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课堂教学论文 >

大学生心理健康服务的困境与出路

发布时间:2017-11-28 09:14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服务的困境与出路


  更多相关文章: 大学生心理健康服务 服务困境 心理健康促进


【摘要】:本文运用心理健康促进理论,提出大学生心理健康服务应该优先关注大学生群体的正面心理健康促进,应将服务的焦点从个人层面的心理疾病转移到社区层面的影响健康的社会决定因素,以少数专业服务者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服务的倡导者和组织者,通过促进大学社区的参与,整合多方资源,来培育大学社区支持性的社会结构,增强大学生非正式社会支持网络的资源,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自我控制能力。
【作者单位】: 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
【分类号】:B844.2
【正文快照】: 近年来,大学生因心理疾病、精神障碍等原因造成的自杀、致伤和伤人致死的恶性伤害事件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也越来越受到各级部门的重视。从2001年起,教育部与卫生部及团中央先后发布《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贾卫国;杨洋;王毅;邢红林;王龙;董辉;;学校体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影响的研究[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2 许从年,邹新亮;构建多校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思考[J];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3 张凤琴;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分层干预模式浅析[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4 彭晓玲;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误区与对策思考[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5 陈君;大学新生的社会支持与学校适应问题探析[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6 赵然;团体心理咨询对医科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研究[J];医学教育;2003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静;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三级保健体系的构建[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2 陶成玉;;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问题及对策分析[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3 牟宏玮;;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协同整合模式初探[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年02期

4 郝志红,梁宝勇,邵秀巧;寻求专业性心理帮助的预测因素研究的综述[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5年01期

5 梅国英;欧美国家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对我们的启示[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6 郑逸芳;李宝艳;刘淑兰;;福建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思路探讨[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7 章国平;吴小龙;;当代大学生心态的历史流变[J];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8 柳春香;任泽港;江雅;;大学新生适应性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J];高校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06年03期

9 卫根泉,孟欣征;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2期

10 冯清梅;论高校辅导员兼职心理咨询的若干问题[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1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洁;我国研究生事务管理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金碧华;支持的“过程”:社区矫正假释犯的社会支持网络研究[D];上海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秀娟;大一新生的应对方式及自我评价的相关研究[D];郑州大学;2006年

2 夏勉;认知动机变量与心理求助行为的关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3 吴枫;不同专业大学生生活质量和心理干预效果的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5年

4 周翠金;生活事件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D];贵州师范大学;2005年

5 张彦;中小学生社会支持特点的初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4年

6 李超;大学生寻求社会支持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探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5年

7 汪满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成就、困境、出路[D];河海大学;2004年

8 刘陈陵;大学生日常生活压力、社会支持及其相关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9 黎伟;大学生焦虑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10 严标宾;社会支持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陶沙;从生命全程发展观论大学生入学适应[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2 申继亮,彭华茂;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困境与出路[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3 胡凯;我国大学生心理教育的理论与方法初探[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1年04期

4 沈贵鹏;关于心育的几点思考[J];教育研究;2002年05期

5 贾晓波;心理适应的本质与机制[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6 王立馥;体育是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径[J];体育学刊;1999年06期

7 易凌峰;国外心理教育的发展对我国当前心理教育的启示[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8 孙时进,范新河,刘伟;团体心理咨询对提高大学生自信心的效果研究[J];心理科学;2000年01期

9 王玲,郑雪,苏跃玲;高师生心理健康教育实验研究[J];心理科学;2000年03期

10 孙春晖,郑日昌;《学习适应量表》的验证性因素分析[J];心理学探新;2001年02期



本文编号:12334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12334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5a9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