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特色化的中非教育合作交流之路
本文关键词:走特色化的中非教育合作交流之路
更多相关文章: 中国 非洲 教育 合作 交流 基地建设 特色化
【摘要】:中国与非洲的友谊源远流长,中非教育合作是一种新形式的南南合作。作为国家教育部直属的4个教育援外基地之一,长期以来,浙江师范大学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切实加强基地建设,努力开展中非教育合作交流,积极服务于国家整体的外交战略,谱写中非教育合作的辉煌篇章。浙江师大卓有成效的援助非洲教育的实践,受到广大非洲国家的普遍赞誉和我国政府有关部门的高度评价,并为我国政府进一步开展中非教育合作交流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作者单位】:
【分类号】:G526.9
【正文快照】: 中国和非洲远隔千山万水,却有着深厚的传统友谊和良好的合作关系。生物学家研究发现,约6万年前,非洲人即来到中国。600年前,郑和下西洋,到过非洲。20世纪50年代,埃及、喀麦隆、肯尼亚和乌干达等国的第一批留学生来华学习,从而拉开了中非之间教育交往的序幕。经过数十年的不断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方展画;在社会经济发展背景下对高等教育功能的再认识———马丁·特罗高等教育发展阶段论批判[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09期
2 顾建新,张三花;我国非洲教育研究二十年:回顾与思考[J];西亚非洲;2004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启明;中国民族理论研究会最近在京召开座谈会[J];民族研究;1980年01期
2 徐中舒;中国古代的父系家庭及其亲属称谓[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1期
3 张义渔,李飞;刘少奇同志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理论的贡献[J];社会科学;1980年02期
4 华定谟;林彪、“四人帮”的发迹是偶然的吗?[J];社会科学;1980年02期
5 吴贵芳;近代上海的“十里洋场”篇[J];社会科学;1980年02期
6 范瑾;英国豪瓦教授谈上海经济的发展[J];社会科学;1980年03期
7 谢俊美;上海历史上人口的变迁[J];社会科学;1980年03期
8 ;日本学术机构概况[J];社会科学;1980年04期
9 忻中;弘法大师与日本佛教[J];社会科学;1980年04期
10 卢大中;“防止资本主义复辟”的口号应该摒弃[J];社会科学;198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伟忠;金以萍;;我国外债系统动态模拟研究[A];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1卷)[C];1991年
2 常莹;;有关公共营养方面的报告[A];第一届妇幼营养学术研讨会资料汇编[C];1989年
3 白文吉;杨经绥;;中国镁铁-超镁铁岩组合及研究方向雏议[A];蛇绿岩与地球动力学研讨会论文集[C];1996年
4 张旗;杨经绥;邵济安;姚玉鹏;李锦轶;;关于中国蛇绿岩今后研究方向的建议[A];蛇绿岩与地球动力学研讨会论文集[C];1996年
5 刘润进;徐坤;刘鹏起;;中国果树菌根的研究进展[A];中国园艺学会首届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4年
6 朱世东;;安徽省野生蔬菜资源考察[A];中国园艺学会首届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4年
7 侯喜林;曹寿椿;;我国蔬菜科学研究的前沿问题及关键技术[A];中国科协第3届青年学术年会园艺学卫星会议暨中国园艺学会第2届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8年
8 李幼铭;吴永刚;;我国油储地球物理学研究的现状及思考[A];《地球物理学报》纪念中国地球物理学会50周年专刊[C];1997年
9 王懋基;蔡鑫;涂承林;;中国重力勘探的发展与展望[A];《地球物理学报》纪念中国地球物理学会50周年专刊[C];1997年
10 吴慧山;谈成龙;;我国核地球物理勘查的若干新进展[A];《地球物理学报》纪念中国地球物理学会50周年专刊[C];199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言;“中非合作论坛”开坛[N];中国财经报;2000年
2 李济莘;中非合作不讲空话[N];中国财经报;2000年
3 本报记者 袁华;利用比较优势 开拓非洲市场[N];中国贸易报;2000年
4 本报记者 丁莹;一体化非洲[N];中国质量报;2000年
5 于大波;美国继续调整对非洲政策[N];国际商报;2000年
6 孙慧霞;非洲努力向荒漠化开战[N];国际商报;2000年
7 记者 赵鑫;中国—尼日尔经贸混委会第一次会议开幕[N];国际商报;2000年
8 本报记者 曹玖梅 路虹;中非合作 共迎新世纪[N];国际商报;2000年
9 ;地区对话有利于中非合作[N];国际商报;2000年
10 ;中国对非洲投资概况[N];国际商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莉莉;中国长足虻亚科系统分类研究(双翅目:长足虻科)[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2 戴仁怀;中国殃叶蝉亚科区系分类及系统发育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3 胡德香;中西比较语境下的文化翻译批评理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刘英杰;中国苹果产业经济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5 苏方林;中国R&D与经济增长的空间统计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盖艳梅;金融控股公司模式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7 徐沛君;德国表现主义绘画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5年
8 李文群;中国企业债券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9 樊宝敏;中国清代以来林政史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2年
10 刘立勇;当代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立民;南非国民党政府对南部非洲的地区政策[D];外交学院;2000年
2 袁武;从西非维和行动看冷战后非洲危机处理模式[D];外交学院;2000年
3 佟心平;台湾当局“经援外交”在非洲的发生、发展及其趋势[D];外交学院;2002年
4 杨宝荣;HIPC减债援助在非洲实施状况分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5 郭淑红;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经济政策分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6 季玲;从区域主义到全球主义[D];外交学院;2004年
7 李巍;冷战后黑非洲部族冲突的历史根源[D];吉林大学;2004年
8 张宪玉;高中地理学科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理论思考[D];曲阜师范大学;2004年
9 多桑(贝宁);贝宁航运业的现状及发展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4年
10 德兰;冷战后的非洲:国际环境变化中的经济和政治发展趋势[D];武汉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1481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11481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