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课堂教学论文 >

微观史学与我国的教育史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15 13:35

  本文关键词:微观史学与我国的教育史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教育史研究 史学研究 微观 叙事史 研究对象 研究方法 宏观研究 史学家 八十年代 叙事研究


【摘要】:微观史学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在西方兴起的一股新的史学思潮,本文首先介绍了微观史学的含义、研究对象和方法、与传统"叙事史"的区别、优缺点,接着通过对两部著作,分析了微观史学在教育史研究中的运用的成功尝试,最后微观史学对于拓宽我国教育史研究的范围,增强教育史研究水平的意义。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分类号】:G521
【正文快照】: 20世纪七八十年代,西方新史学和年鉴学派受到来自新史学内外的批评与质疑,单纯强调计量方法和社会史研究,片面夸大“长时段”结构及热衷于所谓“静止的历史”的倾向受到严峻的挑战,甚至出现了“史学危机”之说。!"他们完全忽视了历史中的人和表示历史突发事件的短时段,成为“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周兵;当代意大利微观史学派[J];学术研究;2005年03期

2 陈启能;略论微观史学[J];史学理论研究;2002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周兵;当代意大利微观史学派[J];学术研究;2005年03期

2 周兵;;微观史学与新文化史[J];学术研究;2006年06期

3 刘爽;全球化进程中的历史观与方法论[J];学习与探索;2002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志永;建国初期河北省婚姻制度改革研究(1950-1956年)[D];复旦大学;2003年

2 张正锋;权力的表达:中国近代大学教授权力制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3 周兵;当代西方新文化史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立达;生存哲学反思下的唯物史观[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2 周望高;近代长沙城市社区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3 夏小娜;在新社会史与新文化史之间:戴维斯妇女史研究探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8年

4 张茜;皮埃尔·布尔迪厄对当代西方新文化史的影响初探[D];浙江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启能;略论微观史学[J];史学理论研究;2002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宇信;试论郭沫若的甲骨文和商史研究[J];人文杂志;1980年03期

2 启程;郭沫若研究中的一朵新花——喜读《郭沫若评传》[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0年04期

3 赵启厚;苏联科学院历史科学史学术委员会简介[J];国外社会科学;1980年09期

4 A.萨哈罗夫 ,杨小林;史学研究的若干方法论问题[J];国外社会科学;1980年01期

5 陈智超;;史学家陈垣传略[J];晋阳学刊;1980年02期

6 叶昌刚;;日本史学刊物简介[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3期

7 ;全国教育史研究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年会在杭州召开[J];人民教育;1980年01期

8 赵定;;列·符·赞科夫[J];天津教育;1980年05期

9 罗伯特·丹尼尔斯;姜文彬;;历史学[J];国外社会科学文摘;1980年05期

10 李惠铨;;云南史学的新成果——读《云南各族古代史略》[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隗瀛涛;;历史研究的新视角[A];历史科学与城市发展——重庆城市史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2 杨鸿勋;;中国建筑史学史概说[A];建筑史论文集(第11辑)[C];1999年

3 朱大渭;;前言[A];魏晋南北朝史研究——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第五届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5年

4 刘小萌;;清代北京旗人的房地契书[A];第二届国际满学研讨会论文集(上)[C];1999年

5 江桥;;乾隆御制四、五体《清文鉴》编纂考[A];第二届国际满学研讨会论文集(下)[C];1999年

6 毛佩琦;;明史分期刍议[A];第五届中国明史国际学术讨论会暨中国明史学会第三届年会论文集[C];1993年

7 吴仁安;;《明清江南世家望族考录》选辑二则[A];第八届明史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9年

8 本刊编辑部;;编者的话[A];明史研究第2辑——纪念谢国桢先生九十诞辰专辑[C];1992年

9 张德信;;明史园地中又一奇葩——评张显清著《严嵩传》[A];明史研究第2辑——纪念谢国桢先生九十诞辰专辑[C];1992年

10 本刊编辑部;;编者的话[A];明史研究第4辑——庆贺王毓铨先生85华诞暨从事学术研究60周年专辑[C];199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怀宇 安徽大学副教授;徽州学·敦煌学·区域史[N];北京日报;2000年

2 陈宜耘;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喜庆建馆75周年[N];中国档案报;2000年

3 刘庆柱;《秦汉魏晋丧葬制度研究》序[N];中国文物报;2000年

4 本报记者 危兆盖;关心社会 参与历史[N];光明日报;2000年

5 来新夏;正确对待海外史学研究方法[N];人民日报;2000年

6 原永国;家族史研究的一个新界标[N];山西日报;2000年

7 顾奎相;繁荣新世纪史学四论[N];光明日报;2001年

8 刘家和;谈史学的创新[N];光明日报;2001年

9 李振宏;“二十一世纪中国史学研讨会”综述[N];光明日报;2001年

10 行龙;也谈社会史的“专史说”与“范式说”[N];光明日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小龙;《南总里见八犬传》史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刘俐娜;20世纪初期中国史学的转型[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3 朱发建;中国近代史学科学化进程研究(1902—1949年)[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郑先兴;文化史研究的理论与实践(1900—1949)[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于忠义;人类早期不确定性推断思想研究[D];天津财经学院;2004年

6 吴晓玲;宋明理学视野中的法律[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7 龚兵;从专业协会到教师工会[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8 杨建华;中国近代教育期刊与近代教育发展[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9 刘霁堂;明清(1368—1840)医学道德发展史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5年

10 胡志坚;自我统摄下的心理与行为[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丽珍;关于罗荣渠先生现代化研究的史学理论思考[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2 孙江宁;厚德载物 惠泽天下[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3年

3 张静;郭嵩焘与湖湘文化[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4 张启祥;张嘉t埦盟枷胙芯縖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5 王艳香;明清时期童蒙读物中的历史教育初探[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6 林英;刘恕及其史学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7 王燕;王世贞史学研究——兼论明代中后期的私人修史[D];苏州大学;2003年

8 柳艳鸿;美国教育史学流派研究[D];河北大学;2003年

9 苏力;原本《老乞大》历史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10 印艳武;论现行高中历史教材吸纳史学研究新成果的滞后问题[D];四川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2921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12921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157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