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教育思想与中国教育改革
发布时间:2017-12-13 12:28
本文关键词:邓小平教育思想与中国教育改革
【摘要】: 邓小平教育思想,作为邓小平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20世纪70年代,,国际国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的历史背景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并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不断地发展充实,始终指引着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顺利进行。 本文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共分五个部分,论述了邓小平教育思想的形成过程、基本内容和特征、在当代的新发展、我国教育改革与人才培养的成就与问题以及对当代我国教育事业的启示。 第一部分:邓小平教育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邓小平教育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有其独特的时代背景,而且有着深厚的现实依据。邓小平在科技革命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新时期,充分认识到了教育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乃至整个世界的巨大影响作用。从我国的国情以及教育工作开展的实际出发,紧紧围绕我国教育工作当中遇到的教育资金投入不足、教育法制不健全、教师地位较低、教育与经济关系不协调等一系列的实际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精辟的论述,科学地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邓小平教育思想。 第二部分:邓小平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基本特征。邓小平教育思想博大精深、丰富多彩,主要包括:教育基础地位、人才培养、教育的发展方向、教育改革等四个方面的内容。 第三部分:邓小平教育思想在当代的新发展。在世纪风云交汇、人类历史迈向新里程之际,江泽民针对90年代以来国内外经济、科技、教育等方面迅速发展的新走势,对我国的教育改革与发展做出了新的分析和判断,把邓小平教育思想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以胡锦涛为核心的我国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秉着教育立国的精神,从战略角度来看待人才发展问题,对教育工作十分重视,大力提倡“以人为本”的治国新思路。 第四部分:中国教育改革与人才培养的成就与问题。通过多年的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我国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得到了进一步落实,教育发展的基础和保障条件更加坚实,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我国教育取得了历史性的巨大成就,整体水平大大提高,实现了历史性跨越。但是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也存在诸多问题,包括:教育发展基础较差,人力资源总体水平较低;教育经费投入不高,区域教育发展不平衡;接受教育的人口比例低,高层次人才短缺;教育产业化问题,人民教育负担过高等。 第五部分:邓小平教育思想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启示。邓小平教育思想作为我国教育事业的总的指导方针,对我国的教育事业具有深刻的启示作用。主要有:切实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必须使教育投入超前,保证教育适度发展;教育的发展由普及教育为主转变为普及和提高并重;更新教育思想观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深化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人才培养从以学科为中心到以学习者为中心转变;加强教师工作,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教育体制改革应由体制转轨转变为制度创新。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G521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任金妹;中国共产党建党以来核心领导人的教育方针思想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0年
2 杨琴;论邓小平教育思想[D];东华理工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2851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12851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