学初探——从教育本质谈起[J];上海教育科研;1997年08期
5 罗芳;;试论日常教学生活与教师个人教育哲学的养成[J];教育文化论坛;2011年03期
6 阮阳;;从怀特海过程教育哲学的视角看现代教学[J];基础教育;2007年10期
7 卢世林;;席勒《审美教育书简》对教育哲学的贡献[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8 薛涌;;美国教育:没有基准的优异[J];基础教育;2006年02期
9 卢惠斌;;每一个生命都至高无上[J];江苏教育;2011年17期
10 ;观点[J];教育科学论坛;2011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顾春;;试论陆九渊教育哲学与禅宗关系[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2 黄雷豪;;论心理咨询的教育哲学底蕴[A];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C];1999年
3 范鹏;成兆文;;冯友兰教育哲学发微[A];《国学论衡》第三辑——甘肃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会学术论文集[C];2004年
4 赵军;;西方教育哲学是如何讲述的——历史的分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5 于建福;;孙中山中庸教育哲学思想探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6 顾春;;陆象山教育哲学的本体论思想研究[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7 朱国仁;;论杜威教育哲学思想的形成与发展[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8 王阳安;;董仲舒“教化”思想初探[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9 顾春;;陆九渊教育哲学之心性论研究[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10 高时良;;陶行知教育哲学的儒学渊源[A];纪念福建省陶行知研究会成立20周年——陶研优秀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于博 通讯员邢霞;为教育哲学准确定位[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宁波;沟通学院派与草根派的第三种教育哲学[N];中国图书商报;2010年
3 实习记者 张倩侠 本报记者 徐启建;教师需要教育哲学资源[N];中国教育报;2004年
4 本报记者 刘伟建 通讯员 李永利 周志华;让山村飞出“金凤凰”[N];农民日报;2009年
5 薛涌;美国教育:没有基准的优异[N];南方周末;2003年
6 本报记者 孙军 通讯员 刘淼;中美教育的差异及其他[N];中国教育报;2003年
7 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教授,著名哲学家 涂又光;教育如何顺应文化建设要求[N];中国教育报;2007年
8 朱小蔓(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一种个性化的教育 哲学表达方式[N];光明日报;2001年
9 尚致远;问题之源与方法之镜[N];中华读书报;2007年
10 朱广菁 杨林;要允许聪明孩子发展跳跃式思维[N];大众科技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高伟;生存论教育哲学发凡[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2 张云;经验、民主和教育[D];复旦大学;2005年
3 朱新卓;本真生存与教育[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4 王伦信;清末民国时期中学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5 张桂;教育的超越:走向他者的自我[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6 王洪席;过程课程观的构建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美元;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吗?[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2 郑宇玲;教师专业发展之建构个人教育哲学[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3 潘宛莹;后现代哲学思潮对台湾教育哲学的影响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王举;论教育哲学的合理转向[D];河南大学;2010年
5 万言明;杜威教育哲学的现实审视[D];河南大学;2011年
6 张焱兵;颜元教育哲学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1年
7 杜文丽;民主与教育:杜威教育哲学初论[D];黑龙江大学;2003年
8 陈万和;人性论与教育价值观[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9 胡佳;杜威的教育哲学[D];武汉大学;2005年
10 张云;素质教育:教育哲学的当代热点[D];新疆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11385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11385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