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异家庭小学生心理压力状况调查
本文关键词:离异家庭小学生心理压力状况调查
【摘要】:目的:探讨离异家庭小学生心理压力特点并比较不同亚群体离异家庭小学生的心理压力状况的差异。方法:运用问卷法对165名离异家庭小学生的心理压力进行测量。结果:(1)离异家庭小学生总体心理压力水平显著高于完整家庭小学生的总体心理压力水平。来自父母教养、教师、丧失、学业、需要缺乏和不良行为方面的压力事件对离异家庭小学生的影响显著大于对完整家庭小学生的影响;(2)高年龄段学生受到来自丧失和社会两方面压力事件的影响显著大于低年龄段学生受到的影响;(3)父亲文化水平较低的离异家庭小学生受到来自学业方面的压力事件的影响显著大于父亲文化水平高的离异家庭小学生受到的影响,母亲文化水平较低的离异家庭小学生受到来自学业、不良行为方面的压力事件的影响显著大于母亲文化水平高的离异家庭小学生受到的影响;(4)来自需要缺乏、父母教养、不良行为方面的压力事件对离异家庭小学生的快乐感有较大影响。
【作者单位】: 华南师范大学心理系 华南师范大学心理系
【基金】:广东省高等学校学科与专业建设专项资金项目,项目号:04JDXMXL02。
【分类号】:B844.1
【正文快照】: 1问题提出离异家庭子女是父母婚姻破裂,从而导致家庭解体后出现的一种与在正常家庭环境中生活的完整家庭子女不一样的特殊群体。儿童心理学家李·索克认为:“对于孩子来说,父母离婚带来的创伤仅次于死亡”。父母离异儿童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弱势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引起了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姚本先,方双虎;离异家庭子女心理特点研究报告[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0年06期
2 梅爱琴;;离异家庭子女心理健康状况分析与学校对策[J];小学教育科研论坛;2003年04期
3 李文权;夏容梅;陈昌明;谢延明;;乐山市离异家庭小学生同伴关系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06年04期
4 王惠萍,张积家,曲世琏,,陈宗仁;父母离异儿童应激的比较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6年01期
5 杨丽珠,董光恒;父亲缺失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J];心理科学进展;2005年03期
6 王永丽,俞国良;离异家庭儿童的适应性问题[J];心理科学进展;2005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夏小林;;父亲参与子女家庭教育的问题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0年12期
2 苏桂艳;;疯癫、死亡与父亲——探析丁玲小说意象背后的心理情结[J];昌吉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3 葛缨;杨丹;;离异家庭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4 刘秀丽;盖笑松;王海英;;中国儿童的家庭教育环境:问题与对策[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5 李睿;;父亲角色缺位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及对策[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1年08期
6 何静静;;析《漫长的旅程》中杰米悲剧性格的形成[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7 陈小萍;;父亲缺失下留守儿童的学绩、情感体验及其农村父职角色[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8 张伟源;唐峥华;;国内学者对留守儿童身心健康的研究现状[J];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2008年04期
9 党晓梅;;浅谈离异家庭对子女心理健康的影响[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9年12期
10 宋玲;;浅析父亲在儿童性别角色化过程中的影响[J];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胡丽英;;试谈托妮·莫里森小说的“父亲”缺失[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罗洪菊;;初中生亲社会行为培养策略的研究综述[A];新中国60周年与贵州社会变迁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郗浩丽;客体关系理论的转向[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2 蔡青;后殖民语境下美国华裔女性文学中的疾病书写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永红;大学生交流恐惧的现状及干预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2年
2 李永慧;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状况与其社会行为、家庭环境关系的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3 刘萍;小学离异家庭子女心理问题及教育对策的比较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3年
4 狄敏;中学生生活压力事件问卷的初步编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5 李海垒;受欺负儿童的心理韧性与抑郁、焦虑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李春丽;5~6岁幼儿同伴交往问题解决方式的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7 胡雯洁;单亲家庭教养方式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的归因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8 韩梅;父亲的“缺席”[D];浙江师范大学;2006年
9 毛俊青;离异家庭中学生的复原力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10 陈小萍;父亲缺失下农村留守儿童学绩、自尊及人格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有智,彭飞;婚姻存续时间及其影响因素——对4429宗协议离婚案的实证分析[J];青年研究;2003年06期
2 祝小红;关注离异家庭学生的人际交往[J];四川教育;2001年05期
3 陈会昌,张东,张慕蕴,魏明霞;离异家庭子女的社会性发展特点[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0年03期
4 邹泓;同伴关系的发展功能及影响因素[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8年02期
5 郑雪;外资企业员工群体间应激的比较[J];应用心理学;1995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红梅;澳洲小学教师心理压力沉重的原因初探[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3年02期
2 何风岗;;从调查看农村小学毕业班学生的心理压力[J];中小学管理;2008年04期
3 南桥;;美国小学品德课讲什么[J];杂文月刊(选刊版);2010年08期
4 陈秀华;小学生心理压力的产生及主要应对方式[J];校长阅刊;2005年10期
5 徐莉;;风雨中请送上一把伞——小学生习得性无助心理问题的探讨[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1年02期
6 ;克服心理压力的秘诀[J];教育实践与研究;1999年02期
7 陈芬;化解教师心理压力策略ABC[J];思想.理论.教育;2001年11期
8 沈丽华;指导考生减轻心理压力之我见[J];江西教育;2003年24期
9 李殿文;如何消除职教学生的心理压力[J];黑龙江教育;2004年Z4期
10 杨再辉;缓解心理压力 保持心理平衡[J];科学24小时;2004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腾金;;快乐是最好的老师——浅谈小学生健康心理的培养[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二卷)[C];2005年
2 黄春涛;;浅谈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A];广西新时期班主任工作研讨班论文集[C];2008年
3 张永君;;浅谈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重庆卷)[C];2010年
4 何源;朱永新;;性别角色社会化对小学生偏科的影响[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5 俞剑峰;;小学生攀比心理的引导与教育[A];首届“健康杯”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讨暨颁奖大会论文集[C];2002年
6 张志红;;西安市某小学2004-2006年在校儿童意外伤害调查[A];西北五省(区)第六届儿科学术交流大会论文汇编[C];2008年
7 王秀芳;;学龄儿童睡眠问题研究[A];2008年中国睡眠研究会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8 刘成刚;;对不同年级小学生榜样及选择依据的研究[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9 刘儒德;邓利;;小学生学习观调查研究[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10 李晓云;翟庆香;徐金秀;;兰州市小学生肥胖情况调查[A];中国营养学会特殊营养第五届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白玛康卓 辽宁辽阳第一中学教师;浅谈中小学教师心理压力的自我缓解[N];西藏日报;2008年
2 余会莲 作者单位系山东省寿光一中;缓解心理压力的十种方法[N];中国教师报;2003年
3 许增午;如何缓解心理压力[N];中国消费者报;2003年
4 河北经济日报记者 胡惠玲;从张国荣自杀谈心理压力[N];河北经济日报;2003年
5 袁浩龙;减轻心理压力十六法[N];陕西科技报;2002年
6 ;减轻心理压力有绝招[N];云南科技报;2001年
7 本报记者 韩明华;孕妇要减少心理压力[N];保健时报;2004年
8 南方;心理压力导致不良反应[N];健康报;2001年
9 杨忠祥;关注心理健康 缓解心理压力[N];战士报;2009年
10 潘 治;心理压力是身体疼痛的主要病因[N];中国中医药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晓玫;小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规律及特点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2 郭民;小学生数感的发展与特征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3 胡俊杰;小学英语教师课程资源开发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4 李芸;中国西部农村小学生的健康与教育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8年
5 植凤英;西南少数民族心理压力与应对:结构、特征及形成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6 路海东;小学生数学应用题解决的认知与元认知策略及其训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7 赵弘;小学生算术应用题多重变异样例学习的迁移效果[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8 邹萍;父母共同养育行为及其对小学生人格发展的影响[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9 李清;基于PASS理论的小学数学学习困难儿童应用题问题表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10 周泓;小学生写作能力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志香;社会标定对一般情境下小学生利他行为影响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3年
2 廖全明;不同训练方法对小学生分享行为影响的实验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4年
3 罗桃兰;深圳市小学生心理健康调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4 罗勤;小学生品德评价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5 张晓玲;论语文实践活动与小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6 孙丽萍;小学低年级品德与社会学科中人文素养的培养[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王纯清;小学英语学习兴趣持续性探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8 颜德艳;小学高年级学生性教育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9 金岚;小学班级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10 纪辉;关于小学阶段离异家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2886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12886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