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服务贸易逆差的分析与思考
本文关键词:中国教育服务贸易逆差的分析与思考
【摘要】:教育服务贸易逆差是我国目前最大的贸易逆差之一。文章通过对中国教育服务贸易的时空分布、形成原因以及教育贸易逆差的危害进行分析,提出了具有较强针对性的对策,对我国发展国际教育、加强国际交流、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作者单位】: 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经贸与外语系 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经贸与外语系
【分类号】:G521
【正文快照】: 教育服务贸易是指由于不同地区教育资源禀赋的差异导致的教育服务跨区域进行的经济活动。中国教育贸易逆差是指中国的教育服务滞后于相应国家和地区,导致老百姓教育投资大量外流。目前,教育贸易逆差是我国最大的贸易逆差之一。一、中国教育贸易现状1.中国教育贸易的时空分布。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闵维方;论高等教育成本补偿政策的理论基础[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晓东;确定成本约束下学费、财政经费的市场化互补模型——向成本补偿本义的回归[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年04期
2 张新华,王素芳;高等教育收费中的社会公平问题研究[J];滨州教育学院学报;1999年04期
3 黄晓慧;;高等教育成本补偿政策在我国实施的历史与现实性[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6年02期
4 李勇;冯文全;;对教育消费主义的反思[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7年03期
5 邱楷;;我国高等学校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分析[J];当代经理人;2006年01期
6 胡燕生;;浅析高等院校国家助学贷款政策[J];当代经济;2006年09期
7 林春树;;高校标准生均教育成本核算体系探索[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8 傅静;;高等教育成本补偿模式的选择[J];培正商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9 白梅;黄奇昌;邓际洪;;我国普通高校扩招前后教育成本分担情况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7年01期
10 王飞;唐蓉;;高等教育学费标准的神经网络模型研究[J];甘肃科技;2009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李文利;;中国高等教育财政研究:回顾与展望[A];2004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北京大学论文集[C];2004年
2 陈晓宇;;中国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的理论与实践[A];2004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北京大学论文集[C];2004年
3 毛建青;;高等教育成本分担与补偿的理论依据综述[A];2004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二)[C];2004年
4 范元伟;;国家助学贷款的校际差异性分析——来自上海部分高校的经验证据[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5 连仙枝;;浅谈中国高等教育的收费问题[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6 冯文全;夏茂林;;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的理论依据及原则选择[A];2006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仿松;财政教育投资及其绩效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2 郎益夫;中国高等教育投资模式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2年
3 王冲;中国高校资本结构多元化及其优化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4 李慧勤;高等教育收费与学生资助的实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5 金芳;高等教育投资体制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6 李淑霞;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教育成本管理模式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7 李红桃;国家助学贷款运行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8 沈华;中国国家助学贷款多元化偿还模型设计[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9 孙大文;我国教育生产率及其增长方式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10 林皎;公共经济视野下当代我国教育财政问题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功臣;高等学校管理体制改革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0年
2 张冬梅;信息化过程中我国高等教育产业改革与发展的新策略[D];电子科技大学;2001年
3 邓光平;重庆高校低收入家庭学生受教育机会问题的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4 张银成;教育资助的公平与效率探讨[D];浙江大学;2001年
5 肖南梓;我国高等教育私人收益率分析及对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政策的初探[D];重庆大学;2003年
6 张强;关于沈阳地区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的对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3年
7 杨丽君;我国高等学校教育成本核算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8 张家友;我国高等教育成本及其分担机制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4年
9 毛建青;我国普通高等院校学费制定标准的相关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10 盘娟梅;我国高等教育助学贷款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闵维方,陈晓宇;中国高等教育经费需求与投资体制改革[J];教育研究;1994年12期
2 陈良火昆;我国高等教育实行个人(家庭)成本补偿的必然性[J];教育研究;1996年08期
3 赵中建;高等学校收费问题的比较研究[J];外国教育研究;1996年05期
4 闵维方;从国情出发确定成本补偿机制[J];中国高等教育;1995年1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超;赵银德;;我国教育服务贸易的SWOT分析及逆差治理[J];商业时代;2008年20期
2 柴燕肖;;我国教育服务贸易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年04期
3 高佳媛;;浅谈我国教育服务贸易的发展[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9年11期
4 钱芳;;中国教育服务贸易逆差原因及对策分析[J];科技广场;2008年04期
5 莫虎;汤潮:中华文化的播火者[J];神州学人;2000年11期
6 野上务;珍惜现在,活出精彩[J];当代学生;2002年21期
7 福田俊之;;留学生眼中的“当今海外留学现状”⑨——瑞士篇 受中国学生欢迎的永久中立国[J];当代学生;2003年09期
8 马儿;新西兰增加留学生的工作机会[J];国际人才交流;2005年06期
9 金亚蓓;;留学生临床带教的问题和思考[J];中医教育;2005年06期
10 高建芸;丁育忠;;浅谈因材施教在临床外国留学生针灸带教工作中的应用[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同强;;留学生细胞生物学全英文授课教学探讨[A];2007年中国解剖学会第十届全国组织学与胚胎学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7年
2 隋毅;车宏生;陈慧;;在华留学生对中国人的刻板印象[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3 张庭深;丁晓慧;丛敬;牛犁;;留学生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的实践与思考[A];中国解剖学会第四届组织学与胚胎学专业委员会暨全国医学院校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主任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4 杨秀红;;巴基斯坦留学生生理学英语授课体会[A];中国生理学会第九届全国生理学教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5 邓锦波;于东明;文曙光;;留学生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全英文教学体会[A];2008年中国解剖学会第十一届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吴宏;;留学生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特点与经验[A];中国解剖学会第四届组织学与胚胎学专业委员会暨全国医学院校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主任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7 凌学岭;;中国留学服务贸易现状、结构分析和政策建议[A];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孙国刚;萧洪文;王继丰;李开荣;;在留学生解剖教学中开展学习指导的探索[A];2008年中国解剖学会第十一届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付承英;;针对留学生的教学特点提高全英文教学质量[A];中国解剖学会第四届组织学与胚胎学专业委员会暨全国医学院校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主任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10 杨茂庆;;福建船政学堂赴欧留学生的贡献及其经验教训[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7)——中外教育交流史研究(含留学教育、教会教育等)[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驻越南使馆经商参处;越工贸部提出控制逆差四项措施[N];国际商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宋斌斌;进口强势拉动逆差再现[N];中国工业报;2010年
3 本报评论员 徐立凡;中国是否应该习惯“被迫性逆差”[N];华夏时报;2010年
4 记者 郭丽琴;商务部解析单月逆差:全年出口仍会平稳[N];第一财经日报;2011年
5 兴业银行宏观分析师 鲁政委;逆差趋势已露苗头[N];第一财经日报;2009年
6 记者 李妍;逆差:需要开放的态度来承受[N];国际商报;2010年
7 驻湖北记者 徐钰;武汉欲解“旅游逆差”[N];中国旅游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罗兰;美对“逆差”堵而不疏误人害己[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
9 南方日报记者 黄颖川;贸易6年首现逆差显示消费升温加速[N];南方日报;2010年
10 记者 王优玲 王希;上个月现逆差[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先仙;美国经常项目逆差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2 齐秀丽;冷战与美国的国际收支调节政策(1945-1969)[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3 付玉萍;以汉语为第二语言的留学生高级阶段阅读眼动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4 孔艳;英语国家留学生汉语语篇衔接手段使用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5 吴勇毅;不同环境下的外国人汉语学习策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6 魏红;面向汉语习得的常用动词带宾情况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7 周新玲;词语搭配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8 李春享;韩国留学生汉语趋向补语习得过程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9 赵亮;海外体验与现代中国文学的发生[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赵俊亚;旅俄华人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耕耘;留学生表趋向意义趋向补语的习得研究[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1年
2 胡建刚;初级留学生标点符号的使用特征和偏误分析[D];暨南大学;2002年
3 解晓宁;留学生看图写话中典型“把”字句表现分析及其对教材编写的启示[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3年
4 李俊岩;留学生形声字意符表意意识的实证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4年
5 杨玉青;清末教育改革与帝制危机[D];贵州师范大学;2007年
6 田阳;留美学生对近代中国科学发展的影响(1914-1949)[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7 李剑利;留学生与南京政府兵工事业发展研究[D];山西大学;2008年
8 邢瑞;清末民初陕北留学生研究[D];延安大学;2009年
9 李芳兰;留学生朗读说话中停延能力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10 田靓;留学生汉语语音意识发展及其与语音记忆的关系[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2005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12005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